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朕,阳寿已尽?求追读~
朕,阳寿已尽?
李世民听得满心茫然,这一刻的失神,堂堂阳神初成的武道宗师,竟被对方拉得身形一个趔趄。
但——
呛啷啷!
下一刻,黑白无常手中的勾魂链绷得笔直,向前的身形也定住了,两个鬼差愕然转头,却见李世民魂灵中的一点元神宛若烈焰,金光闪闪,竟伸手一把扯住了勾魂链,竟巍然不动!
“你……”
黑白无常下意识地运转灵力,再一拉,对面的李世民冷冷一笑,也不跟他们废话,猛然往回一扯。
扑扑……
这两位大名鼎鼎的鬼差,竟摔了个狗吃屎。
“朕!阳神有成,身体隐疾已然痊愈,精气神比以前胜了何止数筹,何来阳寿已尽?!”
李世民一声怒吼,使劲拉扯扣在自己脖颈上的黑色锁链,身上金光熠熠,犹如烈焰……
蹦!
可怕的力道下,这区区冥界的制式法器怎么可能遭得住,直接崩断成数节,甩飞出去。
“你,你……”
这黑白无常二鬼骇然后退,心下竟涌起似曾相识的感觉,哦对了,当年那位那可是……
“哼!”
只见这位人间帝王身上金光和缓下来,对面二鬼脸色稍缓,以为对方自持人皇身份,能好好说话——
下一刻,却见李世民伸手一抬,便见一道金光从天空之上呼啸而来,破开重重黑雾,落在他的手上。
呼轰……
他冷峻着脸,将这伴随了自己戎马一生的战槊抬起来,指向了身前的黑白无常,浓郁至极的杀机勃然而发。
呼啦……
一时间,他们周遭气机狂暴,平地荡起可怕风浪,竟将周遭几里地的上空涤荡出一片朗朗星空!
所谓“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普通人也就罢了,可李世民那可是身系人间,天下共主,再加上一身修为,那杀机当真恐怖。
“嘚嘚嘚……”
可怜这两鬼差,被这可怕的煞气冲击得直接跪趴在地上,连带着前面那座城池也遍地鬼哭神嚎……
“陛下息怒,陛下且息怒……”
正在此时,从前方城池疾驰过来一道身影,一道李世民有些熟悉的音腔遥遥传来。
唔?
他按住了动手的冲动,转头看去,却见一道穿着头顶乌纱、腰围犀角,长衫锦袍的中年男子飞落跟前,连连作揖道:
“陛下息怒,赦臣失悮远迎之罪!”
“你是何人?”
李世民神色不变地问了一句,手中长槊光华内敛。
这名男子表明身份,原来是先君驾前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珪。如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
最关键的是,这位崔珪竟说自己是魏征至交好友,时常在梦中相聚,以兄弟相称。
“哦?”
李世民点点头,指向边上的黑白无常,冷然道:
“朕旬月前阳神有成,武道大进,肉身不说立地成圣,但却已踏入超凡,寿元大增,况且朕武道进境之前,虽有隐疾,但在袁道长的调理下,身康体健,怎么寿元就尽了?”
“这,这其中必然有误会……”
刚刚这位人皇爆发出来的可怕威势,崔珪也是亲眼见识的,连连稽首道:“秦王有请,还请陛下随臣来,其中误会必然能分说清楚。”
说着,崔珪喝退黑白无常二鬼,身形缓缓下意识地飘起,忽地想起什么,连忙要落下。
武者,在以力证道成仙之前,是不能腾云驾雾飞行的。
然而,李世民淡然道:“无妨,你自前方引路……”
“是!”
崔珪不敢怠慢,连忙腾空而起往前方城池飞去,又下意识回头看……
只听“轰”的一声,李世民脚下地面猛然下凹,猛然掷出手中长槊,下一刻却见他已然站立在长槊,化作到一道金色虹光从崔珪身旁呼啸而过。
“陛下等等我……”
这位地府判官都特么傻了,连忙全力驾云,紧随其后,满心震撼艳羡,难以言喻。
这就是以武入道吗?
传闻中的大道啊!
没想到,还未成就仙人之体,仅有一点阳神本源,竟有如此可怖的爆发……
不过,想想也对,毕竟阴神都练到了“一生阳”之境,可以前有了质的变化,已开始褪去铅凡……
……
“陛下昏迷了?”
这日凌晨,本该上早朝的殷开山早早归来,才将一身官袍换下,便有数名同朝为官的下属与至交登门拜访。
“陛下武道有成,身体强健,没有隐疾怎么会突然昏迷?莫非有小人作祟?”
“不大可能……”
“殷老,宫中太医与袁国师怎么说?陛下可还……”
“他们还在诊治中,暂且还没有结果,我叫你们过来不是说这些的,眼下朝廷上下多已传遍,怕是不日整个长安城便要流言四起,以至人心惶惶……”
殷开山也是上过沙场的,眼底露出一抹寒芒,“若真有人作祟,必然还有后续动作,我,我意如此……对了!”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对身边的下人道:“去唤吾孙来!”
之前,陛下武道突破,还是因为江流儿呢,或许他对陛下的身体情况很清楚,能办到自己也说不定。
不一会儿,潜修中的陈玄奘过来了。
刚一入门,书房中的各位大臣们一见他,便觉眼前一亮,忍不住心下惊叹。
以他们的眼界,什么俊俏的后生没见过,唯独这平和淡然、宁静中又带了些许质朴的高僧气质,令人一眼难忘。
“阿翁……”
陈玄奘上前恭敬行礼,又拜见众人,殷开山看了这孙子,也是越看越喜欢,觉得自从佛界大会后,他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来来,坐,我唤你来是想问问你,关于陛下武道修为之事……”
“唔?”
只一言,陈玄奘眉头微微一动,立刻觉察到了不对劲。
……
而此时此刻,在大唐皇宫的白虎殿外,唐朝驾下有李靖、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宝、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龄、萧瑀、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珪等两班文武,俱保着那东宫太子与皇后、嫔妃、宫娥、侍长,一干人等全都挤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