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诗集3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幽途寄思】

草密愁思烦,林深倦意缠。

山高遮望眼,云淡伴心闲。

赏析:

《幽途寄思》以细腻且富有层次的笔触,借景抒情,将诗人在幽僻旅途中心境的变化娓娓道来,引领读者在自然风光与内心世界的交织中,感受情感的起伏与沉淀。

开篇“草密愁思烦”,诗人将视线聚焦于眼前茂密的草丛。草的茂密本是自然生机的体现,却成为诗人愁绪的触媒。在幽途之上,杂乱无章的草丛似是内心纷扰愁思的具象化,每一片草叶都仿佛承载着一份烦恼,让人陷入烦闷的情绪之中,奠定了全诗略显压抑的情感基调。

“林深倦意缠”承接上句,把视野从草丛延伸至幽深的树林。林深路难行,在这漫长而幽僻的旅途里,茂密的树林像是重重阻碍,让人举步维艰。“倦意缠”三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俱疲的状态,身体的劳累与内心的疲倦相互交织,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网紧紧缠绕,难以挣脱。

“山高遮望眼”则进一步渲染前路的迷茫。高耸的山峰矗立眼前,挡住了眺望远方的视线,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与阻碍,让人对未来感到困惑与不安。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视野受阻,更是诗人内心对前途未知的迷茫与忧虑,情感在此处达到一个低谷。

然而,末句“云淡伴心闲”笔锋一转,给全诗带来了一抹亮色。当诗人将目光从眼前的困境移向高远的天空,看到那淡薄的云彩悠然飘荡,心境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云淡风轻的景象,让诗人领悟到一种超脱与释然,内心渐渐变得闲适、宁静。这份心境的转变,体现出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从烦恼、疲惫到自我调节、释怀的过程,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意境幽远,结构紧凑,通过对草、林、山、云等自然意象的层层铺陈,巧妙地烘托出诗人心境的变化,情景交融,富有哲理。语言简洁质朴,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人生感悟,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境遇与心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