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盘点天下谋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3章 江淮雅士

数日之后,待鲁肃返回夏口,手握重兵驻守在此地的周瑜也立刻将其召见,一见面便是连珠炮一般的追问:

“此行有劳了,那曹纯当真亡于当阳?”

“可有关于曹军的谍报?”

“那刘玄德又是兵力几何?具体部署在何处?水陆各有多少?”

鲁肃闻言,也是急忙将刘备一方告知他的曹军情报递交上去,拱手道:

“回都督,关于曹军的谍报自然是有的,那曹纯战死也是毋庸置疑。只是关于刘备一方兵力部署,只推说乃是机密,实在无从得知,只知道水陆相合不下两万,仅此而已。”

周瑜简单翻阅之后,当即冷哼一声,将其随手置于案几之上,不满道:

“哼,这纸张倒是华美,所写却都是些无用之言。而且如今两军会盟,应是坦诚布公才是,岂有如此遮掩之理!”

鲁肃闻言,则是面露尴尬之色:“都督,那关羽询问我军兵力部署,又待如何答复?”

“你只告诉他三万便是,其余亦是机密,不便多言!”

周瑜的答复果断至极,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鲁肃自然清楚,周瑜绝不是这般意气用事之人,如此答复也只怕是心中早有腹稿,再想到刘备一方关羽对待自己的态度,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曹操势大,如此当真能与他抗衡吗?”

虽然无论是江东还是刘备一方治军统帅都对彼此格外提防,让两家结盟一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在诸葛亮与鲁肃两人的努力下,两方还是勉强做到了互通有无,围绕襄水-江水-云梦泽一带合力建立起了初步防线。

曹操自然也对此了然,只是虎豹骑的覆灭无异于一壶冷水直接浇在了他的头上,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刘备的实力,原本妄图速胜一统天下的打算也被更为稳健的想法所压下。

甚至,就连原本许多觉得越发聒噪之辈,如今也方才发觉乃是忠言逆耳。

在亲笔书写一封给荀彧的回信之后,曹操更是举杯苦笑:“此先那程昱依仗旧功,多有迕逆之言,吾还因此记怀于心,想要剥夺其兵权,如此且看,分明是吾心胸狭隘了,险些误了忠臣良将。”

一旁的贾诩则是拱手,正色道:

“孔丘曾言,六十而耳顺,如今丞相年岁未及却有此感慨,可见丞相之见犹胜孔子。”

曹操闻言,却是更为郁闷:“如今吾五十有四,却不知天命在何,差孔子远矣。”

贾诩却再施一礼,道:“丞相荡灭群寇,威震宇内,自是天命所在。而今刘备与孙权两位乱臣贼子也是因为畏惧丞相威名,方才蛇鼠一窝,妄图抗拒天命。丞相只需遣派一名高洁雅士过江游说周瑜,随后兵屯当阳,便能坐视两家分崩离析,到时候逐一攻灭,自是天下平定。”

“哦…文和所言,乃是用间?”曹操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而在沉吟片刻之后,更是确定了此法的可行性,追问道:

“雅士人选,文和可有推荐?又是否值得信赖?”

贾诩闻言,则是和善一笑:“九江蒋干,仪容甚伟,才思敏捷,乃是江淮名士,又素与庐江周氏交好,虽不履仕途,但若是丞相以大义之名,让此人携丞相书信过江游说周瑜,以免扬州百姓生灵涂炭,此人断不会拒绝。”

对于这些最重名声的名士,贾诩拿捏起来简直易如反掌。

曹操闻言,亦是大喜:“好,便如文和所言,便派此人前去游说周瑜小儿!”随后提笔书写劝降信。

但在署名之后,曹操却是突然起了疑心:“若是周瑜小儿识破此计,将这书信交予刘备观瞧,岂不是无用之功?”

贾诩并没有说话,而是上前接过曹操手中毛笔,将信中除了署名与礼节性寒暄的部分全部涂黑。

“丞相,若是如此,又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