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3章 年节(上)

夜幕降临,羊城的夜晚灯火阑珊,各种夜市,小吃街,迎来了巨大的客流量进行消费。这座日后全国四大超一线城市之一,此刻正渐渐的显露出它的底蕴和潜力。

方毅他们这群考生并没有安置在学校宿舍里,而是省财政部拨款,把学校附近的招待所和宾馆都给承包了下来,把他们这群考生都给安置在宾馆和招待所里面。

这次省考的规模空前庞大,从全省各地挑选而出的各大初高中学生参加这次省考的有近四千人,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现在的中等规模的初高中学校一个学校也才不过一千多人左右,四千人,这四千位莘莘学子,就是粤省未来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领头人物。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商界,亦或者是科学探索领域的顶尖人才。

现在这四千位各个学校的顶尖学子,去争夺那几十个名额,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属于是。

因为来的比较晚,方毅和燕山他们被安排在了招待所里。尽管这种二三十年前留下来的老式国营招待所环境也不怎么样,可是方毅他们倒也无所谓,横竖不过住一晚上罢了,环境再差,还能比培训学校里的宿舍差?

当然,住宿环境问题还是方毅不太注重的问题,他真正在意的是他和林初墨她们这些女生并没有分配到住在一处招待所。这不免让原本听到不用住学校宿舍,从而心思有些活泛的方毅最终只能偃旗息鼓。

但更有趣的是,在分配房间时,他也没能和燕山分配到一起,反而是和一个“焦虑眼镜男”分配到一个房间。

在方毅刚进入房间时,这位“焦虑哥”第一反应并不是自我介绍,也不是回应方毅和他打的招呼,而是一上来就和方毅约法三章。除了要求方毅不能打扰他学习,影响他睡觉外,甚至还规定了几点钟必须要上床睡觉。

说实话,这样的要求着实有些冒犯到别人了。可是方毅并没有和他计较什么,把自己的背包放到房间里空着的床铺上,就离开了房间。

以方毅的阅历,他可以看出这位焦虑哥之所以如此,无非就是学习压力或许师长期望等等把他给压垮了。整个人都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极其不稳定。就像一颗失控了的定时炸弹,定时装置已经无效,天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

况且,这帮从千万学子中拼杀出来的天之骄子,哪个又没有点怪异的性格和脾气?

离开房间后,方毅来到了招待所的走廊上。这招待所是二三十年前,国营大厂大行其道时建立的那种老旧招待所。房间里没有独立卫生间,整层楼的住户都得共用一个卫生间,多少有点不太方便。

走廊也是那种共用的走廊,从走廊外望去,除了远处的高层建筑外,就是这所招待所所处的城中村了。

这种城中村其实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原本只是旧城区的老房子,可是因为“旧城改造”的政策,新城区的建立,它们从原本的“城区”变成了“城中村”。可是这些个城中村可不能小瞧了它们,随着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这些旧房子的户主会随着拆迁建设的缓步推进,吃到了不少的社会红利。

在后世有那么一句网络用语,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自己去悟不如父母铺路,父母铺路不如岳父资助,岳父资助不如拆迁补助。”所以从这种话语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来,真到了旧城改建时,这里聚集着的将是一群亿万富豪。

这些话在方毅看来,这样的论调调侃意味多过现实意义。读书行万里有用,名师指导更是有大用。至于父母的能力,那更是孩子人生起步阶段的重中之重。而后面的什么岳父资助,拆迁补助什么的,方毅就不敢苟同了。

“迎娶白富美”这样的论调在后世互联网渠道上大行其道,但大多更像是穷书生幻想着能迎娶天家公主,成为驸马爷从而人前显贵,一步登天的奇葩想法罢了。

人家之所以是白富美,无非要么人家足够优秀,足够努力。要么就是人家的父母足够优秀和努力,才能掌控庞大的社会资源。你无钱无权,还没有能力的,人家凭什么看上你呢?

能掌控庞大社会资源的,无一不是人类族群中的精英中的精英。能掌控世间百分之八十财富的人,必然是头脑凌驾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群。否则,必然会被其他比你更有能力,比你更努力的人给瓜分掉。这就叫社会均衡资源,调控资源的能力。

就在方毅看着阳台下面的城中村沉思时,城中村的街道上,突然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各式各样的彩灯骤然亮起,把城中村里狭长有些昏暗的街道照的亮如白昼。

看到这一幕,方毅不由得一愣。可随即,他听到村子中央处冒出阵阵火光,空气中也渐渐的弥漫着香烛气息。

“这是……”

