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洋经济”概念的深刻内涵
1.生命经济。
有资料表明,海洋是天然蛋白质仓库,拥有海洋生物20多万种,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要比陆上全部耕地所提供食物的能力多1000倍。每一立方千米海水中就含有3000万吨盐,而海水淡化又是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海洋能的总可用量在30亿千瓦以上。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广阔的海洋沉积盆地储油1500多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70%以上;天然气140亿立方米。洋底还富集了大量多金属结核、富钴铁锰结壳、热液硫化物等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在水深大于300米的大陆边缘海底与永久冻土带沉积物中,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估计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多。据统计,世界上距海洋100千米以内的地区,大约集中了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目前,全世界每天就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联合国《21世纪议程》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区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75%。世界贸易总值70%以上来自海运。全世界旅游收入1/3也依赖海洋。随着陆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甚至枯竭,沿海地区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更加突出。目前,国际社会对陆地空间的分割已基本完毕,人类遇到了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三大难题。一些重要陆上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或严重不足,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世界总人口已经突破72亿,其中贫困人口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于是,各国纷纷把目光和精力转向海洋。海洋势必成为沿海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对全人类来讲,海洋则是生存与发展最后的地球空间。甚至有人提出,未来文明的出路也在于海洋。所以,对海洋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源头,而不是地球生命垃圾的排放地。人类污染了海洋,就等于污染了生命源头,甚至还有可能会污染到生命的DNA。
2.生态经济。
人类一边在原始自然中生活,一边在不断地发现自然规律。随着对自然规律的不断发现,生态的概念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利用“生态”所产生的效益和效应才能被称为“经济”。“经济”就是“生态”现在为我们人类所用的历史最大值。那种不依靠甚至违反和破坏自然规律所产生的效益和效应,起码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状态,或者只是一种经济的异化状态,甚至还是一种最终将生命与生态分离的状态。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现代,“经济”基本上已经摆脱“生态”而进入一个纯粹获得产值的数量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短暂的和异化的。对人类及其生命伙伴所依赖和依存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的状况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特别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缘由。但“生态”的内涵是变化和发展的。之前的人类“生态”概念都是一种局部生态、平面生态和陆地生态,如最早的生态是一种太阳生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都是人类所需要的,依据太阳升落来安排人类的作息行为,是最经济的,也是最生态的。然后的生态经济是一种土地经济。从汉字“季”由“禾”“子”构成可以看出,土地经济或土地生态已经是一种整体生态、全面生态和立体生态。从地里的庄稼可知天气的转换和变换,就是一种立体生态。那是一种已经超越了水的生态、水系生态和水流生态的平面生态。从“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体现了这种生态经济的基本思维和思路。真正的立体生态经济是集固体资源、液体资源和气体资源于一身的。全球的立体生态经济是一种海洋生态经济。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决定地球生态。全球生态经济其实就是海洋生态经济。海洋生态首先是一个被液体包围、被气体裹挟、被雨雪渗透和滋润的生态。这是一种立体生态、一种全局生态、一种全球循环生态。所以,只有海洋经济才称得上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是一种以全球生态系统为载体的循环经济。生态中蕴含有巨大的能量。循环生态更是力量无比。但海洋生态又是一个中性概念,它的灾难力和资源力应该是同等的,甚至眼前的现实的都是灾难力,而资源力是远方的和长远的,如海啸和台风就属于这样的生态力。
3.生存经济。
这是解读“21世纪是海洋时代”命题的一个结果。生存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的最大和最根本的公共问题、最普遍的“命运共同体”问题。人类以前之所以重视发展问题而轻视生存问题,是因为生存问题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过。从全球角度看,地球的生态正在恶化。海洋已经在影响人类最后的生存问题。臭氧洞的问题还是局部问题和间接问题。臭氧洞的扩大与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成正相关关系。臭氧洞之所以在南极上空初成,与南极是一个被冰覆盖的高原而不是一个海洋密切相关。一是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二是形成海洋垃圾大岛。它们都在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同,生存问题是一个底线问题。这个底线问题具有浓厚的系统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系统性溃败。怎么恢复和重构人类生存的环境,其实是最大的经济。但同样是生存问题,近代之前和经过现代化之后是不同的。经过现代化之后的生存问题更难解决。之前是自然生存问题。自然生存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只要放一放、养一养和保一保,就又会恢复老样。但现代的生存问题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对这类生存问题需要用更新的科学技术才能解决。而现在的科学技术一般都不是系统和综合思维的产物,而是分析和分工思维的结果,所以,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因科学技术引起的生存问题,就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思维,就会使生存问题不仅变得难以缓解,还会使本来简单的问题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复杂状态。作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化学产品在整个地挑战海洋生态。科技海洋生态决定地球生态。现在地球生态面临巨大挑战。战胜这种挑战的过程需要经济支撑,其结果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其实,海洋对地球的最初功能就是改变了这个星球的生态。现在科学家判断一个星球是否有生命,主要依据是看那个星球里有没有水。有水才有大气,有大气才会对星球形成一层保护膜,再来保护星球中的水分和水汽。由此来看中文的“海洋”概念就很好地体现了水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地球也因为有了海洋,才使其生态呈现了一种立体生态的态势。现在,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还有温度问题。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说,2016年4月是自1880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这意味着,全球气温已经史无前例地连续12个月创下了同期新高,“是137年来此类高温持续的最长纪录”。“今年4月的特点是地球大部分陆地表面的气温都比往年同期水平偏高或偏很高。”“今年4月的全球海洋表面气温也是有史以来同期最高,比同样经历强厄尔尼诺现象的1998年的4月高出0.24摄氏度。此外,北半球的积雪面积降至50年以来最低。仅从今年前4个月看,全球平均气温也是有史以来最热的4个月,比20世纪同期平均值12.70摄氏度高出1.14摄氏度。”怎么解决这些事关生存的问题,是人类经济发展首先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人类进入21世纪碰到的前所未有过的难题。
