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我不想重生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改革专家

这几天,周至先是找了记者为自己写了一份传销体的稿件,然后找到《京城晚报》的编辑部,花15000块租了三期头版头条,用来给自己打广告,不过他没付钱,谈的合约是先登报再付钱,因为他伪造了一份计委主任的介绍信,没错,现在计委主任又成了他的姨父。

等周至取回了公章和文件,他又在黑市上换了不少外汇券,办公总不能在四合院里,噱头还是要有的,周至选定了在长成饭店,逼格拉满,不过也出了不少血,租三个晚上花了价值360美元的外汇券。

长成饭店诞生于1983年,是中国第一家国际五星级酒店,许多重要国际会议、商务活动在此举办,1984年承包了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期间的答谢宴会,是京城少数能接待外宾的场所,普通人根本不能进,人家还不收大团结,只能使用刀乐和外汇券。

陈天福和陈小凤两人负责不断联络各个厂子的门卫,周至浮夸的稿子可不是市民老百姓看的,要保证《京城晚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厂长办公室的案头。

陈天福拉关系还要给人丢几包烟,陈小凤可比他简单多了,几个媚眼就把这些无聊的男人迷的神魂颠倒,心甘情愿帮她办事。

三天之后,京城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孙得胜上班照常巡视了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都没精打采,他满怀心事的回到了办公室。

他在这家厂子里已经呆了20余年,从起初的缝纫车间的二级工,稳扎稳打做到技术科科长,1981年主持涤卡中山装工艺改革,月产量从3万件提升至4.2万件,那由此被破格提拔为厂长。

张德胜其实是一个偏技术型的人才,并不擅长管理,他很用心的经营工厂,但效果不佳。

1984年“长城牌”衬衫销路不错,他认为市场尚未饱和,继续按原版扩大生产,结果次年南方的衬衫以更低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市场,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机器一开不能随便停产,全年下来积压了20万件存货。

他也想做出改变,为此这两年他没少到北方的明星企业参观学习,但着实能力有限,无非就是简单模仿制定一些职工管理条例,没解决根本问题;他还曾把马胜利请来厂里做报告,效果也不明显。

马胜利是石家庄造纸厂厂长,1984年主动承包亏损的石家庄造纸厂,通过打破大锅饭,精简机构,优化管理等举措,迅速扭亏为盈,被称为企业承包第一人,是80年代企业承包改革的标志性人物。

“厂长……”保卫科的老刘突然冲了进来。

“记得敲门!年纪一大把了还这么毛毛躁躁。”孙得胜黑着脸说道。

“嘿嘿,下次一定,厂长,这是今天的报纸。”说完老刘面带喜色悄然退下。

老刘连续三天得到了陈天福的中华烟,和他称兄道弟,答应他把《京城晚报》送到厂长跟前。

用周至的话说,这叫全面撒网,重点捕鱼,总有鱼儿会上勾。

一叠报纸中,放在顶部的《京城晚报》的一行大红醒目宋体字迅速抓住了孙得胜的眼球。

孙得胜垂死病中惊坐起,打开报纸,迅速被吸引。

【肩题】致京城企业界同仁一封生死通牒。

【主标题】华夏企业改革先锋咨询委员会进驻京城

【副题】石家庄造纸厂三个月扭亏为盈,海盐衬衫总厂起死回生,马胜利、步鑫生联名推荐的改革军师现已抵京

下面是一张六人合影照,底下一行小字,左起:XXX,XXX,主任余军,特邀顾问雷承东,秘书汪明珠,XXX

周至为了壮大团队,还拉来三名路演。

京城各厂负责人:

当您看到这封通牒时,您厂里的账本或许正淌着血,仓库里的积压品也落满灰尘,工人们的眼睛正盯着你手上的搪瓷缸发抖,这不是危言耸听!全国有66.6%的国营企业陷入绝境。

但我要告诉您:绝处逢生不是神话!

作为华夏企业改革先锋咨询委员会主任,我亲历了马胜利承包制在石家庄的破冰之战,目睹了步鑫生用“联产计酬”让海盐衬衫总厂涅盘重生。现在我们带着全国改革星火进驻京城,专治京城企业的沉疴顽疾。

【服务承诺】

1,三天完成企业诊断,七天出具改革方案。

2,国际经济改革委员会特约顾问坐镇。

3,成功案例涵盖纺织、机械、化工等八大行业。

【五大救命药方】

1,打破大锅饭

2,剥离毒资产

……

BJ童装厂张广厚厂长昨晚拿着方案,已经开始用行动,您还在等什么!现在我们向首都濒危企业发出最后召集令,凡持本报来访者:

1,赠《南方企业改制实操手册》

2,免费用“广式验算器”测算您厂改制后盈利空间。

……

记住:救厂如救火,当您犹豫时,竞争对手的机器已经在改制后轰然转动。

周至在这里还加上了一个张广厚的案例,因为他从之前的资料分析,这家伙的厂子亏损也不小,用他来钓钓鱼。

【改革档案】

华夏企业改革先锋咨询委员会

成立时间:1982年5月

经典案例:石家庄造纸厂承包制、浙省海盐衬衫总厂改革、青岛橡胶九厂改革、沈阳冶炼厂债务重组

驻京地址:建国门外大街长成饭店东翼212室咨询中心

急救专线:512.5566转612

张广厚同一时间在童装厂也看到了报纸,他的童装厂此刻也是火烧眉毛了,看到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情绪十分高昂,仿佛就快要抓住救命稻草了,但看到底下自己的名字轰然在列。

心里暗骂:这些狗日的同行,自己拿了方案开始暗戳戳搞改革,把老子摆上台面受人挤兑,不行,老子现在就去。

张广厚神经大条,有被同行迫害妄想症,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以为是同行在捣鬼。

孙得胜看到报纸,心里半信半疑,但张广厚这家伙已经行动,他患得患失怕专家团队被人请走,在抽屉里拿了几万块钱,急匆匆的出去了。

他很清楚这么专业的团队肯定不会无偿劳动,先去探探底,花多少钱也要把人请过来,反正厂子里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死马当成活马医,救活了这点钱不算啥,没救活亏的也不止这一点。

孙得胜怕自己嘴皮子不够利索,还带上了销售科的赵洪雷,这家伙除了下棋还是有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