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震撼古人,崽崽回现代当团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大启突现天幕

朝朝走了,上六村的村民们却久久没能回过神来,大伙儿都看着依旧挂在天上的天幕,谁都没有动作。

过了许久,有人终于忍不住低声开口,“这神迹……怎么没有跟着朝朝一起走?”

问的好,他们也不知道。

于是众人看向村长,村长看向上六村唯一的郭秀才,后者暗暗的抹了抹汗,“再,再等等。”

他也不知道啊,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事情,这会儿心还跳得厉害,根本停不下来。

等……就等吧,众人默默的抬着头,累了就低头看看地面,随即继续抬头盯着。

原本在家的村民也纷纷出了门,全都朝着这边走来,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一个个震惊的嘴巴都能塞下鸡蛋。

谁能想到,那个被大伙儿当做晦气的朝朝,居然这么大的来头。

和朝朝交集不深的虽然有些后悔,却还算淡定。

和朝朝交恶的人心里忐忑不安极了,恨不得时间重返。

和朝朝交好的都很高兴,虽然天幕还在,他们却有兴致讨论这异象。

不管是那种,大伙儿都有志一同的离胡来福夫妻远远的。毕竟他们是罪魁祸首,要遭报应,他们肯定首当其冲。

当然,也有人例外,比如姜老三。

他一想到自己对朝朝做的那些事,心里就惶恐得不得了,因此知道当初那把火是胡宝墩放的后,可算是找到发泄口了,二话不说就朝着胡来福冲去,将人压在身下狠狠的揍。

胡来福挨了两拳,反应过来立刻还手,两个人瞬间扭打成了一团。

但没人拉架,他们觉得这两人就是狗咬狗,都不是好东西。

等他们打得没力气了,这天幕还在。

还是林兰先有了动作,她相信朝朝不会害她,这个天幕也同样如此。既然天幕没什么动静,那就先不管了,他们家的事情还有一大堆没解决呢。

比如,分家!

她径自走到村长面前,“岳叔,这会儿天也亮了,正好大伙儿都在,咱们分家的事先办吧。”

村长这会儿心乱如麻,哪里有心思管这些琐事。

但说话的是林兰,是朝朝特殊对待的林兰。而且朝朝临走之前,刚好掺和进林家的事,救了林家小妹妹,还因此积攒了功德。

既然是功德,那做的事情必然是对的。

罢了,他正好找点事情转移注意力。

原先他还想着劝劝林父,将分家的事情缓一缓,毕竟父母尚在就提分家是要被戳脊梁骨的,更何况梅丫头已经被找回来了,并没有出事。

可如今,他哪里还敢劝?

分吧分吧,不仅要分,他还得偏着林家大房一些。他们终究受了惊吓,林老头给点补偿也是应该的。

于是村长扯了一旁的秀才,最后看了一眼天幕后,就进了林家院子,“写分家契书吧。”

林老头当然不愿意分家,家里属老大能吃苦,做事麻利,还能赚点钱。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懒一个馋,孩子还生了一堆,要是分了,都不知道谁养谁。

可若是天幕出现之前倒也罢了,顶多倚老卖老,死活不肯,料老大也奈何不了。

然而现在,天幕还明晃晃的挂在天上盯着他,朝朝那句恶有恶报还在脑子里回响,村长和村老们又明显要为老大做主,他根本就身不由己。

因此,原本让林兰以为很难的这场分家,不过半个时辰就完成了。

效率快不说,他们大房该分到的东西一样不少。

林兰满足了,小松鼠一样将属于自家的东西搬回屋内。

她倒是自在,可分完家的村长出门后看着依旧悬挂于空的天幕,眉头拧得更紧了。

村民们如今还聚在一起议论这桩事,除非实在有要事的离开之外,其他人连地里的活儿都不干了。

村长头疼,询问一旁的秀才,“现在如何是好?”

