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大唐:从香火神道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三问黄伯钦,世间祸将乱

“龙君如何了?”

此刻,崔仁义脑中浮现出月莲去而复返时,那略显惨白的神色。

亦有龙君昨夜走前,洒脱的说‘无需担忧’时的笑容。

不是说罚俸和扣功德即可吗?

为何?

他不理解。

“敖霜竹因私怨至汉水倒灌,险些犯下大错。

已扣去功德,另罚抽掉左臂龙筋。”

黄伯钦微闭双眼,开口说道。

崔仁义脑瓜嗡嗡作响,尤其听见抽掉左臂龙筋之时,更是下意识要紧牙关。

“将军!龙君未酿大错,何至于此!”

“你身具魏征之法,当明此事。”黄伯钦眉头微皱。

“何况,此刑轻重,自有律法,非你所想。”

他并未说出王母宴会之事,只是继续说道:

“罪龙要罚,你阻拦有功则奖。”

他略微摇头,伸手从腰间白玉似的龙筋上掐下半条,抬手一扔。

崔仁义下意识接过,只觉得手头龙筋温润,带着盈盈水汽。

可重量,却是极重!

心头亦不知为何,有股怒火在烧。

龙君有错当罚,那好。

毕竟此前泾河龙王亦是因此而亡。

可——

“龙君此后与我一起,剿灭鬼王,可有功?”

“职责所在,何论有功?”黄伯钦似乎是不解。

“崔仁义,你因功嘉奖,为何如此愤懑?此龙筋可助你锤炼金身,你可知金身若成,则至神仙之境。亦可修习诸多法门,可纳火种修行神火,亦可纳风眼修习神风?”

“观你行事,和我雷部驱邪院当有几分类似。斩妖除魔,维护律法,极守规矩,何以动怒?”

若不是崔仁义此人他有几分欣赏,换做他人甩脸色,黄伯钦早已转身走人。

哪里还会多说半句?

哪知此话出口,就见崔仁义脸色泛红。其胸口心念燃起心火,周身气焰升腾而起。

不似法力,未动香火,单单只是此人正气怒火所化!

好一个气焰嚣张!

黄伯钦有几分惊讶,这人间城隍,好盛的气势。

就听见崔仁义抬头高声:

“若真是如此,为何于老爷多年作乱,天庭雷部不管不问?”

此话响彻县城,正聋发聩。

不仅是院内众人,就连百姓也抬头看天,似是在寻找什么。

然而,肉眼凡胎不知真神。却只见明月浩夜,听闻城隍质问,不见空中神仙。

崔仁义总算知道自己为何而怒。

于老爷福威多年,不管不顾。龙君辛劳多年,只是小错,却立刻重罚!

此等行事,何以服众?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他眼中火光闪烁,直看黄伯钦。

黄伯钦却是皱眉,眼前城隍当真麻烦。竟是如此头铁,性情爆裂。

心中生起不悦,可此人未犯天条,反而有功,不好呵斥。

只得说道:

“佛道之争,闲手颇多,自当小心而已。

于老爷一事,祸在当代,若牵因果,乱及千秋。”

崔仁义不管什么佛道之争,也不想听何等因果,能乱千秋。

他只知道八千婴孩碎骨,就在城隍庙中。

是龙君带回,自己以香火气一点点修复拼凑,才得以还他们全尸!

若你雷部真斩妖除魔,维护律法,怎会不管?

他愤而叫道:

“那此世妖魔横行,世道将乱,百姓流离,你等又为何不管?”

黄伯钦只是答道:

“人间兴衰,皆有天理,何须去管?雷部乃天庭之雷部,非凡间雷部,汝当知晓!”

两人对话虽快,可信息极多。

吴道子倒好,他年岁已大,若世道真乱,也和他无关。

反而是长宁公主惴惴不安。

世道将乱?

这怎么可能?爹爹所创大唐盛世,正是兴盛之时,怎可能乱?

她面色发白,眼神恍惚,只想快些回到长安,和爹爹说明此事!

崔仁义的一声冷笑,将长宁的思绪拉回。

“呵。”

“何故发笑?”

“如此大凶大恶之事不管,却急着对一条小龙狠手,何其可笑!”

听闻此话,黄伯钦看着崔仁义,满眼失望。

他本以为此城隍大有栽培价值。

只消多加磨炼,修得金身,练成神通,就可入籍天庭,为雷部所用。

可现在看来,不过愚人罢了。

当下摇头,声音越发冰冷几分。

“若有不满,便等你上天,改那天规!只是当心,改天规,必犯天规!

介时,雷部可不会留手!”

言闭,黄伯钦转身,化作一道雷霆,一声闷响之后,消失不见。

留下院中诸人,面面相觑。

崔仁义仰头看天,心绪翻腾不休。

暗自想道——

改那天规?

那便试试!

他手中拿着龙君龙筋,原本温润的龙筋,此刻却烫得痛手。

一边长宁带着面纱,缓缓而来,声音怯怯:

“崔、崔大人,刚你说世道将乱。此事、此事当真?”

“……”崔仁义不答。

天宝年的李隆基,可算不上什么优秀的帝王。此事牵扯极大,若是贸然出口,必遭祸乱。

可见崔仁义沉默,长宁心中也是明了。

当下着急。

这可是神仙人物所言,必不会有假!

“我可劝劝父皇!”

“公主殿下,您人微言轻,怕是无用。”吴道子开口。

“那请吴大人——”

“我年事已高,又恶了贵妃,圣人不喜。”

吴道子又道。

长宁急切,簌簌掉下眼泪,神色哀婉。

“崔大人,崔大人,请教我——长宁定在长安城中为您塑像,供奉香火。”

崔仁义沉默,见长宁可怜哀求,心中不忍。

思索片刻,忽得记起一事——

也正好对应上了剪纸钟馗时,那后两句的诗文含义:

天宝十年秋,高仙芝所领唐军,和阿拔斯王朝于恒罗斯之河一战,大败!

此时9月,料想战报不日便会传回长安。

“高仙芝与阿拔斯王朝一战,已败。”

崔仁义如此说道。

“此战、此战会坏了我大唐运势?”长宁又问。

崔仁义却是摇头。

“你只当是说服圣人的佐证。”

此战虽败,但并不影响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

祸,在四年之后。

安史之乱!

只是国战于他而言尚远,他为今所想,不过是治理好此地,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罢了。

拿着龙筋,崔仁义心绪复杂,便朝着两人鞠躬告退。

“我还有事欲和龙君一言,在此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