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盛世大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劝说

李卓拜辞宁氏出来,独自走到中院,正赶上门外走进来两个大汉。

当先一人三十五六岁,比李卓高出一头,大概有后世的一米九的样子,魁梧如山。

但他五官端正,面目清秀。

颔下留有短须,显得英姿勃发……

此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秦叔宝。

后面那人三十四五的样子,身形矮壮,圆圆的脸上满是笑容。

是秦叔宝的妻兄贾润甫,经营着粮食生意。

他和南来北往的马贩豪商,也多有交往……

李卓喜不自禁的上前几步,高声招呼道:

“秦大哥,润甫大哥!”

贾润甫朝李卓点头示意,秦叔宝则是一脸惊喜,嗔怪道:

“高远几时来的,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

李卓跟在二人身侧,谦逊的解释:

“小弟来拜访秦大哥,怎么敢如此劳烦?”

秦叔宝受李卓的影响很大,变得熟不拘礼,非常随意的安排道:

“倒也是……你我兄弟,不用那套虚礼……”

“润甫,你先去拜见我母亲,再到父亲的书房叙话……”

贾润甫是秦叔宝的妻兄,过门行走自然要拜见宁氏,点头道:

“高远你先和叔宝去书房,我待会就过来……”

秦叔宝见到柳五和虎子,知道李卓又要出门,拍了拍李卓的肩膀,有些心疼的问:

“你这两年,来我家的次数可是越来越少了。”

“几乎每一次,都是外出之前才来……”

“这一次,又要去哪里?”

秦叔宝和李卓兄弟相称,但他的年纪要大很多,看李卓难免有宠溺的神情。

李卓赧然一笑,回答道:

“还真让秦大哥说中了,这次准备去洛阳……”

“洛阳,那可是个好地方……”秦叔宝赞了一句,领着李卓去秦爱的书房。

等贾润甫过来,四人就在书房说话,话题宽泛随意。

说起秦叔宝要去投军,李卓意有所指的问:

“忠孝两难全,确实难以兼顾,秦大哥是怎么想的?”

秦爱在北齐时期,曾当过官。

但他隐居乡间三十多年,对功名颇为看淡,捻着长须一言不发。

秦叔宝考虑多日,仍旧神色为难。贾润甫猜测他的心思,替他解释道:

“大隋如日中天,四海臣服,立功的机会不多了……”

“叔宝听说朝廷准备征讨高句丽,就想去搏个封妻荫子,也算是不辜负这一身本事……”

秦叔宝武艺高强,不怕他自己没能力。

而是怕四海臣服,没有立功的机会……

毕竟,文官六七十岁了,还可以建立功名。

武将却只有十几二十年的巅峰,错过了就很难立功。

秦叔宝再厉害,也不能七老八十了,还去冲锋陷阵……

“原来是怕错过机会!”

李卓点点头,心中却想:

“你们怎么知道……”

“就是杨广执意征讨高句丽,才引发了杨玄感叛乱,开启隋末大乱世……”

这个时代信息封闭,多数人对外面了解不多。

在大局势上,李卓有前世的知识,经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但论对大隋社会的理解,李卓不如秦爱太多。

他不好直接劝阻,就请教秦爱道:

“伯父见多识广,熟知历史。”

“以您之见,天下当真要四海承平了吗?”

秦爱的官职不高,但秦家耕读传家,自有文人秉性。

他听李卓这么一问,脸上泛起少有的神采,解释道:

“按常理来说,每一个朝代建立,都可以传承几百年。”

“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开国之初的规矩败坏殆尽,才导致改朝换代……”

“大隋先帝励精图治,乃是一代圣君。制定三省六部,完善《开皇律》,足以让天下承平,安享盛世……”

“但当今这位皇帝太过折腾,难以断言好坏。”

“听说刚刚巡游归来,又计划征讨高句丽……”

“不管是修运河还是打仗,都是动用国库征发民夫的大工程。”

“先帝留下的底子,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秦爱关注时局,留心国家治理,才会有这番见解。

李卓连连点头,非常佩服。

贾润甫第一次听说,惊疑的问:

“伯父,您是说……天下还有可能发生动乱?”

秦爱很久没有这样直抒胸臆,满足的看着三个小辈,捻须点头道:

“按常理来说,先帝留下丰厚的家底,足以保证大隋几代安稳。”

“但当今皇帝眼高手低,如果再不知收敛,怕是有不可测之事……”

大秦一统六国,威势赫赫,却二世而亡。

可见国家传承,稳定有序非常重要。

“伯父见识高明,对大隋果然有独到见解……”

李卓对秦爱极为佩服,称赞后深有同感的说道:

“润甫大哥刚才在伯母那里,应该见到罗士信了……”

“他的父亲被征发去修河,最终死在外面,只留下他一人。”

“我这几年走南闯北所见,他这样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农民不能安心耕种,横死在异地他乡,不是长治久安的样子……”

大隋乱世,根源是杨广的改革急功近利。

但直接原因,却是让太多农民背井离乡,承担了沉重的徭役,没有时间耕种。

贾润甫是历城大粮商,知道李卓的五冠庄一直从江南运粮,供应齐郡各县,稳定物价,感慨的说道:

“山东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导致各地物价飞涨。很多人活不下去,直接逃入山林沦为土匪……”

“历城还能一直稳定,其实是高远的功劳……”

大隋乱世,必然发生!

这是前世的历史知识,李卓非常肯定。

但他不能直说,苦笑道:

“小弟能力有限,只能照顾齐郡。”

“但其他地方,已经有乱世的迹象了……”

秦爱经历过北齐北周,对此习以为常。

秦叔宝和贾润甫,则陷入沉思。

李卓要劝阻秦叔宝,循循善诱的说道:

“以秦大哥的武艺,埋没乡间太可惜了。”

“但刚才都是推测,做不得数。”

“大隋会不会有战乱,谁也说不准,最好观望一阵子……”

秦爱走过朝夕有变的南北朝,看过的更多,了解的更多。

不会越俎代庖,替秦叔宝做什么决定。

他见秦叔宝一阵迟疑,站起身笑道:

“终究是年纪不饶人……”

“老夫身体有些乏了,先回去休息。”

“你们年轻人,多亲近亲近……”

“高远虽然年纪小,但看事情眼光独到,你们不妨听听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