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章 风云起
“你是说,你们让高翰文和那个扬州瘦马跑了?”郑铋昌高坐上位,平静的说道。
黑衣首领瑟瑟发抖:“小的已经找遍了,确实没见到两人的尸体。”
黑衣首领名叫郑三刀,正是那日在沈家宅院恫吓沈秀的那名灰衣。
郑铋昌握住茶杯的手紧了又松,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凝重。
到此刻,他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被沈秀下了套。
他不禁对沈秀感到佩服,这个屡次能化险为夷的小蚂蚱,终于露出了獠牙。
不过,再多的计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徒劳。
他只要将高翰文找到,一刀宰了,正所谓一力破万法。
“他们跑不远,你带着鬼骑将去杭州把高翰文一家老小带到我府上来。”
“高翰文此人性格优柔寡断,办大事而惜身,不足为虑。”
“倒是沈秀哪里你盯紧些,这小蚂蚱最近跳的太欢了,该给他紧紧皮了。”
郑三刀恭敬的朝着郑铋昌一拜:“小的遵命。”
“下去吧!”
在郑三刀远去之后,郑铋昌将手中的茶杯猛的一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屏风后,郑铋昌的师爷刑名走了出来。
“大人,气大伤身,虽然咱们中了沈秀小儿的路数,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沈秀小儿想跟我们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那我们就把水搅浑了,给他引进来一匹饿狼。”
听见师爷的话,郑铋昌瞬间来了兴趣:“怎么个把水搅浑,谁又是那匹饿狼?”
刑名将手中的羽扇轻挥,扫去一些暑气,道:“杨金水也在盯着那批地契,我们何不如同他合作?”
杨金水确实是饿狼,而且胃口还不是一般的大。
与杨金水合作不异于与虎谋皮。
就从毁堤淹田一事来看,明明是杨金水提出的主意,到最后却是他和沈一石背的锅。
可以说他现在这么被动就是拜杨金水所赐。
所以他心底还是对杨金水有些发憷。
“做好最坏的打算吧,若事不可为,就揭竿而起,在浙江这一亩三分地上,我还不至于怕他杨金水。”
“你亲自去和杨金水对接,这沈秀小儿像泥鳅一样滑手,把他看死了。”
“让王家把钉子给我扎进沈府去。”
郑铋昌手中有一支武装力量,他为何不直接将沈秀斩杀,反而一味的忍让?
原因很简单,其一是沈家的家财还下落不明,其二则是沈秀此人还算有些本事。
若是到了势不可为时起兵造反,待沈秀织出五十万匹丝绸,他甚至能据东南而北望京城。
若非他和沈秀有杀父之仇,他甚至想将郑青青嫁给沈秀。
郑青青这十几日都在郁郁不欢。
虽然沈秀那日辱她太甚,但她这几日心中沈秀的身影久久不散。
她开始抓狂,是不是自己有受虐的倾向?
甚至连做羞羞的梦的男主角都是沈秀。
沈秀都要成她的心魔了。
长这么大,沈秀是第一个让她刻骨铭心的男人。
“沈秀……我一定要让你好看!”
她挥动着拳头,呲着牙,脸上的妩媚慢慢转变成羞红。
或许沈秀也也没想到,他还能和郑青青产生纠葛。
……
沈家,沈秀小院。
高翰文和沈秀对坐,对于这个最近名声大噪的沈家公子,他也很感兴趣。
“高某在这里倒是要多谢沈公子搭救了。”
沈秀挥了挥手道:“府台大人客气了,举手之劳罢了。”
此时的高翰文还不知道,自己和芸娘的遭遇都是拜眼前的沈秀所赐。
他看待沈秀的目光如同看到自己欣赏的后辈。
胡宗宪曾说过他不适合当官,这句话他也很认可,但奈何家族束缚,他哪怕再怎么寄情于山野之间,也得当这个官。
在他看来,沈秀的能力不弱,要是能将沈秀收入麾下,那他也能当个甩手掌柜。
沈秀给高翰文添着茶,轻声道:“府台大人可知昨日夜袭大营的是何人吗?”
“他们居然有火铳和重甲铁骑,这股势力不容小觑啊!他们又为何要袭击府台大人?”
高翰文自打苏醒以来,话题就围绕在自己身上,连昨晚差点害他身死的凶手都不关心。
沈秀见他在刻意回避,索性直接点破。
整个浙江能有这种实力的还有谁?高翰文哪怕再蠢,也猜出来了。
可同为严党的一份子,他若是将郑铋昌点出来,他全家还能活吗?
沈秀这是想要将他当刀子啊!
可沈秀能让他如愿吗?自从他落到了沈秀的手中,他就已经没了选择的权利。
而他的家人,在郑铋昌派人去之前就已经被沈秀给请了过来。
沈秀要高翰文去和郑铋昌打擂台。
现在的高翰文还心存希望,认为沈秀不敢对他出手。
他好歹是朝廷命官,若是一地知府身首异处,哪怕是内阁也会震动。
高翰文心虚的抿了一口茶:“就是一般的山匪罢了,可能是夜黑了,沈公子的人没看清吧。”
此时高翰文才开始深思,沈秀的人为什么会那么及时,他甚至在想,这一切会不会是沈秀在谋划。
他不住的咽着口水,眼前的沈秀心思深沉的可怕,他绝对不是对手,只能先顺着沈秀来。
见高翰文在打哈哈,沈秀轻蔑道:“府台大人想必是惊恐太甚,看错了,我说是铁骑就是铁骑。”
高翰文脸色一黑,将茶杯重重叩在石桌之上,怒声道:“沈秀,你要搞清楚,我是朝廷命官!你不过是一介书生而已!”
沈秀招了招手,一会儿过后,旁边的院子里传来高翰文儿子的哭声。
“爹……呜呜……爹我怕,你在哪里……”
听见儿子的哭喊声,高翰文身体一僵,面色发白。
“府台大人,你说说昨晚看到的是山匪还是铁骑呢?”沈秀轻笑道。
高翰文声音轻颤:“是……是铁骑……”
高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沈一石早就给出了答案。
他有着读书人的傲骨,不屑于同严党强迫百姓改稻为桑,心中有着一些为数不多的正气。
但缺点太过于明显,仅仅只是用芸娘给他下套,为了自己的清名,若非海瑞劝导,他绝对会同沈一石等人站在一起。
能提出“以改兼赈”这种褫夺民生的国策,他又能有多坚定呢?
“记住了,是铁骑,浙江有人要谋反,知道了吗?”
沈秀的笑容让高翰文感到胆寒,他慌不忙的点头:“浙江有人要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