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我的198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把它承包下来

“一大桶粉条,你还真都卖光了?”

傍晚孙父孙母回到家里,特地往那桶里看了眼,不大敢信地问。

“这是回来早,要是继续在氮肥厂门口摆到天黑,再多一二十碗也能卖!”孙来鹏估计道。

一来是氮肥厂大几百号工人摆在那,消费潜力不可小视。

二来更主要的,现在不像后世,这美食街那步行街的,随便蹓一圈美食店多得数不过来。这年头能提供小吃的店没几家,还不用粮票的就更少了。

“这么说,光一天就真挣到三块了?”

孙母还没忘记,孙来鹏当初第一次提出要去做生意时,曾经放出的豪言壮语——光一天说不定就能挣三块。

“三块你说少了。刚好五块!钱我都收好了。”

“五块?!”

他爸妈事先也没按售价好好算过,这会猛一听有这么多,都被惊到了。

孙国栋想了想,自己一天到晚挂着个药箱到处跑,除开八分钱挂号费不算,一个月才十块钱补贴收入。

也就是说,一个月只抵儿子这摆摊两天。

这么想着,他就沉默了。还好自己当时没执意阻止儿子……

不管孙父还是孙母,吃惊归吃惊,倒都没开口问他要这钱。

孙来鹏一开始就说了的,他现在要想尽办法闯条搞钱的路,搞到钱自然有他要用钱的地方。

所以这钱默认就是孙来鹏自己保管了。

当然,等钱慢慢攒起来,改善全家的生活,他肯定不会吝啬的。这本来也就是他奋力挣钱最起码的目标之一。

最起码,以后肉要吃上吧?

晚饭孙来鹏吃得很快。饭后,他打了只手电筒,晃悠晃悠就往大队书记范继宽家去了。

到那里时,范继宽一家也刚吃完晚饭,搬了凳子坐在树下纳着凉,大蒲扇一扇一扇。

几只萤火虫闪烁其辞地亮着光,随着扇子的气流在空气中上下飘忽。

“宽伯、凤婶,吃过了啊?”孙来鹏走近打招呼。

“刚放下碗,你吃过了没?”范继宽也出于客气地招呼了声,尔后便问他,“你来找我?”

见孙来鹏点头称是后,他便把蒲扇放下,往屋里去。

“你不会是又在市里发表了文章,来问我拿证明信取钱的吧?”屋里没人,范继宽就问他。

“最近没那么多东西可写,没怎么动笔,这不就想着能不能搞点别的法子,好糊口么?”

孙来鹏半开玩笑,也不用招呼自己拉了张小竹椅坐了下来。

“又有啥发财的打算?”

“是这样宽伯,说起来还是我前几天去山上想搞点地衣、竹笋吃,走到山腰那儿,瞅着那儿有片不小的魔芋林。

我看了下,现在都没几个人去那挖魔芋饱肚子了,整片搁在那,有些去年的芋头都烂在那了。我想想还怪可惜,一直琢磨,还真琢磨出办法来了,想把它弄下来,好好干点事!“

“你就说的那个呀?”范继宽语气顿时就没那么期待了,“村里人前些年都吃魔芋饭吃吐了,现在就是吃红薯都没谁去碰那个!你如果是想挖那个东西,直接去挖好了,这你都不用来找我的!”

“宽伯,我也是这样想呐。可那地到底是村里公家的地,我要是挖一天两天就算了,现在是打算长期要用。我跟家里商量了一下,都觉得还是多多少少给点钱给村里才对!”

范继宽这下听出来了:“就山腰那地,你承包?”

“对,我承包下来。宽伯你看咋样?反正多少也能向村里交两个钱,钱再少也比荒着好是不是?”

“这样是吧?”

范继宽想了想。

“这地真值不了几个钱呐!我要是真收你太多承包费,我都对不住你曾爷爷!

