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异事怪谈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佑赴粤库书临险象

承蒙诸位看官今日大驾光临,齐聚这小小堂中,赏脸听我在此絮叨。我这心里头啊,满是感激,先给各位作个揖了。我呢,不过是个走江湖、凭嘴皮子讨生活的说书人,姓名、年岁于我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诸位也不必挂怀。我在这寻了个安身之处,平日里,手持抚尺,轻摇折扇,悠悠哉哉,闲时闭目养神,静候各位前来。承蒙各位厚爱,日子久了,都唤我一声先生,我愧不敢当呐。今日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捧场,有钱的呢,劳烦您动动你宝贵的手指给我点个收藏,权当是给我这把老骨头的鼓励;觉得我故事说得入您耳的,也请您高抬贵手,点个赞,让我知晓您的认可。您这轻轻一点,对我而言,那可是如沐春风,我定会倾尽全力,为诸位演绎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故事,以报各位的知遇之恩呐。

我自己也清楚,我两鬓早已花白,面容就像那穿了多年、饱经风霜的靴皮一般,满是褶皱,岁月在我身上留下的刻痕太深,我已是个十足的老人了。咱这地儿乃交通要冲,每日里南来北往的能人异士就像那江里的鲫鱼一般,一群接着一群,数都数不清。虽说我已年老,但仗着肚子里还有些墨水,说书时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倒也没人敢小瞧于我。

刚刚说完一则故事,看着围在周围的听书客们纷纷拍手叫好,我心中也满是欢喜。我饮了几口茶水,稍作歇息后,便又一摇折扇,待我娓娓道来“话说有一位姓周的人,名叫庸佑,别号栋臣。他在广东也算是一段传奇故事的主角。至于他生于什么时代,说书人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祖籍是浙江。他长相圆润,眼神中透着机灵,但没读过多少书,对爱国安民之类的事一窍不通,可要是说起追逐功名富贵,那他倒是很有一套。他常常嘴角带笑,得意地宣称:“富贵利禄,是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怎能不尽力去谋取呢?”所以几十年来,他都在这方面下功夫。他祖父在世时,家里还有些资产,他到广东经商多年后,便把户籍落在了南海县。可惜自从父母去世后,他掌握了家中大权,肆意挥霍,没多久就把大部分家财败光了。幸好他父兄在世时结交广泛,朋友大多是富贵之人,多少还能照应他一下。

其中有个叫傅成的,在家中排行老二,和周庸佑有甥舅关系。傅成中等身材,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精明,在广东关部衙门担任库书一职。说起库书这个职位,虽然名声不太好听,但每年的收入相当可观。因为海关以前是个肥差,每年要办理金叶运往京城,数额不下数万两。库书就靠在这件事上动手脚,抬高金价,随意开销,或者暗中挪用公款,放贷收息。其他各种贪污手段,哪一样不是中饱私囊呢?所以傅成靠这个职位发家,一年又一年积累下来,差不多有了数十万的家产。

有一天,傅成突然得知姐夫去世了,只留下外甥周庸佑。周庸佑整日赌博玩乐,花钱如流水,毫无节制。傅成皱起眉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考虑到与姐夫的情分,还是决定帮衬一下周庸佑。况且库书这个职位也需要用人,不如栽培自己的亲戚。想到这里,他便写了一封信,叫周庸佑到省城来,给他安排个职位。

周庸佑接到舅父的信后,眼睛一亮,心中暗喜,觉得在家乡没什么前途,如今有舅父这条路,说不定能借此飞黄腾达,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于是他打定主意,变卖了部分家产换成银子带在身边,匆匆收拾了些行李。以往欠亲友的债务,他都不敢声张,偷偷地就出发了,一路上翻山越岭、渡河过江,朝着省城赶来。好在他的家乡大坑离城不远,不到一天就到了广州。只见这里背山靠海,房屋密集如云,果然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人来人往,商业繁荣,真是名不虚传!周庸佑下船上岸后,雇了一个挑夫,挑着行李,从新基码头经过南关,径直前往傅成的府上。到了那里,只见一座大宅邸,横面很宽,大门外写着“傅宅”两个大字。周庸佑向守门人通报了姓名,说自己是大坑村来的周某,麻烦通报一声。守门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看他带着行李,料想不是主人的亲朋好友就是亲戚,便答应着,先让挑夫放下行李,然后进去通报。

傅成听到通报后,知道外甥来了,赶忙先到客厅坐下,然后让守门人把周庸佑带进来。周庸佑先进了大门,穿过一道屏风,沿着台阶走进正厅,看到傅成后,连忙鞠躬请安,站在一旁,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傅成让他坐下,寒暄了几句,又问了些他的家事和家乡的情况,周庸佑都含糊地应付过去了。傅成随后带他到后堂,和他的舅妈以及表兄弟姐妹们一一相见,之后把他安置在书房里。看到他行李不齐全,傅成微微摇头,又帮他添置了一些衣物。接连两天,都是大摆宴席,亲人团聚,热闹非凡。

过了几天,傅成带他到关部衙门,把自己负责的事务一一交代给他,就像把他当作管家一样。自己则在外面照应,就这样,原本重要的库书职位,渐渐就好像被周庸佑一人掌控了。在关部的库书部门里,所有办事人员看到周庸佑是上司的亲戚,都纷纷来巴结他。一时间,大家都只认识周庸佑,而不知道还有个傅成。周庸佑很有手段,善于拉拢人心,所以库书部门的人员都齐心协力,每年的收入甚至比傅成在位时还多了一倍。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过了几年。俗话说:“盛极必衰。”库书说到底只是个小吏职位,如果不是靠贪污受贿,哪来这么多收入呢?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张总督,他是顺天直隶人,出身翰林院,为人精明,善于筹款。他早就听闻关部里各种贪污舞弊的事,但以前因为金价平稳,关部收入丰厚,能在广东关部任职的都是皇亲国戚,势力庞大,想要查办根本无从下手,所以他决定避重就轻,打算先查办库书这个职位。

本周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