随即,方毅又听到阵阵颇有节奏和旋律的钟鼓敲击声。其中还伴随着唢呐,二胡等乐器交鸣之音。

这样的一幕幕组合起来,勾动翻开了方毅脑海里最为久远的回忆。他感到些许陌生,但也有些许熟悉感。好一会他才反应过来,这样的一幕幕,其实是粤省这边独有的一种节日才会出现。

不自觉的,方毅的嘴角处勾勒出来一抹古怪的笑意。

古代粤省地处百越烟障之地,始皇扫六合,派出数十万大军征伐百越。可惜到了大汉王朝建立,百越地区才完全纳入华夏版图。然而真正把百越之地纳入华夏文明的版图里的,却是在隋朝时期在隋文帝杨坚手里实现的。

然而古代生产力低下,和环境气候的外在因素,人文历史的内在因素影响下,百越地区一直是荒蛮落后之地的代名词。直到两宋交替之际,百越地区才被宋庭重视,并迁徙内地人民外迁,到百越地区进行发展繁衍。渐渐的,外来人口和当地人结合,繁衍出的后代就是现在的当地人。

当然了,也有不少是拖家带口,又或是全族因为天灾或者人祸等因素迁徙过来的。这部分人,在当地称为“客家人”。

因为是外来人员,各有各的风俗。所谓移风易俗,到了当地定居后,也就慢慢的被当地的文化风俗同化,几代以后,所谓的客家人也就成了当地人了。

但是有些传统民族节日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游神(扛着神像游街),游街舞(在街上扮演各种角色跳舞),传奇画本演奏,木偶戏等等不一而足。渐渐的,这部分节日被融入了华夏民族传统的节日——元宵节当中,只是各个地区的“元宵”因为举办日期不一样,于是当地人称为“年例”或者“年节”。

毫无疑问,现在这个城中村,刚好是这两天过年节。要知道过这种传统节日的热闹程度,可是仅次于春节的。

听到动静的可不止方毅一人,在锣鼓声响起时,城中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走出门口准备“迎神”了。这也是当地的风俗,在神仙路过家门口时,家里人要上前去上香,祈求平安顺遂,得神灵庇佑等。

当然,村里不只有当地人,也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就连方毅所在的招待所住着的学生和其他旅客,也都纷纷走出来观望,凑凑热闹。

果不其然,没多久方毅的视线里的其中一条街道上就缓慢走来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里走前头的是一群由数十人组成的扛旗队伍,队伍里有中年人,也有不少的老人,扛着五彩斑斓的旗帜昂首阔步走在队伍的前方。

跟在扛旗队伍后面的,是一群画本舞者,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角色面具,跟在旗帜队伍后面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但方毅同时也注意到,舞者们在演奏的似乎就是五羊大仙的画本。根据当地传说的饰演五羊仙的五个舞者手里都拿着丰硕的稻穗,脸上戴着五色羊角面具,寓意着大仙降临人间,送来神穗,五谷丰登之意。

根据画本剧情,除了五羊大仙外这画本里还有许多当地人,和一对男女主角。这是一对恋人,传说中这对恋人得到大仙的祝福,一生恩爱幸福。

想到这,方毅神色一动,下意识的在舞者队伍中找寻那对恋人角色。可惜的是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这舞者队伍都过去了,他愣是没找到。

“不应该啊,我记得我看到的画本里有的……”见到游行队伍中缺少恋人角色,方毅不禁摸着下巴,疑惑的喃喃自语道。

按理来说,如果要演戏,必然是严格按照剧本来要求演出的。更何况这种游演既是给人看的,也是给神灵看的,应该更严格才对。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当地人的画本缺失,又或者是遗漏了这个角色部分。但按理来说也不对,这里可是羊城,这种神话故事传说的最初传播地,怎么可能会遗漏掉这种角色?

“哟,这位小兄弟是本地人?”

就在方毅还在疑惑时,旁边一道略微粗犷豪迈的声音突然传进他的耳中,也中断了方毅的沉思。

方毅下意识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见到是一个年纪约三四十岁的高大汉子。这汉子身材高大,至少有一米八几,一身腱子肉几乎要突破他上半身那花格子衬衫。一脸的胡子拉碴,以及那头蓬松杂乱的头发,一看就是那种不修边幅的类型。

方毅看到此人,不由得眼里闪过一抹异色。但他还是很有礼貌的点头回道:“嗯,算是本地人吧。”

“嗨,我就说嘛,不是本地人,怎么知道这群戏子里少了对角儿。”

这汉子显然是那种健谈的人,见方毅回话,他也往方毅所处的位置又挪了几步。可是这汉子还是和方毅保持了足够的距离,并没有因为太过靠近,让别人会生出这人没有边际感的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