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一次次的意料之外
从排版到构图与空间,从具象到拟人与可爱,从意向到写实与夸张......
林向东在媳妇那并不熟练的工笔画的基础上,手把手的硬是让其按照他的想法,画出了一副后世的精美插画。
即便只有五六分的程度,也让赵晓婉这个作者都叹为观止。
“这是我画出来的?”
她知道,凭借自己生疏的三脚猫画技,如果没有丈夫手把手的引导,根本不可能画出这么精美的插画。
“那当然,我媳妇这么心灵手巧,以后肯定能成为引领插画界的大画师。”
“哈哈!”
虽然知道这是丈夫在逗她开心,赵晓婉也十分高兴。
原本赵晓婉还想一鼓作气的再画两张,却发现这个时候客厅里的众人都各自散去,回到各自的房间睡觉了。
想着丈夫明天还要上班,这才打消了继续画画的念头,简单洗漱一番就睡觉了。
可能是自己亲自画出来的插画给了她太大的冲击感,也可能是马上就要凭借画插画的方式赚钱了,躺在床上的赵晓婉兴奋了半天都没有睡着。
“向东,你睡了吗?”
“还没有。”
“你说画一张插画能赚多少钱啊?”
“大嫂说是每张插画的报酬是两毛到一块之间,虽然你是新人,但是就凭借你画的多幅连环画组成的这一大张插画,起码每张也得有五毛钱的报酬。”
“每张五毛钱,十张是五块钱,一百张便是五十块,一千张......”
“媳妇,一开始画不了那么多张,按照五百字配一张插画来算,第一批大概只画二十多张就行了。”
“二十多张就是十多块钱,那也不少了!我就可以给你买几尺布做两身合适的衣服,再隔三差五的改善一下咱俩的伙食,嘿嘿!”
见媳妇还没赚到钱就想着给自己买布做衣服和改善伙食,林向东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和前世相比,这种夫妻之间的关心早来了十几年。
“媳妇,其实你配插画的文章,是我写的投稿。”
“什么?你写的投稿?”
这个结果,大大的出乎了赵晓婉的意料之外。
“是啊!我这不是也想着赚点钱改善咱俩的物质生活吗!再加上大嫂就是儿童杂志社的编辑,所以就偷偷的写了这个儿童故事的投稿。”
“那你这个稿子过了吗?”
“应该差不多,刚刚让大嫂看过后说是过稿没问题,还很有可能会拿到每千字7块钱的顶格稿费。”
“那你这篇稿子写了多少字啊?”
“虽然没仔细数过,但是按照近三十页的信纸来算,怎么也得有一万三千多字的样子。”
“如果按照每千字7块钱来算的话,岂不是光稿费都有近百块了,嘿嘿!向东你真厉害。”
赵晓婉眼神转动之下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就又开口问道:
“一下子赚这么多钱,你准备怎么花啊?”
“先买布,给咱俩做两身衣服,然后我手里留点改善伙食的零花钱,剩下的都给媳妇存着。”
这种送命题林向东当然不会犯小年轻才会犯的错误。
再加上前世和媳妇生活了大半辈子,对其想法知根知底,所以一下子就说到了赵晓婉的心坎里。
唯一有些心疼的是:存小金库的想法泡汤了。
“这还差不多。”
“反正现在也睡不着,你不是前两天老想着那事吗!现在还想不?”
一向保守的媳妇竟然主动提起了房事,这可谓是意外之喜。
紧接着就想到了前天晚上的遭遇,他就率先丧气道:
“媳妇,我倒是想来,但咱家这床不给力啊!轻手轻脚的都能压断床板。”
“你平时的聪明劲到哪去了,有些事情并不一定非得在床上.....”
“......”
林向东闻言,大喜之下对着媳妇的樱桃小嘴就亲了下去。
第二天清晨。
天没亮林向东就早早的起床洗漱,然后和曹老头一起去未名湖畔跑步,打太极。
通过几天的晨练,太极拳不但没有学完,打的也一般,但是两人相处的却不错,知道老头姓曹,学识不凡。
两人晨练完往回走的途中,又开始了闲聊。
“小林啊!你是北大经济系的?”
时不时的能从林向东口中听到关于改革开放后经济方面的新颖观点,好奇之下开口问道。
“曹老,我可不是北大的学生。”
“你住在北大的家属区燕东园小区,又是卡着大一新生开学的时间来的,不是北大的学生又是什么?”
“曹老,您这就狭隘了,谁说住在燕东园就一定和北大有关系,开学的时间来就一定是大一新生啊!”
“嘿嘿!虽然我不是北大的学生,但是只要我想,就可以去北大课堂上听课学习,其实也和北大学生的区别不大。”
实际年龄已经六十多岁的林向东,和曹老相交并没有年龄或其他的隔阂,言语之间还开起了玩笑。
曹老也很喜欢这样,所以并没有对林向东的没大没小而生气,反而是沉思了片刻后就得出了结论。
“可以随便去北大教室上课,不是学生那就只能是教职工。”
“小林你这么年轻,肯定不是老师,如此一来只剩下最后的普通职工了。”
“但是你卡着大一新生开学的这个时间来,又住在北大家属院的燕东园,肯定身边亲近之人是北大的大一新生,并且还有亲戚住在燕东园,我说的没错吧!”
“曹老果然是慧眼如炬,仅仅凭借两句话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林向东恭维了一句后,也不再藏着掖着。
“我媳妇是北大考古系的大一新生,老丈人是北大教授,我不想和媳妇分隔两地,所以就让老丈人帮忙在北大找了个图书馆的临时工。”
“图书馆的临时工?”
这个结果,明显有些出乎了曹老的意料之外。
因为他本身就和北大图书馆有些渊源,虽然没有去过几次,却是北大图书馆的名誉馆长。
晨练伙伴顷刻之间变成了手下,这让曹老感觉越发的有趣了。
“那你怎么不考大学啊!以你的学识,考个大学应该难不倒你吧!”
“曹老,这次您真是抬举我了,我一个只上过小学的农村娃,就是让我考大学我也考不上啊!”
“只上过小学?”
这个结果,再一次出乎了曹老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