
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世界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效率,而且变革了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方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仅将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纳入经济一体化轨道,而且促进了跨地区、跨部门与跨行业的竞争与合作;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仅变革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而且带来了透明、平等与共享等思想观念。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官僚层级制组织出现了扁平化、去中心化、网络化等发展趋势,同时涌现出诸如商业生态系统(Barnett,2006;Kim et al.,2010;刘刚、熊立峰,2013;Pera et al.,2016)、无边界企业(Yang et al.,2010;李晓翔,2016)、平台化企业(Van Alstyne et al.,2016;Maciuliene & Skarzauskiene,2016;李雷等,2016)等新型组织形式。新环境下,新型组织形式如何有效治理成为组织急需思考的问题。
随着组织环境与组织形式的复杂化,组织目标与效能呈现许多新特点。组织目标呈现多样性、网络层次性、竞合性、动态适应性等,组织效能呈现多维性、多层性、抽象性、情境性等。然而,这些新现象和新特点已不能用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释,需要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一些先驱将复杂性理论引入组织研究,探讨了组织系统要素的基本特点(Thompson,1967;Simon,1976;Holland & Miller,1991;Smith,2002),组织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关系特征(Simon,1977;Dooley,1997;Anderson,1999;Amaral & Ottino,2004;刘洪、王玉峰,2006),组织系统所具有的属性、行为与功能(Anderson,1999;Dooley,2002;吕鸿江、刘洪,2010;罗珉、周思伟,2011;Cilliers,2013;何喜军等,2016)以及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Boisot & Child,1999;Ashmos et al.,2000;Esade,2010;刘洪,2011;梅莉,2015)。不过,迄今为止,复杂组织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有关复杂组织的基本特征、复杂组织的目标与效能评估、复杂组织的战略管理等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本研究将复杂性理论与组织理论融合,以复杂企业组织(简称“复杂组织”)为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系统探讨中国特定情境下复杂组织的目标与效能评估等理论和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