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诸葛均:从隆中开始辅佐季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荆南四郡(4)

诸葛均看罢武陵的信件,感叹一声,虽说是蛮族,可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身体里也流着华夏的血脉。

若是能不依靠战争和平解决,减少双方的伤亡,也能减少不少的仇怨。

他同样也给韩蔺写了回信,让他维持现状即可。

写完回信,再取来零陵、桂阳的书信展开看,这两处倒是简单一些。

零陵太守刘度软弱无能,手下仅有邢道荣一人堪称勇猛,却不是黄霆的对手,但其人滑如泥鳅,擅长攀山钻林,对地形无比熟悉。

诸葛均回信让他注意邢道荣的动向即可,只要零陵钱粮运不出城就行。

桂阳这里更是平静,傅戎一到家乡,便游说世家共抗苛捐杂税,世家也是不忿,纷纷响应傅戎,结果赵范听说,立刻就与傅戎等人媾和,搞得傅戎脸上有些挂不住。

诸葛均看罢,只是“啧”了一声,给傅戎写了一个“已阅,保持住”便再无其他。

五封书信既然都已看毕,夜色已深,诸葛均看向屋内刘备与徐庶互诉衷肠不想停下的节奏不便打扰,只得转向院内的刘琦。

“大公子,主公可是将印信托付予您了?”诸葛均恭敬的向刘琦躬了个身。

“确是如此,不知小军师可是有什么谋划?”

“正是,我欲借印信与大公子、主公的联名檄文,趁此时机亲赴荆南,一举平定四郡。”

诸葛均说出了自己大胆的想法,刘琦愕然,压低声音道:“荆南险地,曹操虎踞荆北,若其遣兵南下,小军师孤身前往岂非自陷危局?”

“大公子无需多虑。荆南地广人稀,曹操兵力有限,必不敢轻动;且江东孙权虎视眈眈,主公驻军江夏牵制其势,曹军若动,必先忌惮腹背受敌。依某之见,曹操只会遣使招降,而非强攻。”

诸葛均分析了当前大势,但刘琦依旧有些犹疑:“然若曹使捷足先登,檄文岂非徒劳?”

“方才密报已至——曹操派刘巴劝降四郡,却被洞庭水寨孙隆扣留。孙隆原是我于新野选拔而出的豪杰,素来仰慕公子与主公的仁德,断不会放其南下。此计,天时地利皆在我手”

诸葛均一脸淡然的笑着,自信的语气感染了刘琦,让刘琦也涨起了不少信心。

“你们在商议什么?”

刘备徐庶此时走出房屋,看见诸葛均与刘琦正在院子角落里商议事情,好奇的上前询问。

两人转过身,刘琦将刚刚诸葛均的谋划说了一遍,徐庶听了笑道:“贤弟妙策,但切记招降之后需要假意归顺曹操,免得曹操真的分兵南下。”

诸葛均听了一怔,面上瞬间涨红:“我、我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小军师往荆南走一趟。”刘备为诸葛均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袍服,然后抓着他的双肩道:“新野之时你已自证才能,荆南之事全权托付于你我也放心,若是事情危急,还须保住自身。”

刘备如同长辈一般叮嘱诸葛均行事小心谨慎,久不曾感受过温情的他在寒夜风中渐渐温暖起来。

“请主公、大公子放心,荆南之事皆在掌握。”

次日,刘备与刘琦写了檄文,加盖荆州牧印章,将檄文与印信交付诸葛均,两人亲自送到渡口。

三人郑重拜别,轻舟就要离岸时,忽见远处有四人招手奔跑而来:“先生,我们也要去!”

诸葛均仔细看去,原来是文休文岱邓范邓艾四人。

四人来到船上,扯着诸葛均都说要去,扰得他烦躁起来。

“文休邓艾随我一起,文岱、邓范在家中好好读书。”诸葛均指定两人,文岱邓范不依不挠,直呼不公平,恼得诸葛均一把夺过艄公的船桨就要打来。

文岱邓范赶忙下船,躲在刘备身后道:“先生不带我们去也行,但是回来记得给我们说说您在那边的事情,也好让我们学习学习。”

诸葛均点头应下,再次辞别众人,师徒三人并一艄公沿着长江东岸溯游而上,不敢停歇,诸葛均与艄公日夜轮换撑船,行了四五日,来到临湘水域。

此时诸葛均正在撑船,艄公则卧在船板上休息。

“前方可是诸葛小军师?”

