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治理:差序格局与利他行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创新一:拓展基于本土非正式制度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秉持企业治理结构深深地嵌入于非正式制度之中的理念,本书通过引入差序格局这一中国本土社会极具代表性的传统非正式制度,拓展了本土情境下的民营企业治理研究。差序格局不仅仅是一种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传统人际关系模式,在当前仍然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重要功能,是与市场价格体系并行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即在各类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家获取各类要素资源和分配企业各类权力的一种主要方式。本书首次将差序格局的实质归结为不同个体之间利他行为水平上的“差序式”分布,指出它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根本区别在于利他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资源配置。同时,通过将差序格局的研究从组织行为领域延伸至企业治理领域,在理论层面上达到消除差序格局研究与企业治理模式研究之间的壕堑的目的,从一个新的角度拓展了具有本土特征的企业理论。

创新二:涵盖经济学、演化生物学和本土社会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将利他行为研究由家族、慈善组织等非市场组织拓展到企业领域,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多种工具来度量利他行为。依次引入“双系均衡扩展的五等亲”、改良后的演化生物学汉密尔顿亲缘系数等方法,尤其是在虑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结构和家族成员关系变迁的情况下,开创性地引入和改良演化生物学领域的汉密尔顿亲缘系数(作者将其命名为广义亲缘系数),将利他行为的度量由定性阶段推进至定量阶段。同时,在差序格局概念引导下,进一步度量了利他行为的结构特征。因此,本书进行了一次涵盖经济学、演化生物学和本土社会学三个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通过将差序格局、利他行为及汉密尔顿亲缘系数相继纳入主流公司治理分析理论,构建起一个涵盖经济学、演化生物学和本土社会学的跨学科分析框架,从而在基础理论和度量方法两个层面拓展了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

创新三:将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的逻辑链条进一步向初始端推进。

包括控制权、所有权和管理权在内的权力配置结构是企业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已有文献几乎都聚焦于各类权力配置结构对企业绩效和行为的影响,或还仅仅停留在对权力配置结构本身的描述阶段,只有极少数甚至几乎没有学者关注到是哪些因素,尤其是非正式制度因素对企业内部权力配置产生了影响。家族企业表现为一类特殊的组织形态,相对于典型的“股权分散、两权分离”的英美现代公众公司,由于家族因素的涉入,企业内部权力配置结构呈现出一系列截然不同的特征,影响权力配置的因素也更复杂和隐秘。在考虑到性别、能力等个体特征的基础上,本书探讨了本土社会传统非正式制度“差序格局”及其利他行为对家族企业内部权力配置结构的影响,将企业治理研究的逻辑链条向初始端推进了一步。

创新四:将本土差序格局概念嵌入西方社会情感财富理论。

本书在中国情境下拓展了西方的社会情感财富(SEW)理论。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是Gómez-Mejía等(2007)西方家族企业研究领域学者率先提出的理论。通过将本土社会学的差序格局概念嵌入这一西方舶来理论中,把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适用范围从家族成员进一步拓展至没有亲缘关系的泛家族成员,从而增强了这一理论在中国本土社会情境下的解释力。以差序格局抑或高管的内部化程度这一主要个体特征为切入口,将家族企业的创新研究从现有的企业和家族层面进一步拓展至家族成员个人层面。即将家族整体追求社会情感财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具化为不同内部化程度的核心高管人员追求社会情感财富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从而为理解家族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一个新视角。

创新五:构建“双重嵌入”分析框架来解释家族企业的行为选择。

通过构建“双重嵌入”分析框架,本书分析了家族内部的利他行为对家族企业行为模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开创性地将微观上“企业如何嵌入家族”和宏观上“家族如何嵌入社会”衔接于同一分析框架之中,并对两类嵌入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微观上,分别从认知、关系和权力三个维度分析了企业如何嵌入于家族;在宏观上,分别从法律与规制、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了家族如何嵌入社会网络。本书认为微观层面的嵌入决定了家族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及其绩效,而宏观层面的嵌入则决定了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嵌入家族之中,并且率先提出了后一类嵌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前一类嵌入问题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