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四时天象,负阴抱阳
“天枢光惝恍,象纬气森罗。”①
① 作者《游重庆秀山县川河盖诗二首》之二:“川河云作盖,盖上看星河。草木经秋少,清晖此地多。天枢光惝恍,象纬气森罗。梦幻人生影,因空忆逝波。”天枢,指北斗。象纬,星象经纬。杜甫《游龙门奉先寺》:“天阙象纬逼。”
——作者
古代医家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时常仰望星空,思考宇宙本体与生命的联系。中医的藏象经脉学说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天道之上,建立在天体运行与人类同出异名的信念之上。
古人早期的天道形态是负阴抱阳式的,因而藏象曾经有过对应四时阴阳的阶段,然后以术数的形式逐步发展为六气、六经、“天六地五”十一脉,后来形成十二经脉;而阴阳五行作为藏象的核心,始终一以贯之。其间的各个阶段都颇漫长,动辄百年,旧体系融入新体系,并非革命式的破旧立新,而是渐进维新式的反复整合,结果一如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新老并存。有如太仓之粟,陈陈相因,一旦搅动,蠹纸乱飞,使人闷绝;而时代变迁,改朝换代,人文意识形态的改观,都能对中医学术造成影响,极易使研究者迷失其中。吾人以为,研究藏象经脉须从原初的天人形态入手,如此可以追寻古人的心路,亦步亦趋,或者可以了解到中医学术演变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