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剧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淇水悲歌(中)

淇台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寝宫,宣姜睁开眼,身侧的卫宣公仍在酣睡,松弛的皮肤上布满老年斑,嘴角挂着浑浊的口水。她轻轻挪开搭在自己腰间的枯瘦手臂,蹑手蹑脚地下了床。

铜镜中映出一张陌生的脸——眼圈乌青,嘴唇干裂。宣姜用指尖触碰镜面,仿佛这样就能确认那真的是自己。仅仅七天前,她还是齐国的公主,太子的未婚妻;如今却成了卫国君主的妃子,一个被强占的囚徒。

“公主...“棠梨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看到宣姜赤裸肩颈上的淤青,眼圈立刻红了。她取来一件纱衣披在宣姜肩上,“水已经备好了。“

宣姜任由棠梨为她梳洗,像个没有灵魂的木偶。当棠梨为她挽发时,她突然抓住侍女的手:“宫禁三...还活着吗?“

棠梨的手颤抖了一下:“听说...他被关在淇台的地牢里。卫君说要...要慢慢处置他。“

宣姜闭上眼睛,宫禁二临终的画面又在脑海中闪现——他浑身是血,却仍用身体挡在洞口。“他们都死了,“她喃喃自语,“为我而死。“

“公主别这么说,“棠梨急得跪了下来,“您得活下去,为了...为了将来...“

“将来?“宣姜苦笑,“我的将来就是在这金丝笼里,做一个老淫棍的玩物?“

梳妆完毕,宣姜被带到淇台的花园。卫宣公已在那里等候,身旁站着几位卫国大臣。看到宣姜走来,老国君眼睛一亮:“爱妃来了!快来看看寡人为你准备的惊喜!“

花园中央立着一座精巧的亭子,匾额上题着“齐姜亭“三个大字。卫宣公得意地介绍:“这是仿照你们齐国的风格建造的,喜欢吗?“

宣姜看着这座不伦不类的建筑,只觉得讽刺。她冷淡地回答:“君上费心了。“

一位大臣上前谄媚道:“君上与夫人真是天作之合,连黄河都为之改道成全这段姻缘呢!“

“哈哈哈!“卫宣公大笑,“说得好!寡人已命史官记载,就说宣姜公主途经淇水时与寡人一见钟情,是天意让我们结合!“

宣姜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不仅要玷污她的身体,还要扭曲历史,让她背负主动勾引公公的骂名?

“君上,“她声音颤抖,“这恐怕...“

“嗯?“卫宣公眼神骤然变冷,“爱妃有异议?“

宣姜看着周围虎视眈眈的侍卫和大臣,垂下眼帘:“...没有。“

当晚,宣姜借口身体不适,拒绝卫宣公的临幸。老国君勃然大怒,摔碎了一盏珍贵的玉杯:“你以为自己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齐国公主吗?你现在是寡人的妃子,要懂得顺从!“

宣姜跪在地上,碎玉片扎进膝盖,却感觉不到疼痛:“臣妾不敢。只是今日确实身体不适,恐扫了君上兴致。“

卫宣公盯着她看了许久,突然冷笑:“好,很好。既然爱妃不舒服,那就好好休息。不过...“他俯身在宣姜耳边低语,“别忘了,你那忠心耿耿的宫禁三还在寡人手里。他的死活,全看你表现。“

宣姜浑身一颤,抬头对上卫宣公阴鸷的目光,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她不仅是囚徒,还是人质。

淇台地牢潮湿阴冷,宫禁三被铁链锁在墙上,身上满是鞭痕。三天来,他经历了无数次拷问,卫国人想知道宫禁二是否还有其他同谋,以及齐国是否参与了这次“叛乱“。

“我说了...不知道...“宫禁三气若游丝地重复着,“宫禁二...没告诉我...“

狱卒啐了一口:“嘴真硬。不过没关系,君上说了,明天再问不出来,就把你喂狗。“

狱卒离去后,地牢陷入黑暗。宫禁三艰难地抬头,透过高墙上的小窗看到一弯残月。他想起了宫禁一宁死不屈的决绝,宫禁二浴血奋战的英勇,还有...宣姜公主绝望的眼神。

“我本可以做得更好...“他自责地喃喃自语。

突然,牢门轻轻响动,一个黑影闪了进来。宫禁三警觉地绷紧身体,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嘘...是我。“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认出那是卫宣公的宠臣公子职。

“大人为何...“宫禁三困惑地问。

公子职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君上派我来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

宫禁三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什么机会?“

“很简单,“公子职微笑,“宣誓效忠君上,并帮助他稳固与宣姜夫人的'美满姻缘'。“

宫禁三愣住了:“这...这不合礼法...“

“礼法?“公子职冷笑,“你那些坚持礼法的同伴都死了,而你还活着。活着才有希望,不是吗?“

宫禁三低下头,内心激烈挣扎。公子职继续诱惑:“君上答应,只要你配合,不仅饶你不死,还赐你卫国大夫之位。想想吧,在齐国你不过是个小小宫禁,在卫国却能位列朝堂...“

