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总目录
1987年第1期(总第1期)
在改革和开放的实践中努力办好《外国文学评论》
——代发刊词 /张羽(3)
大力加强对现代外国文学的整体研究 /袁可嘉(5)
三点不成熟的想法 /程代熙(6)
外国文学评论必须全面更新 /陈孝英 章廷桦(8)
传统的更新 /史亮(11、29)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谈文艺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童道明(13)
走向世界的沉思 /蒋卫杰(22)
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
——巴赫金的叙述理论 /钱中文(30)
普列姆昌德和印度现实主义文学研讨会 /殷同(40)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 /宋大图(41)
海明威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召开 /立里(48)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性”
——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一书说起 /[苏]卢纳察尔斯基 干永昌译(49)
八十年代日本纯文学小说 /夏刚(57)
《日瓦戈医生》其书及其他 /薛君智(66)
福克纳的叙事艺术
——谈《押沙龙,押沙龙!》的视点变化 /王小莹(73)
死之花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死亡意识 /赵晓丽 屈长江(79)
工笔讽刺画卷
——评辛克莱·路易斯及其名作《大街》 /孙梁(85、72)
小精灵蒲克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观
——《仲夏夜之梦》研究 /方平(91)
浅论莎士比亚的艺术特点 /郑土生 肇星(98)
了与不了: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纪程
——《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前言 /卞之琳(105)
哈代小说的两个主题与人道主义思想 /段炼(109)
海明威遗作《伊甸园》出版 /石枚(104)
多丽丝·莱辛的新作:《好心的恐怖主义者》 /罗少丹(114)
道家思想与法国现代文学 /葛雷(115)
南斯拉夫在关于创作自由问题的讨论中重新发表莱扎的讲话 /郑恩波(121)
他山之石 /鲍昌(122)
文学需要相互交流,相互丰富 /高行健(125)
微型诺贝尔文学奖 /杨永范(128)
经受时间考验的艺术心理学专著
——评维戈茨基的《艺术心理学》 /程正民(129)
面向生活现实,拓展文学形式
——评1985年联邦德国引起热烈反响的三部作品 /倪诚恩(131)
《没有水银的镜子》: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专著 /冀平(136)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兼与《格林童话》比较 /涂石(137)
苏联诗坛新动向 /刘文飞(140)
一本论当代反人道主义的批评新著 /未鱼(140)
《尼采全集校勘研究版》问世 /赵勇(141)
一部突破传统体裁的小说
——格拉斯的新作《母鼠》 /言成(141)
民主德国文学中的纪实因素 /宁瑛(142)
彼特拉克的一首重要佚诗被发现 /新知(142)
加西亚·马尔克斯发表新作:《米格尔·里廷历险记》 /尹承东(143)
编后记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