一声熟悉的呼喊让诸葛均心中一跳,顺着声音望去,却见两员身披重甲的武将,并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正在快速的朝着他们划来。

两船近些,诸葛均才看清来人模样:三张黑乎乎的脸,两张胡须头发乱糟糟的模样,露出唯一洁白的牙齿,笑起来如同七十老妪。

“你是文仲业?”诸葛均惊呼出声,没想到竟能在长江之上遇见文聘。

“正是在下!”文聘感动的快哭出了声。

“原来是刘皇叔的军师,不才魏延失礼了。”魏延紧跟着文聘行了个军礼。

文休初见文聘模样还认不出,却识得盔甲是他的父亲,当下也激动的叫了声“父亲!”

众人划船靠岸,文聘文休激动的抱在一起,上演了一场感动人心的父子相见的戏码。

而诸葛均与魏延再次见礼,看见魏延身后那名少年怯生生的模样,却穿着锦衣华服,开玩笑的问道:“这位少年是你们从哪里掳来的?”

魏延笑道:“军师说笑了,这位是文将军从蔡瑁手中救出的小公子刘琮。”

诸葛均惊喜的打量了刘琮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了礼数,忙躬身对刘琮行礼道:“在下刘豫州帐下户曹掾诸葛均,见过刘琮公子。”

刘琮见诸葛均没有恶意,从魏延身后走出,扶起诸葛均,轻声问道:“请问你可见过我兄长吗?”

“大公子刘琦现与我主俱在夏口,请小公子放心。”

刘琮听说刘琦在夏口顿时心花怒放,开心道:“快带我去兄长身边,我好想他!”

诸葛均脸上有些为难,说道:“恐怕现在不行,我奉主公与大公子之命,前往荆南招降四郡,重任在身,不能回头啊。”

刘琮听说心中失落,但又突然问道:“荆州印信可是在你处?”

诸葛均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只有十岁的少年,心想他怎么会知道印信在他身上。

“回禀小公子,印信确是在在下身上。”

“那好,我随你去荆南,你带着我会更有说服力。”

这小子好聪明啊!

诸葛均今日从刘琮身上竟看到不可限量的未来,再加之汉室宗亲的身份,难怪曹操占了荆州之后要暗中杀害刘琮。

“小公子深明大义,在下佩服,既然如此,我们事不宜迟,尽快上路。”诸葛均不敢拖延时间,转身喊来文聘道:“仲业将军与文长将军好好保护小公子,我们速速前往洞庭水寨。”

文聘听了疑惑道:“洞庭水寨不是蔡贼的地盘吗?”

诸葛均此时在文休的帮助下已经登上轻舟,拿起船桨作势就要撑离岸边。

“如今的洞庭水寨已经是我的囊中之物,寨主孙隆是我亲手提拔的,曹操的劝降使者也被他扣了下来。”

他一边简单的回答了疑问,一边手臂用力将船撑离岸边,文聘见状,与魏延抱着刘琮一起登船,跟随在诸葛均的船后。

---------------------------------------------------------------------------------------------------------------------------------

复又行了一两日,两艘船,七个人,终于来到湖口水寨处。

早有暗哨飞报孙隆:湖口有两条船,七个人到来,看装扮有两员败将,两名文士,两名少年与一名艄公。

孙隆听说立刻来到水寨瞭望塔上,果然看见七人,其中一人正是诸葛均。

“快打开水门!”

水门打开,诸葛均等人进入水寨,看见水寨内木栅环绕,栈道蜿蜒,战船斑驳但整齐停泊。

瞭望塔哨兵持弓警戒,青底“孙”字旗猎猎作响。

营房错落,篝火旁水卒喧哗,兵器打磨声不绝。

主帐前孙隆短甲伫立,亲兵肃穆。

寨中水道纵横,暗设机关,士卒持矛严守。

虽粗朴简陋,却透出森严秩序,隐伏杀机。

“伯盛好手段。”诸葛均称赞孙隆的谋略与统率,“我必会上书主公,表你功绩,使为将军。”

“末将深感主公与小军师之恩,拔隆于微末,任隆于重任,如昭王之任乐毅,高祖之委韩信,岂敢不效死命?”

