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科举考出个寒门状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家族来人,徐堡论道

族长受伤,犹如一瓢冷水浇醒了余化龙。

专门砍右手,分明就是为陈家嫡子报仇。

余化龙意识到陈家去绝不可能会善罢甘休。

他们真会报复整个余家,甚至全部河东难民。

陈家并非坐在家里等他刷经验的势力,不会等着余化龙成长,然后才去碾压。

像他此前为读书,心无旁骛。

连家族事情都没时间处理,当真是罪过。

虽然他才十六岁,但是他心智已经快要四十岁。

所以余化龙很自责,总觉得自己能力,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好。

陈家里面也是百年家族,人口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和情绪。

同样会相互传递消息,会做出反应,而且行动比余化龙所想更残忍!

陈锦城知道是余飞熊砍的手,怎么可能不报复?

“堂哥,大伯伤势到底如何?有没有生命危险。”

往大说是一个家族,实际上就是一家人。

堂哥余化及叹了一口气。

“父亲不愿意去找郎中,还自己用些草木灰就捂着伤口。”

“要不是昨晚一直高烧不止,我们也无法连夜带他进城。”

余化龙着急追问,发烧可能说明是伤口感染。

在这个时代医疗手段有限,几乎宣告必死无疑。

“可有找到郎中?”

余化及惋惜要摇头。

“这也太贵,这次我们来得匆忙,只有不到一贯钱。”

“但是最普通的医馆,都说父亲这种情况,最少要五贯钱。”

余化龙也明白,此前兄长腹绞痛,他也曾经找过医馆。

收费确实吓人,这也是无奈之举,每个时代医疗费用都不便宜。

“大伯现在人呢?”

“在县衙外面,是飞熊带我们过来。”

这时余飞熊也开口道:

“堂哥放心,二郎聪明绝顶,肯定会想到办法。”

余化龙有些无语,断掌可不是耍嘴皮子就能解决。

就算放在现代,伤口感染也会死人,他哪有办法?

想到自家妹妹还在家族里,也不知道是否安全,连忙问道:

“怀章最近如何?”

余化及点点头:“她很好,现在住在我丈母娘家,没敢让人知道,只说是远房亲戚。”

余化龙放下心,也很感激家族救助。

余化及只是摆摆手:

“都是一家人,谈何谢谢。”

“如果实在找不到郎中,我打算去买些药回去,起码让父亲临终时没那么难受。”

气氛压抑,无论如何说,大伯向来公道,事事都为家族着想。

就这么去了,太可惜。

余化龙需要更多钱财,才能保护家人。

读书为官只是一个手段,真正目标是家人能过得好。

不止是兄长和妹妹,还有家族里面其他人。

这些都是血脉互通的人,尽管族长曾经想牺牲兄长,但他只是在家族和个体之间,选择了保全家族。

如果换成是交出他亲生儿子,余化龙相信最终决定不会有分别。

“堂哥,我还有些钱财,本来打算拜师私塾所用,但是你先拿去给大伯用吧。”

余化及惊喜道:

“化龙你找到塾师?那是好事啊,先祖余江公当年也是从科举入仕。”

“虽然最终未能考中进士,最终投笔从戎,成就节度使。”

“这钱你拿回去,我父亲命不久矣,钱应该用在适合地方。”

余飞熊这时站出来,拍拍堂哥肩膀。

“堂哥你就放心吧,昨天二十贯买卖,二郎都没放在眼里,你就放心拿去用吧。”

“二十贯?”

以往在河东,余家有田有地有店面,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

最重要是曾经的人脉全断。

人脉并非简单理解谁认识谁,谁又在哪当什么职位。

这些目标太大,都是虚衔,一纸任命就会改变。

真正的人脉,是世代在同一个地方扎根,无论世道变更,都已经固化阶级。

十乡八里,走到哪里都是亲戚关系。

盘踞在整个地方县城各方各面,就像大树根茎一样,盘根错节,你中有我。

而且,余化龙在前世,也享受和平生活太久。

在世界五千多年信史里,和平时间占比很少。

真正的权力发展,从来没有和平过渡。

只是胜利者撰写出来的故事,永远且只能是伟光正。

余化龙明白,光靠算计不行。

陈家不会允许自己按部就班发育,简单到买书学习,对方都会使绊子。

要让陈家不敢轻易对付余家,首先要让对方感觉到疼痛,让陈九公知道他们余家并非软柿子。

他需要先打击陈家威望,让别人看到巨人可能战败。

像自己先前那样,只想着找证据,并不适合乱世。

不是每个敌人都会留时间让他慢慢发育,更常见是会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虽然他身边有兄长这个杀神在,他不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兄长也有自己人生,不可能永远待在他身边。

因为有余化龙资助,所以余家兄弟们马不停蹄就去找郎中。

族长躺在木板车上,余化龙道:

“先把族长送到六合道观,道长是我恩人,肯定愿意暂时收留。”

“只是这木板车不好使,堂哥你们是一路上人力推来县城?”

余化及也很无奈,“族里唯一头驴,不知去向,我们都在怀疑是陈家恶徒所为,居然偷驴。”

“啊?”余飞熊刚想说是二郎和自己都是爹生娘养。

余化龙咳嗽一下,“我救兄长之时,全靠驴兄不离不弃,所以我将其养在身边。”

有畜力帮助,板车变得更稳,族长也好受很多。

......

来到六合道观,道长任熙看到是余化龙,兴奋地倒履相迎。

虽然面子和情绪价值拉满,但是他还是觉得很奇怪,还以为是等着自己来送符。

但原来搞错了,任熙反而有事要求余化龙。

为何说求,乃是因为要带他去沁河边参与一场论道活动。

场地定在温县城北十二公里处徐堡镇北。

余化龙越听越觉得不对,论道与他何干?

他一个半吊子书生,去这个道门活动也不合适。

而且他也并非楼观道之人,去干什么?

“我非道门之人,这种事我还是不便参与。”

任熙看起来也很为难:

“我知道,和尚那边也严禁我等找外援,所以才来求你。”

佛门?

余化龙这才知道原来并非普通论道活动,而是证道。

任熙搓着双手,“辩论规定,一定要道门之人才行,你没有道籍,要想代表我楼观道出战,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做我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