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章 王建业:电火花一定要有电
什么牛哄哄的办法需要他们记笔记,但是鉴于王建业之前的表现,罗工还是拿来了笔记本,看着王建业道:“你说吧,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
王建业在黑板上画一个发动机的简略图纸。
罗工、陈玉玲、冯猛看着王建业画图,心里都十分不解,不知道王建业对于刹车系统的改进思路跟发动机有什么关系,改进刹车系统难道不应该专注于改进刹车盘那里吗?关发动机什么事?
虽然都不明白,但是都认真起来,或许王建业真的有干货,能拿出来让他们眼前一亮。
王建业指着黑板说道:“这个就是我画的咱们一汽厂的发动机图纸,这里是往外连接的排气管,我的思路是在排气管末端安装一个蝶阀,关闭时阻断废气排出,使发动机排气受阻,
此时,气缸里的活塞在排气冲程中需要对抗气缸内的高压废气,从而产生反向阻力,这种阻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迫使车辆减速,
这是在排气管末端安装的蝶阀关闭时的效果,如果开启的话,车子就正常架势,不会受到蝶阀的影响。
这个蝶阀控制装置要安装在驾驶室内,在遇到长下坡的时候,司机控制蝶阀关闭,阻断废气排出,就能主动完成发动机减速。”
当王建业说了自己的思路后,罗工不由得一愣,很快就恍然大悟,居然还能这样。
陈玉玲和冯猛都有这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王建业的思路给他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妈的王建业简直是个天才。
这是众人心底的想法。
王建业将他们的表现收在眼里,“怎么样,我这个办法可行吗?”
“可以,而且还极具创造力。”
罗工有些兴奋道,他研究了好几年汽车,现在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摆在他的面前,如何不能让他兴奋呢。
“王技术员,一会我们改进刹车系统,你也来参与,给其他厂的人指导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罗工已经迫不及待的先实现这个技术了,因为王建业说的原理很简单,只需要加一个蝶阀,以及蝶阀的控制装置就能做到发动机减速,他们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搞出来。
王建业点头道:“当然可以,不过这个技术也很简单,只需要加一个阀门就行了,改造大概几天就能成功,
而且这个阀门还可以通过电火花加工技术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不会耽误太多时间的,
你们可以一边进行这个改进,一边进行你们早先提出来的那种改进办法。”
提起原来的那种改进办法,罗工就有些嫌弃了,因为一点都不巧妙,一点都没有美感,与王建业提出的思路相比简直差太远了。
但是好歹也是一些提升,是他们这些人群策群力想出的办法,如果不改进一下试试的话,有些太浪费了,所以只能试试再说。
王建业对于罗工的态度挺满意,“罗工你这样就挺好,不骄不躁,脚踏实地,以后好好保持。”
“……”罗工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变得僵硬,这话是你能说的吗?听起来好像你才是技术科的主任,而我罗工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啊。
但看在王建业提出了发动机刹车的思路上,罗工决定让王建业稍微嘚瑟一下,给他这个面子。
众人在罗工的安排下迅速的行动起来,申请完各种设备和材料。
来到车间里后,王建业指挥罗工、陈玉玲、冯猛等人做了一块阀门,安装在发动机上,用了两天时间,终于测试出一个动能回收能力最好的阀门。
这让众人很兴奋,技术科又是因为王建业做出了一份成绩,心里对于王建业多少都有点感激。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在一汽厂推广‘排气制动’技术,获得奖励:电水壶技术。一千元现金、布票三匹。】
王建业脑海中想起了一个系统提示音,任务完成了。
物资奖励自动存放在王建业的系统空间里,而电水壶技术则是灌输到王建业的脑海中。
电水壶的原理简单,就是通过电阻式加热元件,通常为金属管状或螺旋状电热丝,通电后电阻发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热能烧开一壶水。
当电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双金属片因受热弯曲,触发机械开关断开电路。
在国外六十年代的电水壶已进入家庭普及阶段,品牌如英国的Russell Hobbs推出了带有自动断电功能的经典型号K2。
但是在国内,由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缓慢,电水壶就一直没有问世。
而且国内的家庭电压不足,就算生产出来电水壶也只能在大型工厂里使用。
不过尽管有这些限制条件,王建业还是打算将电水壶的技术拿出来,因为国内用不上,可以拿到国外去卖啊。
当初毛熊要求中国还款的时候,换的是各种粮食蔬菜和肉类,导致当时国内一度物资紧张。
如果电水壶能在那个时候问世,可以卖给毛熊偿还一部分欠款,节省一些粮食。
当然现在也不晚,出口电水壶换一些外汇和资源也很不错,王建业有心将电水壶拿出来。
……
次日机械厂的技术员来到了一汽厂,找到了罗工表示想学一学电火花加工技术,罗工就把王建业给叫来了。
“程技术员你好,我叫王建业。”
王建业见到了程技术员后,上前跟他握握手。
程技术员跟他握手的时候突然应过来,“我记得你,你不是登上报纸了?你就是那个王建业吧?”
“我们技术科没有第二个姓王的技术员,也就只有我了。”王建业大方的承认,让程技术员非常兴奋,“我看报纸上手这个电火花加工技术是你想出来的应用方法,是真的吗?”
王建业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看了一圈儿技术科办公室里的众人,好像是一种在看垃圾的眼神,反问程技术员,“你觉得他们有谁能比我更加有可能研究出来这个技术吗?”
罗工、陈玉玲心里虽然不舒服,但王建业说的事实,他们根本没有辩驳的空间,只能咬着牙看着王建业在那里显摆。
程技术员和王建业来到了试验车间,王建业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理论先给他讲了一遍,又带着他做了一遍电火花加工实验。
期间程技术员拿着笔记本不停的记录,生怕自己不记下来的话,离开一汽厂会遗漏许多重要的信息。
“电火花加工一定要有电。”王建业指着设备说。
程技术员以及其他厂的技术员们,站在旁边刷刷刷的记下来。
这种自己说一句,别人就忙不迭的记下来的感觉真不错,怪不得那么多的领导喜欢视察指导,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