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查理二世——快乐王

查理二世(1630—1685)
国王应该爱民如子,查理二世本身就是不少人民的父亲。(英国人讽刺国王好色)
不要让我可怜的内丽饿着。(查理二世的临终遗言)
国王没有说过一句愚蠢的话,也没有做过一件明智的事。(查理二世的墓志铭)
英国最后一个大帝,应该说是万历年间的伊丽莎白女王。这位自称处女的君主,率领英军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世界文学排名第一的莎士比亚、"科学哲学之父"培根、"磁学之父"吉尔伯特、环球海盗德雷克、头号魔法师迪伊、诗人中的诗人斯宾塞,都生活在女王开创的辉煌时代。
童贞女王的临终遗言是:
"虽然我们国家曾经有过,今后还会有更多才、更聪明的国王执政,但是,你们绝对不会有过,将来也不会有任何一位国王像我一样爱你们。"
处女没有儿子,王位传给了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詹姆斯出过书,在中西帝王中算是少见的。在书中,他的主张是,君权神授,国王只需向上帝负责。其他人则向帝王负责。詹姆斯国王自信、自负,有一次想审几个案子,过一把法官的瘾。大法官柯克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
"法律是一门专业,陛下对英国法律还不精通,还需要继续学习。"
听听!一个臣子告诉皇帝,你不懂本国法律。
詹姆斯国王死后,将王位和君权神授的思想传给了查理一世。查理一世是个好国王、好丈夫和好父亲。但他缺乏主见,被宠臣左右,花大钱打仗又打了败仗,频频向国民征税。
英国议会认为,征税要有正当的理由。
查理一世的理由是,我是国王,我想征税就征税,我想征多少就征多少。
议会拒绝国王的命令。双方冲突越来越大,终于引爆内战。克伦威尔战胜国王,成为英国护国公,可以理解为军人总统。
失败的查理一世经法庭审判后,被公开斩首。
查理一世的两个儿子查理太子和詹姆斯流亡法国,找母亲汇合(母亲是法国公主)。后来法国也不接纳他们,于是兄弟俩来到荷兰。他们既没有钱,也没有脸(没人尊重他们)。查理太子看上的女人也拒绝了他。二十多岁的查理太子带着弟弟过着寄人篱下的苦日子。
克伦威尔死后,他的儿子理查德继位。理查德善良无能,英国各地的军阀们逼他退位,并邀请查理太子回国成为新的英国国王。
共和国的实验失败了,英国还是恢复成王国吧。
查理二世在荷兰布雷达发表宣言,承诺赦免曾经反对国王的人,不追回革命期间被没收分配的土地财产,停止宗教迫害。
英国人见查理二世信誓旦旦,于是一致拥护他回国复位。
1660年5月,英国海军护送查理二世回到英国。成千上万的人到英国东南港口多佛接他。30岁生日当天,查理来到伦敦。伦敦市长安排放烟花,大庆三天。民众点燃篝火,彻夜为他欢呼。
公元1661年,8岁的玄烨登基,称康熙皇帝。
同年,查理太子加冕为王,称查理二世。
一些精明的商家制作了国王加冕纪念品,从此成为惯例。
康熙登基的时候,如果推出限量版纪念花瓶,相信今天也是高价。
路易十四、彼得大帝、康熙登基的时候,老百姓没有这么高兴。老百姓如此欢迎一位国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
克伦威尔执政期间不准百姓赌博、喝酒、斗狗,不准百姓穿华丽衣服,不准百姓庆祝圣诞节。政府要求百姓节俭、节欲、天天忏悔自己。总之,寺院里的僧尼就是老百姓学习的榜样。
那种日子,真是生不如死啊。
英国内战结束,不需要常备军了。于是政府让士兵回家,给查理二世留下不到100人的皇家卫队。为了国防的需求,海军保留下来。为了把军队控制在手里,查理二世给海军前面加两个字——皇家。并将皇家海军交给自己的弟弟詹姆斯。
克伦威尔处死了国王,也解散了议会。
国王回来了,议会也要恢复。经过大选,拥护君主的保皇党议员取得多数席位,共和派议员则成为极少数党。
1637—1640年,英国国王年平均开支为110万英镑,考虑到通货膨胀,新议会增加了10万。从此,查理二世的年薪是120万英镑。查理二世只得同意。
120万英镑换算成今天的货币,约10亿元人民币。这10亿人民币不是一个人花,除了家人,还包括秘书、侍卫、保姆、宫女、马夫、厨师等,一般情况下超过300人。
120万英镑用于基本生活没问题,想修凡尔赛那样的宫殿,没门。包养3个情妇可以,包养5个情妇钱就不够了。
保皇党上台,自然要清算十几年前判处国王有罪、杀死国王的人。他们把克伦威尔、布拉德肖等人的遗体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再挂上绞刑架24小时,最后把脑袋挂起来示众,把身体扔入粪坑。
保皇党提出,在英国,只有大学出版社或官方控制的文书出版公司才能出版历史、政治著作,同时大幅削减伦敦出版商的数量,从60家降到20家。
总体上,查理二世遵守了布雷达宣言,只处死了少数一些人。
