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1.电机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了满足混合动力大规模产业化的需求,正在开发混合动力发动机/电机总成(发动机+ISG/BSG)和机电耦合传动总成(电机+变速器),使之形成系列化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为了满足纯电驱动大规模商业化需求,正在开发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其传动系统系列,同步开发配套的发动机发电机组(APU)系列,为实现纯电动汽车大规模商业化提供技术支撑;为了满足下一代纯电驱动系统,从新材料/新结构/自传感电机、IGBT芯片封装和驱动系统混合集成、新型传动结构等方面着手,正在开发高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密度和适应极限环境条件的电力电子、电机与传动技术,同时探索下一代车用电机驱动及其传动系统解决方案,满足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需求。
2.电池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动力电池模块为核心,寻求以能量型锂离子蓄电池为重点的车用动力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突破。新能源汽车行业以车用能量型动力电池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功率型动力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全面提高动力电池输入输出特性、安全性、一致性、耐久性和性价比等综合性能;强化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与热-电综合管理技术,促进动力电池模块化技术发展;实现车用动力电池模块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为支撑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提供保障;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深入开展下一代新型车用动力电池自主创新研发,为电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进行技术储备;重点研究新型锂离子蓄电池,研究新型锂离子蓄电池设计、性能预测、安全评价及安全性新技术。在新体系动力电池方面,重点研究金属空气电池、多电子反应电池和自由基聚合物电池等,并通过实验技术验证,建立动力电池创新发展技术研发体系。
3.电控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先进控制算法(满足国VI以上排放法规)、混合动力系统先进实时控制网络协议、多部件间的转矩耦合和动态协调控制算法,研制高性能的混合动力系统(整车)控制器,满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技术需求。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开发先进的纯电驱动汽车分布式、高容错和强实时控制系统,高效、智能和低噪声的电动化总成控制系统(电动空调、电动转向、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系统),电动汽车的车载信息、智能充电及其远程监控技术,满足纯电动汽车大规模生产需要。
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开发基于新型电机集成驱动的一体化底盘动力学控制系统、高性能的下一代整车控制器及其专用芯片、电动汽车智能交通系统(ITS)与车网融合技术(V2X包括V2G汽车到电网的链接;V2H汽车到家庭的链接;V2V汽车到汽车的链接等网络通信技术),为下一代纯电驱动汽车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4.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小型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作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突破口,开发纯电动小型轿车系列产品,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公共服务领域纯电动商用车并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加强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力度,开发系列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商用车系列产品。
小型纯电动汽车方面,针对大规模商业化需求,开发系列化特色纯电驱动车型及其能源供给系统,并探索新型商业化模式。实现小型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突破,重点掌握电气系统集成、动力系统匹配和整车热—电综合管理等技术。开发出舒适、安全、性价比高的小型纯电动轿车系列产品。
纯电动商用车方面,重点研究整车NVH、轻量化、热管理、故障诊断、容错控制与电磁兼容及电安全技术。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方面,掌握插电式混合动力构型及专用发动机系统研发技术;突破高效机电耦合技术、轻量化、热管理、故障诊断、容错控制与电磁兼容技术、电安全技术;开发出高性价比、可满足大规模商业化需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商用车系列产品。
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针对常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需求,开展系列化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开发,协调控制、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整车产品的产业化技术研发,将节能环保发动机开发与电动化技术有机结合,重点突破产品性价比,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突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产业化关键技术,构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保障体系,开展批量化生产装备与工艺、质量管理体系及配套的维修检测设备开发,建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专用的装配、检测、检验生产线。
中度混合动力方面,突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深化发动机控制技术研究,解决动力源工作状态切换和动态协调控制,以及能源优化管理,掌握整车故障诊断技术,进一步提高整车的可靠性、耐久性、性价比,开发出高性价比、具有市场竞争力、可大规模产业化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列产品。
深度混合动力方面,突破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技术、能量管理协调控制技术,开发深度混合动力新构型;开发出高性价比、可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深度混合动力轿车和商用车产品。
6.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向高端前沿技术突破需求,基于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突破新型氢—电结构耦合安全性等关键技术,攻克适应氢能源供给的新型全电气化底盘驱动系统平台技术,研制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料电池电动轿车和汽车,并进行工业考核;掌握车载供氢系统技术,实现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掌握下一代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技术,研制下一代燃料电池电动轿车和汽车产品,并进行运行考核。
为了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程,电动汽车科技规划将紧跟电动汽车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经济发展,把握关键重点,在下一代电机电控系统、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在动力电池方面,要加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如开展高电压材料,硅碳负极板等多元新材料的研究和电极、电解质的研究来提高电池性能;研发高功率极片、芯结构的电池组,尽早实现专利布局;在正、负极,锂离子生产方面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进行基础关键技术的研发。
在电机方面,聚焦驱动电机,研发高性能电力电池装置,开发出高效质轻的电池系统,提升电机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整车控制和信息系统上面,要适应电动汽车与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的新趋势,鼓励企业将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结合,将智能电网、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深地融入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上,大力开展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