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评论(第19卷·第4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引言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推动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财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财务领域落地的重要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纷纷希望借此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相应地,有关财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作用效果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此类大样本实证研究并不多,并且现有研究大多围绕财务信息化带来的运营效率优化和业绩提升效应展开探讨(叶康涛和孙苇杭,2019;陈宋生和魏素艳,2008),很少关注其在组织管理决策方面的战略价值。

本文从管理会计视角探究财务信息化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当下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能否有效应对环境变化、保持稳定发展,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组织韧性是一个组织理解环境变化并做出调整的能力(Ortiz-de-Mando-jana and Bansal,2016),韧性强的组织更能经受住考验,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冲击,企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和反应情况变得显性可见,为检验组织韧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境。

财务信息化能够在企业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危机来临时,环境不确定性急剧上升,企业对管理决策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远高于平常。财务信息化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降低信息处理成本,促进信息分享,更好地支持管理决策和组织战略需求(张瑞君等,2010;汪淼军等,2007;王可和周亚拿,2019)。财务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在疫情期间能够及时响应、迅速调配资源,将疫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这在多个企业案例中得到验证。例如,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多个子公司,其中财务共享和信息化领先的子公司业绩考核表现更好,管理决策更及时、有效(杨亚,2020)。又如,北汽集团推动财务管理从“核算反映型”向“智能决策型”转变,经过多年沉淀形成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成果有力支撑了疫情后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萧枭,2020)。因此,我们预期财务信息化能够提高组织韧性。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衡量财务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管理会计软件使用和疫情期间远程办公。《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后文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会计软件使用是面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两个重要举措;考虑到疫情的特殊性,员工难以像往常一样在公司工作,我们还加入了疫情期间远程办公作为信息化的第三个指标。基于2020年4月对建筑业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用疫情对企业冲击程度衡量组织韧性,我们发现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成熟和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程度高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组织韧性,而管理会计软件使用与组织韧性没有显著关系。具体而言,相对于尚未建设也不打算建设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成熟的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盈利、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均减少10%以上;同时,企业2020年第一季度盈利、收入和新签合同的下降幅度在远程办公程度高的企业中显著减弱。上述结果在更换回归模型和变量分类的情况下依然稳健。

本文可能的贡献体现在:第一,从财务信息化影响组织韧性的视角分析了信息化的价值。与以往关注日常运营效率的文献相比(叶康涛和孙苇杭,2019;陈宋生和魏素艳,2008),本文验证了财务信息化的战略价值(韦程元和陈磊,2020)。第二,具体分析了各个层面的信息化指标对组织韧性的作用。以往文献往往仅单独考察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或某种会计软件使用(何瑛等,2013;叶康涛和孙苇杭,2019;王立彦和张继东,2007),而不同的信息化指标之间很可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探究一种信息化指标的作用时应同时考虑其他指标,才能验证其增量贡献。第三,丰富了有关组织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往文献多从利益相关者关系视角,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和环境实践等因素对组织韧性的促进作用(Ortiz-de-Mandojana and Bansal,2016,Lü et al.,2019,DesJardine et al.,2019,Carvalho and Areal,2016),少有涉及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价值。本文从信息提供视角探究了财务信息化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第四,用实证方法证明了信息化能够帮助企业抵抗外部冲击,为逆境中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我们的调查显示,51%的企业认为疫情推动了线下业务加速向线上转型,46%的企业认为此次疫情引发了对财务工作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思考,众多案例也表明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迅速复工复产,而本文首次从实证角度验证了这些观点的可靠性,为准备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投资布局的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