4.发展经济。
这是对五大新发展理念思考的结果。五大新发展理念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向中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新标准、新思路和新路径。这个系统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再次肯定,还对“发展”的定位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发展”的内涵在进入“新时代”后也在发生质的变化。“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既是一个理念问题,又是一个观念问题,还是一个方式问题,更是一个质量问题。什么才是质的变化?之前的“发展”其实至多是一种“增量”概念。虽然任何质的发展最终都是要以量的增加来体现和实现的,如GDP的增加,但任何量的增加并不一定就是质的发展。任何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其幼稚的时候往往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制度的优越性来。任何先进的制度在其初期还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扶植。所以,人类发展进入海洋时代后,“发展”就不仅是一个GDP总量的增量问题,还有一个产生GDP的方式问题;不仅是一个从海洋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生产多少的问题,还是一个怎么保护海洋及其生态以及如何在生存的基础上发展的问题。海洋不仅是人类下一步将在哪里发展的空间问题,还是一个人类将如何发展的方式和资源问题。人类在利用海洋发展自己的时候,如果按照旧理念、旧观念和旧方式,有很大的可能会污染海洋。还要看到,发展海洋又是发展宇宙的前哨阵地。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这既是人类最大的经济学,也是人类最大的政治学。洋流和海流已经把地球上的海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黄色塑料玩具鸭”的漂流故事揭示了海洋的这个整体性。海洋对人类来说基本上还是陌生而神秘的。海洋里的生物规律和生态机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在深海拍摄到了一种叫格陵兰鲨鱼的神秘生物。它们生活在北极及北大西洋海域千米深海底,可以活到500岁,以北极熊为食。这种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也是最神秘的生物之一。科学家表示,这种生物非常难找到,而且在被冰覆盖的深海里进行拍摄是非常困难的。海洋里到底还有什么和还在不断地产生什么,依然都是一个谜。是否要发展海里城市?是否可以利用水的重压治病?其实,把人类的生存空间从29%跳到一个全球范围上去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它首先需要发展一种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
5.方略经济。
这是解读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结果。中国更需要把这种“方略”思维运用到海洋事业当中去。海域是一个区域概念。海域问题的根子就是一个面积问题。以往我们对区域的理解有些狭窄而扁平。实际上,对区域的理解应该分5个层次,分别是地域、流域、路域、海域和洋域。目前,我们基本上还只是在地域经济和路域经济上做文章,对海域经济和洋域经济至今基本没有涉及甚至还很陌生。对于海洋区域来说,谁使用和利用的能力强,谁就能掌握那片海的主动权。那种只知占有的思维,在海洋领域里已经不适用。现在,利用海洋已经进入一个海洋科技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首先需要的是研发和掌握海洋科技。积极的海洋科技是,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科技。这就需要做好积极的海洋科技发展规划,要引导海洋科技专家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科技方向研发。但想要更好地使用和利用海洋,必须具备一种方略思维。“海洋方略”是主动和整体的谋略。海洋政策是海洋策略的系统制度设计,不仅引导社会怎么关注海洋,还引导海洋朝什么方向发展。当前,海洋法律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海洋政策却依然还没有引起一些国家政府和联合国的足够重视。
6.公共经济。
这是解读十九大报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结果。其实,“海洋是人类的公共池塘”。海洋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和最大的载体。海洋经济是人类最大的公共经济,更是人类及其生物最大的共享经济。公共经济只有进入海洋状态的时候才是一种立体状态。只有从海洋看地球,才能看出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形成的循环。这既是一种立体的生态循环,又是一种公共的生态循环。它们不仅互动和互生,而且还相互影响和彼此作用。共享经济是公共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海洋,不一定人类都可以共享。但保护好海洋,不仅人类可以共享,地球上的生物都可以共享。海洋的最大共享性在气候上。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归根结底都是海洋的气候和海洋的生态。所以,联合国就特别重视世界气候变化会议。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精神,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自1995年起每年12月召开一次,把气候问题当作了人类最大的公共性问题来对待。到1997年第三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时制定的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即《京都议定书》,把目标定在了“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上。当公约缔约方会议开到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时,出现了这样一个“遗憾”的结局:“世界正面临着被发达国家领导的危机,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并没有出于对世界亿万人民未来利益的考虑,达成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气候协议以避免气候恶化,而是出卖了世界人民的现在与未来的利益,逃避直面棘手问题。”这是从气候是人类公共性问题的角度给予的评价。到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通过的《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但就是对这个充满美好愿望的《巴黎协定》,美国的特朗普政府竟然毅然决然地退出了。其实,气候变化甚至恶化问题的根子在海洋。海洋的生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气候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