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跟着知青媳妇一起上北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初次登门

“同学们,人齐了,大家拿好行李跟我走。”

随着组织接人的学长一声吆喝,三四十人都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了不远处的一辆半漆成绛红色的公交车。

车身上嵌的蓝色水牌写着:32路,动物园——颐和园。

媳妇赵晓婉和十几个女生优先上车,林向东则是和几个身强体壮的男生,将一些大包行李搬到车顶的行李架上。

即便是如此,三四十个提着小包行李的人,也将整个车厢塞得满满当当。

好在都有座位,比火车上那种连下脚都没有的情况好了很多。

大家以后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上车后的众人放下警惕后,便都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畅谈起了即将迎接他们的校园生活。

被林向东的话震惊的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刘振云,不自觉的就坐到了他身后。

正准备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在火车上没睡好,刚刚又往车顶上一顿忙活搬行李的林向东,刚坐下没一会儿,就靠着媳妇赵晓婉的肩膀睡着了。

看着赵晓婉那漂亮的背影,这个时候刘振云才想起来自己一开始接近林向东的目的。

可惜,人家已经有老公了。

而林向东的那番话,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刘振云的择偶标准。

以前的他光是看女孩外貌,在林向东的影响下,又添加了一个家庭背景。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家庭背景的重要程度,逐渐超越了其外貌。

一路晃晃悠悠两个多小时,才来到了目的地北大校园。

然后,睡眼朦胧的众人就拿着行李去各个院系报到,等刘振云反应过来想要找林向东进一步了解“和媳妇一起上大学”的情况时,却已经不见了两人的踪迹。

林向东陪着媳妇赵晓婉报完到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住学校宿舍,而是带着丈夫从东门走了出去,穿过中关村北大街,来到了对面一个名叫燕东园的小区。

“这燕东园是北大教师职工家属院,我家就在最里面的一个红楼中。”

“和东北面的清大就隔一条马路,有时间了可以带你进去逛一逛。”

路过燕东园的山石,穿过一条爬满绿色藤蔓的长廊,又拐了两个弯后,两人才来到一栋红砖垒砌的五层楼前。

上了二楼后,媳妇赵晓婉就停在了一个写着201的绿皮铁门前。

“咚咚咚!”

一会儿过后,随着“咯吱”一声轻响,探出来一个当下烫着最流行的波浪发型,眉眼和媳妇赵晓婉有五六分像的中老年美妇。

即便实际年龄已经五十多岁,养育了三个儿女,时髦的打扮和雪白的肌肤却让其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

这就是赵晓婉的母亲谭桂芳,也是他的丈母娘。

“晓婉!”

“妈!”

母女俩两年多未见,激动之下眼眶中顿时涌现出了晶莹的泪珠。

“晓婉你瘦了,手也粗糙了,可怜的孩子,这两年你在农村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一开始用拿笔杆子的手拿锄头肯定不习惯,好在有向东帮我,这才让我很快适应了农村生活。”

说到丈夫林向东,赵晓婉这才想起来还没有给母亲介绍。

抹了一把脸上的泪珠,就从身后拽着丈夫的手说:

“妈,这就是我丈夫林向东。”

“妈!”

林向东笑着和丈母娘打招呼。

谭桂芳看到林向东那乡下农村小子的穿着打扮,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大的女儿就这么白白便宜了对方,脸色顿时就变得不好看起来。

敷衍般的“嗯”了一声后,就拉着女儿往里走。

被拉着的媳妇赵晓婉见此,只能给了他一个抱歉的表情。

而早就已经知道丈母娘势利的林向东,并没有在意。

甚至连他脸上的笑容都没怎么减少。

相比前世的遭遇,这甩脸色只能算是开胃菜。

提着行李进门,脚踩到红漆木条地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紧接着便是一个相对宽大的客厅,客厅东西两面墙都是棕色实木书架,上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不同的是,西面墙书架前面放着的是一组沙发和茶几,东面墙书架前则是放着一张长条形的书桌,上面摆着文房四宝。

进门直走,穿过客厅的左手边是一个餐厅,放着一张长方形的餐桌和六把靠背木椅。

再往里走,穿过一道镶嵌着各种正方形花色毛玻璃的推拉门后,就是厨房。

林向东先将媳妇的行李放到客厅,然后才把给老丈人家带的土特产拿进了厨房。

媳妇赵晓婉和丈母娘两人坐在大沙发上,诉说下乡两年多以来的经历。

现在下午四点多,家里只有作为家庭主妇的丈母娘一个人,老丈人估计还在北大某个教室中讲课,大舅哥和大嫂还没有下班,小姨子也还没有放学。

林向东见此,并没有初次做客的拘谨,反而是去厨房找到暖水壶和印着红色小花的玻璃茶杯,倒了三杯水。

其中两杯端到了媳妇和丈母娘身前的茶几上。

作为丈夫和女婿,家庭的一份子,活了大半辈子的林向东这点包容还是有的。

可能是火车上咸菜吃多了,连喝两杯水都不怎么解渴,于是他就翻箱倒柜的找出一盒老丈人的茶叶,泡起了茶水。

一杯茶水下肚,渴倒是解了,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林向东见原本做晚饭的丈母娘和媳妇聊的火热,就没有去打扰两人,而是套上围裙,洗干净双手,将厨房的玻璃门一关,噼里啪啦做起了晚饭。

前世夫妻二人结束分隔两地后,林向东为了挽回婚姻,没少在做饭上下功夫。

和饭店的大厨肯定比不了,但是做一些家常便饭,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噹~噹~噹~”

客厅墙壁上的摆钟一连响了六下后,丈母娘才想起还没有做晚饭。

刚起身,还没等她去厨房,大门就从外面给推开了。

一个穿着白色短袖衬衫,五十多岁的清瘦中老年走了进来。

这就是老丈人赵秉忠。

人如其名,为人正直清廉,虽然只是北大的副教授,但却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晓婉!”

看到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大女儿赵晓婉时,脸色顿时变得喜笑颜开。

“爸!”

“回来就好!这两年下乡肯定很辛苦,桂芳,赶紧去做点好吃的给晓婉补一补!”

“这个月的肉票早就用光了,鸡蛋也嚯嚯的差不多了,拿什么做好吃的啊!”

“那就明天找邻居朱嫂或杨婶问问她们手里还有没有肉票,咱们花钱买,今天就先凑合着吃点。”

看着比之前瘦了一圈的大女儿,赵秉忠心疼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给其好好补一补的决定。

“行,你是一家之主你说了算,不过咱们家人多肉票少,原本就不够吃的,现在又多了两张嘴......”

对于老伴的抱怨,老丈人早就习以为常,但他却是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信息。

“多了两张嘴?除了晓婉,还有谁?”

“你那便宜大女婿呗!”

“好在他只是送晓婉来上学的,也待不了两天。”

“......”

见母亲接二连三的针对自己丈夫,如果要是让其知道丈夫留下来陪着她一起上大学的决定,结果可想而知。

赵晓婉想到这里,冲淡了回家喜悦之情的同时,脸色也变得不好看起来。

老丈人见此,便对着老伴用责怪的语气说:

“桂芳,你少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