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断事件安全管理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安全塑造论

企业为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认知和思维模式、输出安全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应探索安全观的塑造机制及塑造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达到降低事故的目的。医院管理同样如此,安全观引导护士的具体行为,影响着护士对患者安全的认知、思维、态度和行为准则等。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而不完善、不健全的安全观会导致不安全行为。换言之,行为主体的安全观缺失、动摇都可能在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时导致消极结局。例如,一位新护士因为接受的护理安全培训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在发生给药护理中断事件时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没有遵循“三查七对”就给患者换了药,结果发现输错了液体,导致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这起事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新护士安全管理意识不够牢固,也就是护理安全观不够牢固,应加强安全观的塑造培训。

一、安全塑造的概念

安全观的塑造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安全系统观”为指导,通过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科学地进行塑造活动。在进行安全观的塑造前,我们需要明确安全观与其他体系间的关系。以安全观为核心,以安全行为或行为倾向为目的,与安全观相关联的安全概念主要有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理念、安全素养、安全伦理及安全思想六种,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其具体内涵及与安全观的关联见表2-1。

表2-1 与护理安全观相关联的安全概念

续表

二、安全塑造的特征

(一)安全观塑造的组成

安全观的塑造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护理人员来讲是从护生到护理骨干都会进行的一个长期持续选择、认同和内化的过程。安全观的塑造过程受两个因素影响,即主体自主的安全意识强弱(自塑造)和受他人、组织、环境等的影响程度(他塑造),包括引导、认同、内化、输出和外化五个阶段。安全观的塑造模型见图2-2。

1.安全观的塑造首先从他塑造开始

通过他人的引导,促使主体认识并认同安全事项,再通过刺激主体的自塑造过程,使得主体选择性地更新强化原有的安全观(安全动机、知识、态度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安全理念,最终指导和规范主体输出安全行为,同时主体的安全行为可以作为检验安全观塑造过程的具体效果和影响程度。

2.安全观的塑造过程强调自塑造和他塑造的结合

人是安全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故自塑造是安全观的核心内容;而安全行为是安全观的外在表现,那么他塑造为安全行为的产生起到固化作用。同时,安全观支配安全行为,安全行为反馈并检验他塑造、自塑造因素是否完善,从而进一步强化他塑造、自塑造因素,进而影响安全观的塑造,最终形成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

3.安全观受安全动机、安全素养等因素影响

主体应树立自主安全观念,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和积累安全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安全观,并不断创新出安全思想体系。

4.安全观的形成受主体情感影响

主体对安全观的情感体验及由此产生的安全需要是实现安全观教育的关键,即要使外塑造因素具有引导作用,安全观的他塑造过程和自塑造过程间还需有认同感,因此,不仅要重视知识层面的教育,更应加强情感层面的认同,鼓励主体参与其中。当主体具备了认同感之后,可利用强化机制不断进行内化。

图2-2 安全观的塑造模型

5.人是行为的主体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安全观塑造的最终作用结果是实现安全行为输出。

(二)安全观塑造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人既是安全的动力也是安全的主体,是安全管理中的最基本要素,将人本安全管理放在核心位置,重视人的需要,充分体现安全观以安全生命观和安全价值观为首要原则,使塑造主体产生认同感。

2.坚持安全系统方法论

安全观的塑造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随社会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应实事求是、结合安全目的和需要有效进行安全观的塑造活动。

3.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安全观的塑造过程应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内塑造为主,他塑造为辅。不仅要将安全观植入塑造主体心中,更要通过多样化的他塑造途径引导主体形成大安全观。

4.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安全观的塑造强调塑造主体的自塑造和塑造环境的他塑造相结合。自塑造主要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为主,同时他塑造应充分发挥主动引导、主动教育、主动管理及主动反馈的功能。

三、安全塑造论的应用

基于安全观的内涵、塑造机制及塑造原则,在进行具体安全观塑造活动时,以安全观塑造主体为对象实施“三步走”——内化、外化及互化。塑造安全观的第一步内化过程即主体通过学习和积累安全知识和技能实现初步塑造,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主体的主导作用;塑造安全观的第二步外化过程即通过参与多样化的安全实践活动将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最后通过主体和外界环境进行相互交流,获得全方位、多层次、内涵丰富的安全观,并将行为表现反馈以检验他塑造因素是否合理,属于安全观塑造的互化过程。安全观的塑造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个体的思想活力,以促进主体安全观的塑造。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安全观的塑造时,管理者通过合适的引导积极调动护士的能动性,鼓励护士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等方式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内化的阶段;在护士初步掌握知识后,通过环境、同事等他塑造因素发挥引导和反馈的作用,并在积累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后,在需求理论或强制理论的指导下巩固和强化安全观,在这一阶段多运用沟通理论,与他人相互交流以获得全方位的安全观;最后,通过社会学习理论如氛围感染法、情景模拟法等,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以获得多层次的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