月光移过宫禁三的脸,照亮了他眼中的动摇。

一个月后,卫宣公带着宣姜返回朝歌,并宣布正式立她为夫人。朝堂上一片哗然,但无人敢公开反对。只有太子伋——宣姜原本的未婚夫,站在大殿角落,脸色惨白。

宣姜第一次见到太子伋——一个温文尔雅的青年,与她想象中完全不同。当他向她行礼时,她看到他眼中的痛苦和困惑,却也有一种奇异的理解和宽容。

“儿臣...恭贺父君。“太子伋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

卫宣公满意地点头:“很好。为表庆贺,寡人决定三日后举行大宴,所有卿大夫都要参加!“

宴会当天,宣姜被迫盛装出席,坐在卫宣公身侧。酒过三巡,老国君突然宣布:“为免太子伋触景伤情,寡人决定派他出使宋国,为期一年。“

太子伋惊讶地抬头:“父君,这...“

“怎么,不愿意?“卫宣公眯起眼睛。

太子伋看了一眼宣姜,低头道:“儿臣遵命。“

宣姜注意到,这个提议是站在卫宣公身后的宫禁三提出的。他已经换上了卫国大夫的服饰,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宫禁三迅速移开视线,但宣姜已经看清了他眼中的愧疚和...某种决心?

宴会结束后,宣姜在回宫的路上被太子伋拦住。侍卫立刻上前,却被太子伋挥手退下。

“夫人,“他轻声说,“请不要误会。我...不怪你。“

宣姜没想到他会这样说,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太子伋继续道:“我了解我的父亲。只是...“他犹豫了一下,“请小心宫禁三。他投靠我父亲,恐怕另有目的。“

宣姜惊讶地看着他:“你为何告诉我这些?“

太子伋苦笑:“因为我曾见过你看向他的眼神——和看我父亲时完全不同。“

太子离去后,宣姜站在廊下许久。棠梨轻声问:“公主,怎么了?“

宣姜摇头:“没什么。只是...我好像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囚徒。“

两个月后,宣姜发现自己怀孕了。消息传出,卫宣公大喜过望,立即下令大赦天下,并举行祭天仪式。

“爱妃真是寡人的福星!“老国君搂着宣姜,在她耳边低语,“若生下公子,寡人就废了太子伋,立我们的孩子为储君!“

宣姜强忍恶心,勉强微笑。她心里清楚,这个孩子无论是谁的,都将成为权力游戏中的棋子。

当晚,她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生下一个怪物,既像卫宣公又像她自己,还有几分像...宫禁二?宣姜尖叫着醒来,浑身冷汗。

“公主!“棠梨连忙点亮灯烛,“怎么了?“

宣姜抓住她的手,声音颤抖:“我梦见...孩子...“

棠梨抱住她:“别怕,只是梦。“她犹豫了一下,“公主,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事?“

“宫禁三...他偷偷派人传话,说想见您。“

宣姜猛地坐直:“什么时候?“

“明天午后,君上午睡时。他说...有关于宫禁二大人的事要告诉您。“

宣姜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安排一下,但要绝对保密。“

次日,宣姜借口去花园散步,在偏僻的凉亭见到了宫禁三。他比上次见面时消瘦了许多,眼下带着青黑,但衣着已经完全是卫国大夫的样式。

“夫人。“宫禁三恭敬行礼,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宣姜冷冷道:“听说你有话要说?“

宫禁三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后低声道:“宫禁二大人临别前...让我转告您一句话。“

宣姜心跳加速:“什么话?“

“'剑不出鞘是为仁,出鞘必见血是为勇'。“

宣姜闭上眼睛,这句话像是宫禁二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讯息。她平复心情后问:“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

宫禁三终于抬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因为我需要确认...确认您是否还记得齐国,记得那些为您而死的人。“

“我怎么可能忘记?“宣姜声音哽咽。

宫禁三突然跪下:“那么请夫人忍耐,等待时机。宫禁一和宫禁二的仇...我一定会报。“

宣姜震惊地看着他:“你...你不是投靠了君上吗?“

宫禁三苦笑:“有时候,要接近猎物,必须先披上猎人的外衣。“他迅速起身,“有人来了。夫人保重,为了...孩子。“

他匆匆离去,留下宣姜站在原地,手不自觉地抚上腹部。她第一次感到,这个意外的生命或许不是诅咒,而是...希望?

