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0章 张家也想嫁女儿
忽如其来的战争,让杭州百姓恐慌了,难道还要打,于是家家户户纷纷紧闭窗门,不敢外出。
前几天才刚刚发生的,刘秀军的万炮齐鸣,这一震撼的攻击展示,老百姓的小心脏真的受不了,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城内又打了起来。
死亡的阴影,在百姓心头萦绕,难道这次在劫难逃。胡总兵没有见到知府,这帮文人看到情况不对,早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似乎,结束了?”
“怎么回事,谁赢了?”
“唉,打来打去的,都是我们小百姓倒霉,何时才能安定啊?”
“安定?别想了,能活命就行了,就祈祷能结束吧!”
杭州的百姓也是爱听八卦,私下议论纷纷,至于商人也打听到了,刘秀还是重视商业的,于是有观望,有担忧,有惊惧,有幸灾乐祸.....
杭州城外中军大营,刘秀又得到了张存仁家的书信,当即就乐了。
原来这次是张家女儿写的,还别说挺有文采,她为父亲解释为啥投降清军,说了因为南明之乱,因为担心清军屠城,才投降了鞑子。
张家女儿还表示,如今刘大帅来了,张家久仰大名,决定归顺,请大帅既往不咎。
刘秀还挺好奇,这张家女儿也算大家闺秀,竟然如此有胆量,于是回信安慰,让张家不用担心,未来杭州还是要做生意的。
刘秀稳得住,文人稳不住了,胡总兵的儿子被抓,这是撕破脸了,杭州没法待了。
此时的知府便跟小儿子商量之后,担心张存仁追杀,于是一家老小四十余人,车百余辆,也不和其他人打招呼,直接大半夜的离开杭州,径直往苏州而去。
知府还担心路上有贼会来打劫,又打不过,还提前向胡总兵借兵护送,当然借口是保护家人,没说这是要跑。
知府是文人,总是喜欢添点故事,这年头他的面子还是很大的!
胡总兵很配合,特意差遣堂兄弟,领了五百兵马护送。
知府不知道的是,他去了苏州,也没有太大的希望,因为刘秀压根就没想过用他,更没想过改善跟南明的关系!
都要割据一方成功了,还要找个爹,刘秀可不傻,想想都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早在不久前,刘秀就去书鲁王军,他想知道还有多少南明军队在对抗清军,结果没有回信。方国安坐不住了,连夜离开去了舟山。
刘秀拿下杭州,底气足了,不怕清军了!
不过杭州总管还没人用,他想了想:“上次王子腾,他说跟王夫之是同乡。”
“让王子腾去寻王夫之,就说我希望他能来杭州,共享荣华富贵!”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初一子时,王夫之生于衡阳府城南回雁峰。
崇祯五年,王夫之中秀才,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欣赏王夫之才能,荐其入衡阳县学。
崇祯十二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乡试。十月,王夫之与好友郭凤跹、管嗣裘、文之勇结成“匡社”。
崇祯十五年,王夫之以《春秋》第一,中湖广乡试第五名。
1645年秋,王夫之为避免镇将纵兵剽掠,与父兄一路逃,曾经到过耒阳、兴宁、永兴。
也就一个晚上,杭州城就平静了下来,第二天张存仁宣布大获全胜,杀了胡总兵,还抓得男女老少几百口,已经关押起来,就等着刘秀的审判。
既然平定了内乱,张存仁让家丁在大街小巷奔走,还张贴告示。
“胡大超狼子野心,擅自攻打杭州,此举天怒人怨,张存仁一夜破三千贼兵。”
“兵祸解除,城中百姓,可自由活动。”
“切记!刘大帅有令,约法三章,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皆不得违反,轻则仗刑,重则斩首!”
这可是大事,张存仁很卖力,不仅告示张贴各处,还请了说书人奔走宣读。毕竟这个时代,并非人人识字。
“知府逃了?咱们杭州有骑兵吗?”
“有兵,不是很正常吗?”
“真是对牛弹琴!”
“你们说的我不懂,我太感谢了,菜摊子可以开张了!”
“对对对,饿死了,我要去买米!”
出榜安民的告示一出,杭州城中,议论声更多了。对于大部分百姓而言,都只是庆幸,不用再躲在家中了。一日不劳作,就得缺衣少食。
张存仁家,也有不少受伤的家丁,章存仁已经安排医生,熬好了汤药,小心翼翼的喂药。
“慢点!”
处理完了家族的事情,书房内,张存仁集合了家里人,特意把女儿叫了过来,他叹了口气:“女儿啊,如今我们得罪了南明,我能护得了你们一时,却护不了一世。”
张家大女儿则是微微一笑:“父亲,你多虑了,未来刘大帅一定会重用您的!”
“什么?”
张存仁有些懵,他不明白了,夫人崇拜也就算了,怎么女儿好像也相信了。
张家小女儿想起,那个伟岸而俊朗的身影,小脸儿有些红:“父亲有所不知,我和姐姐都给大帅写了信,推荐父亲大人,他还答应我们了呢!”
张存仁震惊当场!女儿们竟然如此骁勇?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大帅如此平易近人,而且刘秀还不重男轻女!
“不可思议!”
“父亲!我早说了,刘大帅非常人,你总是不信我!”
张存仁见女儿虽然是在跟自己说话,但明显有其它想法,精神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
知女莫如父,张存仁见女儿这般样,心中已然有了猜测。
“女儿大了,女大不当留,不如联姻。”
张存仁心中有了计较,他回头看了夫人一眼,确实夫人也不明白,“女儿,你觉得,这刘大帅,人如何?”
小女儿脱口而出:“刘大帅英俊风流,那是一等一的英雄!”
张存仁笑了,又道:“若父亲有意将你嫁给刘大帅,你可同意?”
小女儿下意识地道:“当然同意啊,父亲,你胡说什么啊!”
反应过来的小女儿,顿时羞得满脸通红。
张夫人终于反应过来,原来女儿有这个心思,于是大笑:“女儿,此地只有你我一家人,若你同意,我和你父亲可以安排。”
大女儿也笑道:“小妹,这可是大好事,要不是我已经成婚,我也想嫁给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