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开启我的电影时代](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40/53186740/b_53186740.jpg)
第25章 获奖
这些天,吕杨和邓眧每天都会去其他展映厅看片,一来是学习,二来是看看竞争对手的质量。
其中有一部《黑暗中的舞者》就非常不错。
不过吕杨来看这部电影不是被剧情和拍摄手法吸引,而是因为这是部电影是用数码摄影机拍摄的。
虽然数码摄影机在好莱坞已经是很普遍的了,但全世界现在大部分的电影还是用胶片摄影机,大家对数码摄影机还处在一个观望的状态。
但吕杨可是知道数码摄影机的便利之处的,不说别的,光是不使用胶卷就能省一大笔钱,而且后期剪辑比现在的剪辑方式更灵活更方便,在制作特效方面也更方便,这是未来的大趋势。
而国内第一个使用数码摄影机的是现在正在拍摄《大宅门》的郭保昌导演,号称要拍出比现在所有影视作品更高清的作品。
但吕杨根据梦中的记忆了解到他显然用得不好,《大宅门》出来的时候清晰度比同期用胶片摄影机拍出来的《笑傲江湖》还不如,为此还有不少媒体嘲讽过他。
而吕杨过来就是为了跟《黑暗中的舞者》的导演拉斯·冯·提尔交流数码摄影机的使用方法的,他下一部电影就打算使用数码摄影机来拍摄。
他实在是有点受不了现在的胶片剪辑了,不但慢,而且在胶片剪辑室里待着也非常难受。
虽然吕杨知道未来的数码摄影机的使用方法,但现在这东西还只是刚起步,在一些操作上跟后世还是有区别的。
得知吕杨的来意,拉斯非常开心,还专门请吕杨到咖啡厅,跟他聊了一个下午的数码摄影机的使用方法。
这一趟,吕杨的收获非常大。
当然,吕杨也抽空去看了王佳卫的《花样年华》,他的评价是这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王佳卫式的电影。
故事性偏弱了一点,大量的空镜头和演员的独白,其中的隐喻太多了,给观众更多的解读空间。
这对观众的要求很高。
能读懂的自然会知道这是部好电影,但如果理解性差的观众,可能根本不知道电影在说什么。
吕杨虽然看得懂,但看得非常累,而跟他一起来的邓眧在看到半的时候直接就睡着了。
5月25日,今天是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晚上就是颁奖典礼。
前几天姜纹就已经接到了官方暗示性的邀请出席闭幕式的电话。
这是电影节的老传统了,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潜规则,这说明你的作品一定得奖了,只是哪个奖还不好说。
这也是官方防止到时候颁奖人却没到的情况出现。
所以姜纹现在一脸愉悦地哼着小曲。
而吕杨就很紧张了,有潜规则照顾的只有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其他的竞赛单元是没有这个潜规则的。
能不紧张吗?虽然吕杨一直是个沉稳的人,但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参加这种电影角逐,就算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能来电影节的哪个又弱了?换谁都会紧张的。
下午6点,吕杨和邓眧就来到会场等候,到时候会有专门的车辆送他们去红毯。
《驴得水》剧组的人只有他们两个,姜纹当然是跟着自己的剧组走红毯,董屏是投资人,自然不会来走红毯。
今天两人都换上了前些日子在Kiton购买的西装,虽然不是顶级西装,但做工都不错。
笔挺的黑色修身西装让两位本就帅气的大男孩更显得精神,让吕杨本就沉稳、阳光的气质更突出。
至于邓眧,虽然他尽量想让自己显得更成熟一点,但他时不时用手偷偷扯着裤裆,抱怨西装太贴身的话还是暴露了他是个跳脱的主。
7点钟的时候,吕杨和邓眧终于上了前往红毯的专车。
他们刚好排在《花样年华》剧组的后面。
到了现场,吕杨刚打开车门,‘咔嚓咔嚓’无数的闪光灯闪得吕杨有些睁不开眼,但他还是强忍着难受,微笑地和媒体招手。
一旁的邓眧就没他这么淡定了,紧张得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好,只能学着吕杨露出一个僵硬的笑容,然后晕头转向地胡乱招着手。
还好吕杨见他迷迷糊糊的样子便揽着他的肩膀,两人就这样勾肩搭背地走在红毯上。
红毯两边大部分都是国外媒体,对吕杨两人都不熟,所以对他们也没那么热情。
倒是国内来的六公主和新浪的媒体很是热情。
“吕杨!邓眧!这里!”
吕杨微笑着跟他们打了个招呼,拉着邓眧站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拍照。
一直到走进会场,没有了媒体以后,邓眧才恍恍惚惚地清醒过来。
“这就是走红毯的感觉吗?”
吕杨眼神揶揄地看着这个第一走红毯就断片的可怜孩子:“你不会是吓尿了吧?”
“谁说的!咱什么阵仗没见过?还怕这?”
话是很硬气,但他的手还是不自觉地摸了摸裤裆,然后松了一口气。
还好,是干的。
姜纹的剧组和《花样年华》的剧组都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见到两人进来都微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吕杨和邓眧的座位在会场的中间位置,离他们有点远。
还算不错了,就是周围的都是外国影人,吕杨没认识的,但还是和善地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
搞得邓眧有些尴尬,他英语实在不怎么行,只能眼巴巴地坐在那看着吕杨和外国人交流。
等吕杨聊完,邓眧郁闷地问道:“你英语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导演专业对英语的要求可是很高的。”
吕杨很自然地回答他,不然呢?难道要说我在梦里专门学的?
很快,颁奖典礼很快就开始了,刚开始的都是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奖项,获奖的都是些吕杨听都没听过的电影和演员。
随着时间的流逝,吕杨越来越紧张了,快到一种关注单元了。
“获得一种关注特别提及奖的是安徳卢查·瓦丁顿的《我,你们,他们》!”
“获得一种关注大奖的是罗德里格·加西亚的《寂静城市》!”
随着台上宣布连续两个奖项的得主,吕杨顿时像被锤子砸过一般,瘫软在椅子上。
一种关注奖项不多,这两个是最主要的了。
吕杨觉得自己没希望了。
但下一秒~
“获得金摄影机奖的是巴赫曼·戈巴蒂的《醉马时刻》和吕杨的《驴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