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正阳桥与牌楼
说“正阳桥牌楼”,人们可能不清楚,但一提前门外大街“五牌楼”,老北京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实际上,五牌楼就是正阳门外正阳桥的牌楼,也是内城九门外最大的一座牌楼。五牌楼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当时,年幼的正统皇帝刚即位,需要京城面貌一新,同时为了加强城防,朝廷开始对内城九座城楼做重新加固和修建,并在各城门外护城河上设置大石桥,在大石桥前设置牌楼。京城九门当中八座城门外护城河上各有一座大石桥,桥前设置三开间的牌楼,只有正阳门外护城河上设置三座并排的石桥,桥前为五开间的牌楼,俗称“五牌楼”。这是因为正阳门是内城南城墙正中的城门,在北京城门中位置独特,十分重要。
目前,正阳桥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代遗址,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其准确位置在正阳门箭楼前月牙形马路正中,有人行道标记。通过对桥东南雁翅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一只明代镇水兽,是正阳桥重要的历史见证。
正阳桥牌楼原为木质结构,六柱并排,形成五开间。牌楼立柱为街道上常用的“冲天柱”形式,柱下有汉白玉石基座,上面雕刻有石狮子,牌楼正中间的开间最大,两侧依次缩小。牌楼正中开间中线正好压在城市中轴线上。在牌楼中间上方,清末留有由满汉文字书写的“正阳桥”。后来,因牌楼影响交通,被拆除。后又考虑恢复古都风貌,修建了五开间垂花柱形式牌楼。在人文北京建设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待历史文物要有敬畏之心,要坚持“原址、原样、原工艺、原材料”的保护原则,如今又重新修建的正阳桥牌楼,成为北京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城市景观。

正阳桥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