我琢磨琢磨,村南头不是有两片林子承包出去种果树了么,你按那个价的两成给就行了。放心到时我跟大队班子其他几个说一声,他们不会有二话的!”

同样的地,每亩的承包费只按五分之一来收,孙来鹏当然乐意了。这里面有范继宽这人记恩的因素在,但更多还是因为孙来鹏提出得早,此刻那块魔芋地的价值还没显示出来。

“宽伯,既然要包下来我就包久点。那地最长能包多少年?”

“村里正常的地五年、十年都行,当然最长的话,承包十五年都是可以的!”

八十年代初开始,村民承包农地最长期限是十五年。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末,才改为最长期限三十年。

“那我就按十五年承包吧!”

既然他现在有法子做出吸引人的魔芋粉条来,再往后就更不愁销路了。

魔芋这东西反而越是到了后世,越变得走俏起来。到了二零一几、二零二几年时,麻辣魔芋丝、冰爽魔芋果冻卖到飞起,一举动摇了曾经辣条的江湖地位。

有家叫“味龙”的企业一年之内魔芋零食卖出10个亿还多。

他之所以想到做魔芋粉条的点子,也是受到后世魔芋零食火爆出圈的启发。

这片山腰地既然特别适合魔芋生长,又这么便宜,当然是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能承包多久就承包多久了。

“小鹏啊,承包没问题,但你要知道,魔芋这东西是有大毒的!你要是拿去做吃的赚钱,一定记住要去毒处理啊,这事可半点都马虎不得!”

“马虎不了宽伯!我先是用草木灰去毒,等以后能搞到石灰了,就用石灰更省事。这种事情上我肯定不会粗心的!”孙来鹏保证道。

“对了宽伯,我还有个想法。山腰那一片面积还不小,除了魔芋林那一小片,旁边一直到山潭那,还有一大片长的都是荒草。要是我这魔芋生意真能做起、做大,以后不就得扩种吗?到时那片荒地,你还得优先考虑承包给我啊!”

走一步看三步,这都是他在后世便自然而然形成的思维习惯。

其实最理想的做法,他现在就提前把那一大片荒草地都承包下来当然是最好了。

但目前一切才刚开头,也没那个实力一下把摊子铺得太开,他能做的,只能是预先提一嘴,也算是稍稍利用一下范继宽对他们家的感念之情了。

那一整片范围,因为朝向、湿度的综合因素,就是特别适合魔芋生长,种别的东西反倒还没那么好使。将来如果扩种,那一片地几乎是不二之选。

目前是在氮肥厂摆个小摊,并不代表孙来鹏就甘于一年、两年地长期在那摆摊为生。

挣小钱真就是打个基础,挣大钱才叫发展。

那家叫“味龙“的企业是在二十一世纪源源不断把魔芋零食卖到海外,搭建起一个魔芋帝国。其实这个过程,提前到八十年代来进行,完全一样可行,甚至还更占先机。

自己完全可以先在国内开发出一种口味香辣却又特别Q弹、爽滑的魔芋零食,有点类似于九十年代风行的“辣条”,但口感又更胜辣条,比辣条要更过瘾。

在国内打下一定基础后,立即考虑“出海”。

别忘了,这可是一个提倡大举创外汇的年代。

海外很多国家这会儿就已经普遍出现过度肥胖、“三高”之类问题。只要国内有人能开发魔芋零食出来,这种既过嘴瘾又减肥、降脂促健康的好东西,市场需求是明摆在那儿的。

国内走“爽辣”路线为主,主打魔芋辣味零食,突出风味;

国外走“健康+爽口”路线为主,多多生产“魔芋果冻”,突出魔芋本身独特的低卡、低脂、高纤维特性。

如果孙来鹏想要尝试第一个撬动魔芋零食加工市场,那么那一整片荒地便是他的起步之地。

谁能说,一件很明显充满机会的事情,由他来做就一定不会成功呢?

至少,这可以是他未来值得放开拳脚去干的事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