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章 ,纯粹爱情与轻松拿捏刘振云
为了安抚小姨子赵青青,林向东和其做完君子协定后,就拿着换洗衣服去公共水房冲了个凉水澡。
之后,将换下来的脏衣服简单搓洗一番,晾晒上,就回到老丈人家吃早饭。
早饭依旧是苞米粥、咸菜丝和窝头组合。
吃饱喝足,林向东和媳妇赵晓婉跟在老丈人身后一起往北大的途中,问了下随身听和耳机的竟然值大几十块后,顿时便有些后悔刚刚和小姨子赵青青的约定了。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怪不得当时小姨子一听说自己要给她买随身听和耳机时,会那么的兴奋。
现在都已经答应了,再后悔也于事无补,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快写稿子赚稿费。
否则别说是给小姨子买随身听和耳机了,就是和丈母娘学做红烧肉的五花肉他都买不起。
来到图书馆,忙碌到上课铃声响起后,闲下来的林向东才倒好茶水,拿出了抽屉里的格子信纸和钢笔,写起了昨天晚上他就已经想好,要写的纯粹爱情故事。
“1974年初春,还在上高中的静秋和几名同学一起被学校选中,参加编辑新教材,要到一个叫西坪村的地方去,住在贫下中农家里,采访当地村民,然后将西坪村的村史写成教材,供她所在的K市八中学生使用。
学校领导的野心当然还不止这些,如果教材编的好,说不定整个K市教育局系统都会使用,又说不定能一炮打响,整个L省,甚至全中国的初高中都会使用。
到那时,K市八中的这一伟大创举就会因为具有历史意义而被写进中国教育史了......”
在去西坪村的途中,他们看到了一株开着红花的山楂树。
静秋被安排住在了村长家,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在勘探队工作的老三,便被他优美的手风琴声给吸引住了,老三拉的正是静秋最喜欢的苏联歌曲《山楂树》......
这是一个在特殊年代下,关于爱情的故事。
贫穷且出身不好的城里姑娘静秋,在被选中去西坪村采访时认识了勘探队的高干子弟老三。
“小林,你写什么写的那么认真,连去吃饭的时间都忘了。”
直到同时张莉喊他吃饭,林向东这才停下手中的钢笔。
这个时候,他面前已经写了七八页格子信纸。
“顺便谢谢,万一要是杂志社过稿了,不还能赚点稿费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还是年轻好啊!”
听着林向东那不多撞几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张莉不由得感慨道。
将写完的稿纸和钢笔放进抽屉中后,林向东这才去学校食堂吃饭了。
学校一般都是十二点下课,他都是十一点半左右来吃,这时候食堂刚做好饭菜,空荡荡的大厅根本没几个人。
但是今天还真就让他碰到了熟人。
“向东,这里。”
看着那半长不短发型和着急长相的刘振云给他挥手,林向东打完一荤一素两个菜和大米饭后,就只能端着饭走了过去。
“你午饭这么丰盛,不但有肉还有大米饭,难道在图书馆工作那么赚钱吗?”
看着林向东盘子里那红彤彤的肉块和香喷喷的白米饭,再看看自己碗里的清汤寡水和窝头,刘振云羡慕道。
“也没有,我只是一个临时工,每月工资也不比你们大学生发的补助多多少。”
“那你哪里来的钱吃这么好?”
面对刘振云的疑惑,林向东装作不经意的回答道:
“写文章赚的稿费啊!”
“你不是也投稿了吗?......哎呀,差点忘记你写稿子没有稿费的事了。”
如果说,刚刚刘振云还在因为稿子在他修改了多遍的情况下被学姐过稿,而兴奋不已的话,那么现在看到同样都是投稿的林向东,却吃的那么丰盛后,便顿时觉得自己那没有稿费的过稿,好像也没有那么香了。
“向东兄弟,你是往哪里投的稿子?”
“《儿童文学》杂志。”
“儿童刊物?”
这个答案,顿时又让刘振云鄙视起来。
在他的印象当中,儿童刊物上很多都是小学生写的东西,他这个大学生当然有鄙视的资格了。
但是想到稿费后,这股鄙视才收敛了大半。
“儿童刊物的稿费多吗?”
他之前都没有投过稿,不了解行情,所以就找已经赚了稿费的林向东打听起来。
“儿童刊物的投稿和正常刊物一样,每千字都在2到7块钱之间,新人作家每千字是2到4块,知名老作家是每千字5到7块。”
“稿费竟然一样?”
就算是能获得每千字2块钱的稿费,随便写个几千字,岂不是就可以改善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想到这里,刘振云就对儿童刊物从鄙视变成了想投稿试一试的态度。
“《儿童文学》的投稿好过不?”
“这个要看你的写作水平,水平高的话随便写写就能过,你可以先去买本《儿童文学》研究一下上面的文章,然后再决定是否动笔写。”
“嗯嗯,向东兄弟你说的很有道理,等会我就去买一本好好的研究研究。”
虽然林向东很看好对方的潜力,但是毕竟对方现在只是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大一新生,还没有后世的写作功底,即便是投相对简单的儿童刊物,过稿的几率也不大。
但他却没有打击对方的热情,不经历挫折又怎么快速成长呢!
“向东老弟,既然你过了《儿童文学》稿子,那是不是也认识他们杂志社的编辑啊!能不能到时候也帮着我推荐一下?”
刘振云觉得通过熟人投稿,肯定更容易过,便满脸堆笑道。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长相着急,笑起来脸上都成了一条一条的皱纹,顿时让林向东看的都快便秘了。
“可以,我大嫂就是《儿童文学》的编辑,你要是写完了我可以帮着你将稿子交给我大嫂看看。”
“你大嫂就是《儿童文学》的编辑?那太好了!”
刘振云也没有想到,人家才是真正的朝中有人好办事,大嫂是编辑,这能有不过稿的道理吗!
就在他觉得自己也能差不多十拿九稳的通过其投稿,很轻易的赚到稿费时,林向东又开口了。
“不过,你写的稿子得先通过我这一关才行,否则我也不可能什么稿子都往我大嫂那里投递啊!”
刘振云闻言,脸色顿时一僵。
从一开始的鄙视,到有求于人家,现在连写的稿子都要先经过人家这一关,这巨大的落差转变让他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但是看着对面那红彤彤的肉块和香喷喷的米饭,刘振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没问题。”
轻松拿捏刘振云,让林向东高兴的同时也感觉有些无趣,毕竟对方现在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一新生,如果等到对方功成名就之后再回忆起来,或许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