有一天,查理二世在街上遇到了自己离散多年的老师霍布斯。霍布斯出版过《利维坦》,否定君权神授,说国王是吃人的大海怪。保皇党扬言要把霍布斯杀死。
查理二世却请霍布斯吃饭,给他退休金,并把老师的画像挂在卧室。
英国内战加上军政府统治,年轻时的查理二世吃尽了苦头,英国老百姓也吃尽了苦头。
查理二世对国民说,从此以后,我开始享受了,你们也开始享受吧。
英国剧院又开张了。在过去,英国、法国,包括中国,都不准女人演戏。在查理二世时代,女人不仅可以演戏,还能写剧本。很多人看戏是为了看女演员。查理二世也看上了一位女演员内丽,把她收为终身情妇。
查理二世的妻子,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给他带来了一笔惊人的嫁妆,50万英镑(一说是80万)的现金外加丹吉尔(摩洛哥的港口)和孟买两座城市。葡萄牙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帝国,虽然衰败了,但家底还在。当时葡萄牙的领土面积并不小,加上巴西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另外,葡萄牙在远东有果阿和澳门两个据点,经营着欧洲到印度和中国的航线。
凯瑟琳王后把英国和两个东方大国联系起来。
英国在印度有了根据地,后来占领了印度,把孟买打造成全球大都市。
凯瑟琳王后带来一些中国茶叶,天天饮用。英国贵族们纷纷效仿。当时茶叶贵得像冬虫夏草,老百姓一年工资都买不到一斤茶。相比较而言,咖啡是便宜货,满大街都是咖啡馆。今天,英国人最喜欢的饮料就是红茶。
王后长得不好看,没有魅力。
查理二世到处寻找情妇,至少"制造"了14个私生子女,其中一个还是戴安娜王妃的祖先。"国王就该爱民如子,而查理二世本身就是不少人民的父亲。"一位作家写道。
当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和他谈结盟的时候,查理二世的情妇们光着上身在他们身边转悠。查理二世搂着情妇们接吻,威廉看得目瞪口呆。
大清的后宫有严格的晋升机制,这两年的后宫剧给大家普及了不少知识。欧洲国王只能有一个妻子。查理二世于是封情妇为伯爵、公爵。
国王的情妇们也不甘寂寞。有一次,查理二世去卡斯尔梅因夫人房间厮混,有个小伙子急忙跳窗而出。后来打听到是约翰·丘吉尔,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祖先。
路易十四发明了高跟鞋。
查理二世发明了一种比高跟鞋重要100倍的东西——安全套。科学家考证说安全套不是查理二世发明的。也许是因为他使用得最多,人们于是将发明安全套的功劳套在他的头上。
路易十四宫廷的女装争奇斗艳,查理二世则发明了男装。最早的西装就是查理二世规定的。
路易十四喜欢跳舞看戏,喜欢奢侈品和艺术品。
查理二世喜欢赛马、游艇、网球。他自己就制定了一些赛马规则。英国当时高尔夫、保龄球、曲棍球也很流行。
如果说路易十四让法国变成奢侈品大国。
那么,查理二世让英国变成体育运动大国。
查理二世喜欢玩乐,不喜欢被人约束,也不去约束别人。
查理二世的父亲说话有些口吃,表情严肃。查理二世总是显得平易近人、亲切友好。如果他在温莎公园散步的时候被民众认出来,他通常都会第一个挥手示意。
牛顿因为信仰问题不能在剑桥学院教书。他来到伦敦向查理二世申请豁免。查理二世痛快地批准了这个北方农场主的儿子。
英国皇家学会申请成立,国王立即批准。
约翰·格朗特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份生命表,被称为"人口统计学之父"。英国皇家学会不少会员认为他是商人,身份低,不愿意让他入会。查理二世亲自推荐。
担心英国的天文研究落后于法国,查理二世批准建设格林威治天文台,现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查理二世任命约翰·弗兰斯蒂德为皇家天文学家。
王宫里有一头山羊叫老罗利,活蹦乱跳,宫里的人说它的性格像国王。有一天,国王经过宫女的房间,听见里面有人在唱歌,在歌里把山羊比做国王。
国王于是上前敲门。
侍女在屋里问,谁啊?
国王回答,我是罗利呀。
赖利为查理二世画像。查理仔细端详,然后说道,"这是我吗?真奇怪,我原来这么丑。"从表面上看,查理二世责怪赖利。其实国王在变相赞美画家,因为国王在拿自己的相貌开玩笑。
1671年5月,查理二世的神圣王冠被胆大包天的布勒特团伙偷了。
查理二世问布勒特为什么要这么做。
布勒特回答说,我知道这个举动太狂妄了,可是我只能用这种方式提醒陛下,请关心一下生活无着的老兵。
查理二世说,你自己说,我该如何处罚你们?
布勒特说,从法律角度来看,我们5人应该被处死。但是,我们死了,每人至少有两个亲属落泪。如果我们活着,就会有10个人赞美您,而不是10个人落泪。
最后,查理二世不仅免了布勒特的死刑,还赏给他一笔不小的薪水。
有一次,约翰·考文垂爵士在议会公开质询查理二世:"你的乐趣究竟是在男人身上,还是在女人身上呢?"