随着宣姜的孕期推进,卫国朝堂上的暗流越发汹涌。以公子职为首的一派极力鼓吹废长立幼,而以右公子泄为首的大臣则坚持维护太子伋的地位。

卫宣公的态度暧昧不明,时而表示要废太子,时而又对太子伋大加赞赏。宣姜冷眼旁观,明白这是老国君的驭下之术——让两派互相牵制,自己坐收渔利。

宫禁三则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如鱼得水,他既得卫宣公信任,又暗中与太子党保持联系。宣姜偶尔在宫廷宴会上见到他,两人目光交汇时,总能从他眼中看到一丝坚定。

淇水结冰的时节,宣姜在卫国朝歌的宫殿里诞下了一对双生子。第一个出来的婴儿哭声洪亮,小手紧紧攥着产婆的手指;第二个则安静得多,睁着一双漆黑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

“恭喜君上,两位公子!“太医跪地禀报。

卫宣公笑得满脸皱纹堆叠,他先抱起第一个孩子:“这个健壮的,就叫寿吧,愿他长命百岁。“然后又看向第二个孩子,“这个机灵的,就叫朔,如月初升,必将光耀我卫国。“

宣姜虚弱地躺在床上,看着老国君怀中的两个婴儿,心中五味杂陈。当侍女将孩子递到她怀中时,她注意到公子寿右肩有一块小小的红色胎记,形状像一把剑。她的手指轻轻抚过那块胎记,突然想起了宫禁二背上的伤疤。

“公主,您怎么了?“棠梨注意到她神色异常。

宣姜摇摇头:“没什么,只是...太累了。“

满月宴上,卫国群臣争相献礼。宫禁三站在卫宣公身侧,已是国君最信任的谋臣。他献上了一对玉锁,上面分别刻着“福寿安康“和“朔月照临“。

“有心了。“卫宣公满意地点头。

宣姜注意到宫禁三嘴角闪过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而公子职则脸色铁青。朝堂上的权力天平,正在悄然倾斜。

春去秋来,公子寿与公子朔已满六岁。兄弟俩性格迥异——寿温和善良,喜欢和小动物玩耍;朔则聪明早慧,最爱听宫禁三讲述战争谋略。

“母亲!“朔跑进宣姜的寝宫,手里抓着一只受伤的小鸟,“看我找到了什么!“

宣姜刚要夸奖,却见朔突然拧断了小鸟的脖子。她震惊地看着儿子:“为什么这么做?“

朔歪着头,一脸天真:“它在痛苦啊,我帮它解脱。宫禁三老师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宣姜感到一阵寒意。这时寿也跑了进来,看到死去的鸟儿,眼圈立刻红了:“谁干的?“

“它自己死的。“朔面不改色地说,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木雕小鸟递给哥哥,“给,这个送你。“

寿立刻破涕为笑,抱住弟弟:“朔最好了!“

宣姜看着这一幕,心中不安越发强烈。当晚,她召来宫禁三质问:“你都教了朔些什么?“

宫禁三恭敬行礼:“回夫人,只是些诗书礼乐和兵法谋略。“

“是吗?“宣姜冷笑,“那他今天为何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宫禁三面不改色:“夫人明鉴,这话本身没错。公子朔天资聪颖,举一反三也是常事。“

“出去。“她轻声说。

宫禁三离开后,宣姜取出珍藏多年的丝帕——那是她从齐国带来的唯一物件。帕角绣着一朵梨花,如今已经泛黄。她将脸埋进帕中,无声地哭泣。

公子寿十二岁生辰那天,卫宣公在淇台大宴群臣。老国君已经七十有余,头发全白,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他搂着公子寿的肩膀,向众人炫耀:“看寡人的寿儿,文武双全,仁德兼备,将来必是明君!“

公子寿腼腆地笑着,而站在一旁的公子朔则面无表情。宣姜注意到朔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

宴会中途,卫宣公突然晕倒,大殿一片混乱。太医诊断后脸色凝重:“君上操劳过度,需要静养。“

当晚,宣姜守在卫宣公榻前。老国君在睡梦中仍喃喃自语:“寿儿...卫国...交给你了...“

公子朔悄悄溜进寝宫,手里端着一碗药:“母亲,我亲手为父君熬的。“

宣姜刚要接过,宫禁三突然出现拦住:“夫人,药需太医先尝。“

朔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但很快恢复乖巧:“当然应该。“他自己先喝了一口,“看,没事。“

卫宣公服药后果然好转,三日后便能上朝。他当着群臣的面宣布:“寡人决定,由公子寿监国,左公子泄辅政!“

朝堂再次哗然。公子职立刻反对:“君上,太子伋没有大错,而且公子寿年仅十二,恐怕...“

这卫国是你的还是寡人的!

宣公只扔下了这一句话。

下朝后,公子朔在宫墙角落堵住宫禁三:“老师为何不帮我?我比寿聪明百倍!“

宫禁三蹲下身,平视着少年阴郁的眼睛:“公子,有些路要慢慢走。敌人的路,也要让敌人走,我们要做的是让他自己把路刨成坑并推他一把。“

朔眼睛一亮:“让敌人自己走向灭亡?“

“正是。“宫禁三微笑,“耐心点,您想要的一切,终将属于您。“

这一幕恰被路过的宣姜看见。她本想上前,却听到身后传来公子寿的声音:“母亲!看我给父君做的祈福香囊!“

宣姜转身,看着长子阳光般的笑脸,再对比次子阴鸮般的眼神,心中如压了一块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