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拖欠军饷
常梦锡脸色一变,连忙站出来解释。
“殿下,下官没有见死不救,下官已经给朝廷上了好几遍折子,可朝廷一直说没有赈灾粮,让下官自己想办法,但下官也无能为力。”
常梦锡叫苦不迭,朝廷不管,他也无可奈何啊!
他自然也不希望庐州的老百姓饿死,但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变不出赈灾粮。
对于朝廷的说辞,他也不知道是真的没有,还是拿去赈灾其他地方了。
毕竟干旱的范围席卷整个天下,唐国受灾严重的地方很多,朝廷可能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粮食。
李弘茂皱着眉头,心中已经有数。
常大人不过一个小小的长史,说话分量不重,要不来什么东西,那他就亲自出面。
再说了,临走前宰相宋齐丘可是说过,有什么困难直接找就行。
既然如此,那他就不客气了。
只是朝廷的粮食调过来,最少需要三天时间,庐州的老百姓估计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仓库还有粮食吧?”
当务之急,还是开仓放粮先应急再说。
常梦锡暗道不妙,委婉道:“殿下,仓库的粮食是给城外驻扎的两千将士吃的。”
相比而言,保护庐州的那两千将士更加重要。
一旦动用仓库的粮食给饥民,而马都尉的两千将士怎么办?
他们没有粮食吃,谁来保护庐州老百姓的安全。
现在已经很明显,朝廷的粮食也不多,根本就没办法补充。
李弘茂脸色一沉,不悦道:
“我知道,仓库还有多少粮食?”
常梦锡吓了一跳,冷汗直流,只能老实回答。
“殿下,仓库还有五千石粮食,只够那两千将士吃半年。”
他的意思非常明显,这些粮食养活两千将士都不够,分给灾民明显不合适。
他也看出来了,殿下有意开仓赈粮。
想到这里,他内心深处不禁叹了口气,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庆王初来乍到,毫无执政经验,就怕乱搞造成严重的后果。
把粮食赈济给灾民,那两千将士谁来养活,敌人来了谁去迎击?
“常大人,我以刺史的名义命令你开仓赈粮。”
见常梦锡一脸担忧,李弘茂淡然一笑,安抚道: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放心,我会派人去朝堂要粮的,仓库的粮食先拿来救这些灾民。”
听到这里,常梦锡松了口气,不再阻拦。
殿下乃是庆王,只要殿下愿意开口要粮,朝廷一定不会推脱。
“殿下,下官马上去安排。”
跪在地上的几个灾民脸色狂喜,感激涕零的磕头谢恩。
他们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万万没想到,庆王殿下如此体恤老百姓,真的愿意开仓赈粮。
“殿下大恩大德,草民下辈子当牛做马也要报答殿下。”
“呜呜呜!小人就知道殿下仁慈,一定会救我们老百姓的。”
“我们有救了,不用死了,太好了。”
附近围观的老百姓听到庆王的承诺,一个个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他们虽然是庐州城的老百姓,多少有些家底,但也就快见底了。
再不想办法,他们也迟早和城外的灾民一样,饿得不成样子。
现在庆王仁慈,愿意开仓赈粮,他们自然大力支持。
一时之间,庆王的仁德之名,迅速在现场传播开来。
想必要不了多久,整个庐州的老百姓都会知道庆王今日的义举。
李弘茂见此一幕,微微一笑,心中欢喜。
他做这些,不就是为了收服庐州老百姓的人心吗!
既然他已经决定好好经营庐州,自然要为庐州老百姓考虑。
“常大人,你等会派人把消息通知到各县的老百姓,就说明天早上在庐州城门口开设粥棚,让他们尽快赶来。”
常梦锡恭敬道:“下官马上派人去通知。”
处理了赈济灾民的突发事件,李弘茂一行人在常梦锡的带领下,朝着庆王府走去。
而城门口的老百姓久久不愿散去,全都在激烈的讨论明早的赈灾。
大家无不交口称赞庆王的爱民如子,一个个内心充满了希望,不再因为旱灾而惶恐。
位于城中心的庆王府虽不及都城的行宫,但李弘茂也能勉强接受。
条件如此,他也不好多苛责什么。
常梦锡在离开前,李弘茂让他去把都尉马先进找来。
马都尉不管是故意还是真的脱不开身,他都要问个清楚,好好看看此人。
不到一刻钟,一个威武壮硕的大汉姗姗来迟。
“卑职马先进拜见庆王殿下!”
马先进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脸庞坚毅。
李弘茂细细打量着身材魁梧的都尉马先进,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难怪听说能和敌人打得有来有回,单看大块头的确有几分本事。
不过,再有本事,要是不臣服他,那也只能换一个听话的。
“听常大人说,你之所以没去城门迎接,是你手下的将士闹事?”
马先进嗡声道:“有一士兵家里急需用钱,于是找到上司索要拖欠的军饷,但朝廷已经拖欠整个大军半年的军饷,根本就没有银子发给那个士兵,于是就闹起来了。”
说到这里,他就气愤不已,脸上的不满之情难以掩饰。
想想他们两千将士为国家出生入死,但朝廷却一直拖欠他们的军饷,他自然没有好脸色。
而且他来的路上听说了,庆王下令开仓赈粮,这让他越发不满。
本该是他们的军粮,给灾民吃了,那他们怎么办?
要不是常大人说庆王会派人去朝廷要粮,他这火爆脾气早就压不住了。
李弘茂若有所思,他还以为什么事,原来是拖欠军饷。
“总共拖欠你们多少银子?”
“一万三千两银子!”
李弘茂豪气冲天道:“三天后,我会把拖欠的银子给你们。”
马先进脸色大喜,激动道:“殿下,卑职替那些将士谢过殿下的大恩大德。”
拖欠的那些银子对将士意味着什么,他可太清楚了,那是一家老小活下去的希望。
他之前不知道要了多少次军饷,可朝廷一直拖延到现在。
现在庆王亲自开口,他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