经过大半天的缓冲后,郭秀才也已经冷静下来了,他低声道,“当务之急,还是要将此事报于衙门,寻求县太爷的意思。我方才听说,这天幕如今不止咱们村能看见,隔壁村也能见着。只不过他们见到的时间较晚,按照时辰来算,应当是朝朝消失之后。显然,这天幕确实跟朝朝有关,朝朝在村里两年了,与村子是息息相关的。”

就是不知,这事报上去后,到底是福是祸了。但想隐瞒是瞒不住的,还不如主动一些。

村长连连点头,“在理在理,那这事,能不能麻烦先生你走一趟?”

“我自是义不容辞的,这会儿便动身前往县城,你等我消息便是。”

村长呼出一口气,便又听秀才说道,“但有一事,岳叔还得注意。”他说着朝胡家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胡家夫妻和姜老三打了一架后,已经回去了。据其他村民说,他们一回去就紧闭屋门不肯外出,偶尔还听到胡宝墩的哭闹声。

“他们一家子,先找人看着吧,别让人跑了。”秀才觉得这事极有可能。

村长点头,“好,我知道了。”

秀才便收拾收拾,匆匆往县城赶去。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

年轻的帝王坐在御座上,听着底下的百官们激烈争辩海禁重开的事宜,眉头深深的拧着,知道今日怕是又商量不出结果来了。

就在他准备退朝时,殿外忽然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景宣帝脸色一沉,就听外面有人惊呼出声,“陛下,天上,天上突现异象。”

天降异象?

景宣帝‘唰’的站起身来,大步的朝着外边走去。殿内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很快也跟着出了大殿。

抬起头时,就见天上一块大大的天幕呈现,天幕中的景色倒是不陌生,瞧着像是某座山的山脚。

问题是,为何这些景色,会出现在天上,就像是……天界的场景。

难不成,这是仙界?

就在众人猜测之际,一官员突然跪地,对着景宣帝高呼道,“陛下,这是天降惩罚,陛下执意要开海禁,违背祖训,上天不满,必定降祸大启。还请陛下收回旨意,并下罪己诏,天幕必会消失。”

众官,“……”你是真勇啊,这话也敢讲。

景宣帝出来的急,手里还拿着一本奏折没放下,听了这话脸色就是一黑,手里的奏折直接对准他扔了过去,“妖言惑众,一派胡言,来人,把他押入大牢。”

那官员豁然抬头,听到命令的侍卫已然上前,将人提了起来便走。

“陛下,陛下,臣字字肺腑,一片丹心,只为大启啊,陛下明鉴,陛下……”

人被提走了,景宣帝看都不看,他身边的太监总管曹庆小步上前,将扔在地上的奏折小心捡起,重新站到了皇帝的身后。

景宣帝微微抬眸,一一扫视身后站着的百官,“你们也是这么想的?要朕下罪己诏?”

他嘴角噙着笑意,眼神却极冷,百官们不管心里如何想,此刻却是谁也不敢去触霉头,忙跪地高呼,“臣不敢。”

景宣帝也不叫他们起来,只是吩咐曹庆,“传钦天监。”

“是。”

钦天监正很快就过来了,景宣帝问,“可清楚这异常天象是怎么回事?”

监正抹了一把汗,跪下请罪,“臣惶恐,此天象从未见过,也实在是无从监测。但天幕并非只有宫中能见到,应是整个大启都有。”

景宣帝蹙眉,看向已经起来的文武百官,“你们有什么看法?”

众臣方才已经讨论了一轮了,未果,此时依旧摇头。

只太傅低声说道,“陛下,天幕虽不知是何异象,但既是天下人皆能看到,民间只怕已经议论纷纷,臣恐有人借机生事。”

有官员附和,“是啊陛下,现在天幕只是悬挂于空中,还未有任何动静,可那些暗里的魑魅魍魉或许都要等不及跳出来了。”

景宣帝点头,确实如此,就连百官当中都有傻叉让他下罪己诏,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只怕更会借机生事,“此事就交于太傅负责,礼部,兵部配合,商量出一个合理的说法。再下旨传令各省府,务必稳定民心。”

“是。”

太傅刚应下,后面有官员突然指着天幕开口,“动了,天幕动了,里面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