孙隆的一番话语,让诸葛均酸了起来,自己怎么就说不出这么有水准的话。

众人来到大帐,孙隆想让诸葛均坐首座,诸葛均道:“首座之位应由小公子当之。”

说着便扶着刘琮坐了上去,自己则在次席落座,其余众人依次坐下。

“伯盛,可将刘巴唤来。”

孙隆点头答应,命人将刘巴带来。刘巴还未入帐,愤懑不满之声却早已响起:“孙都尉今日不是依旧……”

话还未说完,刘巴抬头却看见主位上坐着一名少年,而孙隆则坐在左首的位置。

“刘子初!”刘琮突然厉声呵斥,惊得一旁的诸葛均暗想:这孩子怎么那么大气性。

“昔日我父以州牧之尊,求贤若渴,多次推举征用,你却屡次推诿,自诩清高。如今曹贼肆虐,你倒甘为鹰犬,反劝我荆襄子弟屈膝降敌?你可知,这荆南四郡的百姓,皆是我刘氏子民!你今日若再执迷不悟,便是背弃汉室、愧对祖宗!”

“念你曾是荆州名士,若愿迷途知返,与我等共抗曹贼,尚可赎罪。否则这洞庭水寨的浪涛,便是你刘巴的归处!”

刘巴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仰天大笑,:“公子年幼,竟也学得这般威吓之辞!”

他拂袖而立,目光扫过诸葛均,最终定在刘琮身上:“令尊刘景升固守一隅,优柔寡断,终致荆州分崩离析。曹公雄才大略,扫平群雄指日可待!我劝降四郡,非为私利,实为保全百姓性命、免遭兵燹之祸!”

言罢,他忽地逼近刘琮一步,压低声音道:“公子可知,曹操已得襄阳,江夏孤悬,刘备不过丧家之犬。洞庭水寨兵不满万,不过以卵击石!今日若杀我,曹公大军顷刻南下,尔等皆成齑粉矣!”

语毕,他挺直脊背,冷笑一声:“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这天下大势,岂是小儿辈能逆?”

诸葛均面对刘巴的挑衅,目光沉静如水,手指轻叩案几,缓缓开口:“曹孟德屠中原、坑降卒、挟天子而令诸侯,此等雄才,乃以万民血肉铸就。”

“阁下言其扫平群雄,却闭口不提兖州饿殍、官渡白骨。若荆南归曹,苛税重役必如蝗虫过境,届时四郡百姓,是免于兵燹,还是沦为饿殍?阁下所谓‘保民’,实为助纣为虐。”

诸葛均顿了顿,抿了一口茶水继续道:“刘豫州虽暂困江夏,却得江东孙权联盟、荆南人心所向。曹军北有袁氏余党未平,西有马腾韩遂虎视,焉能倾力南下?阁下只见江夏孤悬,却不见曹操腹背皆敌——此非大势,乃困局也!”

言罢冷笑一声:“若曹贼果真胜券在握,何须遣阁下这等名士做说客?无非是忌惮荆南与江东合纵罢了!”

“昔年刘景升以‘八俊’之名礼遇阁下,而阁下拒仕州牧,自诩清高;今日却甘为曹贼鹰犬,威吓幼主。敢问子初公:阁下劝降四郡,是为百姓,还是为搏曹营一席之地?若真念故土之情,何不效孙伯盛,提剑护乡?反倒劝同胞引颈受戮!”

他猛然起身,戟指刘巴,将刘巴说的冷汗直流。

不待刘巴反驳,转身向刘琮长揖道:“刘琮公子虽幼,却是汉室宗亲、景升公嫡嗣!曹贼挟持天子,屠戮汉臣,其篡逆之心路人皆知。阁下助曹,便是背汉!”

“今公子亲临荆南,四郡豪杰必云集响应。而阁下……”他逼近刘巴,声如寒冰,“若执迷不悟,他日史笔如铁,必判阁下为‘荆州逆贼’!子初公饱读诗书,可愿留此千古骂名?”

刘巴听罢,面上流下豆大的汗珠,喘息不稳,气大如牛。

诸葛均见他神色动摇,语气忽转缓和:“然公子仁厚,念阁下曾为荆州名士,愿予改过之机。若阁下愿修书四郡,揭曹贼暴虐,助我等收拢人心……他日汉室复兴,阁下便是拨乱之首功!”

言毕从案上拿起一卷空白帛书掷出,静待刘巴抉择。

刘巴踉跄退后,他欲驳“曹操必赢”,却想起诸葛均所列曹军软肋,欲斥“刘备伪善”,又见刘琮稚嫩面容与帐外猎猎旌旗,最终望向案上帛书,指尖颤抖难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