一个臣子当众问皇帝喜欢男人还是女人,会是什么下场?
查理二世也只是派出皇家侍卫,把约翰的鼻子割破。
在执政前期,查理二世遇到了三大灾难。
1665年,伦敦地区暴发鼠疫,死亡人数超过6万。瘟疫迅速向全国蔓延,牛顿就是因为这场瘟疫回到家乡,发现一个苹果掉在地上。
在过去,阿姆斯特丹的瘟疫最多,现在到了伦敦,为什么?因为海外贸易发展了,商船多了,既运来了外国的货物,也运来了外国的老鼠。
瘟疫频发,也说明该地区商业发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666年9月2日,伦敦商业中心发生大火,1.3万间房屋被烧毁、87个教区教堂变成废墟,包括最重要的圣保罗大教堂。幸运的是,死亡人数不到10个。
当天,查理二世和他的弟弟亲自上街指挥灭火。他被浓烟熏黑,被脏水浇湿。事后,国王组织拨款赈灾,提供食物与住所给无家可归者。
当时的人们认为大火是上帝对荒淫的查理二世的惩罚和警示。
大火造成了大约1000万英镑的经济损失。当时伦敦市的年收入是1.2万英镑,理论上讲,灾难损失到今天都补不回来。
这场大火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比如烧死了成千上万只老鼠,瘟疫以这种疯狂的方式结束了。
大火过后,查理二世任命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为灾后重建设计师,胡克为副手。
雷恩毕业于牛津大学,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担任过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680—1682),是牛顿的好朋友。雷恩被国王封为爵士,并当选国会议员。
雷恩也是一位天文学家、解剖学家和数学家。胡克瞧不起牛顿,却对雷恩赞赏有加。他说,自阿基米德时代以来,我们很少遇到过雷恩这般完美的人,他有完全灵活的双手和完美的哲学头脑。
查理二世说雷恩建造的一个房间有些矮。
雷恩说,刚刚好,不矮。
国王于是屈膝在房子里走,然后说,是的,不矮。
在伦敦,仅教堂一项,雷恩就设计了51座,其中包括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法国建筑光彩夺目,远超英国。雷恩设计的圣保罗教堂反过来影响了巴黎的建筑设计界。巴黎的先贤祠、圣彼得堡的圣以撒教堂、美国国会大厦都有圣保罗大教堂的影子。国内不少建筑模仿美国国会大厦,也可以说是模仿雷恩的作品。
雷恩死后被安葬于圣保罗大教堂唱诗班席位之下的地穴内,他的墓志铭写道:
"你在寻找雷恩的纪念物吗?四周都是。"
在查理二世的命令下,雷恩和胡克还设计了伦敦大火纪念柱,今天还可以参观。经历两场大灾,伦敦百业待兴。政府投入大量工程,内需旺盛,没想到英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一直没有停下来。新修建的社区也更加宽大、卫生、安全。
雷恩说:
"建筑有它的政治效用。公共建筑是国家的装饰品,它促进国家的繁荣,吸引游客和商业。它使人民热爱他们的祖国,这种感情是一个国家的一切伟大事业的动力。"
路易十四呕心沥血,投入大量精力为法国在海外开疆扩土。
查理二世没费什么力气,取得的成就一点儿也不比路易十四少。
通过王后的嫁妆,英国得到了非洲和印度的商业据点。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一块在北方叫马萨诸塞,一块在南方叫弗吉尼亚。英国人夺取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用国王弟弟的封号改名新约克,即纽约。
英国人在纽约旁边开辟了一块殖民地叫新泽西(英国有个泽西岛)。
威廉·佩恩是克伦威尔时期的海军上将,为英国人打下了牙买加。他并不拥护君主制。当查理二世和他见面的时候,他拒绝摘下帽子向国王致敬。想象一个大清的臣子见了皇帝不下跪是什么后果。查理二世呢,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来。他说:
"按照英国习俗,两人见面时,总得有一个人脱下帽子。"
查理二世赏赐给佩恩儿子一块殖民地,用佩恩的名字命名为宾夕法尼亚。
人们用查理二世的拉丁文名命名一块殖民地为卡罗来纳。卡罗来纳有一个城市叫查尔斯顿,也是查理二世的名字。
查理二世的名字差一点出现在天上。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把天上的一个星座命名为查理二世橡树座,不过其他天文学家都不承认,于是废掉了。
卡罗来纳是以查理二世命名的,路易斯安那是以太阳王命名的。
查理二世在位期间,英国人在北美有十二块殖民地,只差佐治亚一块了。
马萨诸塞的北边是法国殖民地。英国人于是再往北,成立了哈德逊海湾公司。今天,这家公司运营良好。
英国人还跑到台湾,和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签署了通商与军事合作协议。
不过,查理二世把著名的敦刻尔克(克伦威尔占领的)以4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了法国国王。过去,英国财政部为了守护这个要塞,每年支出12万英镑。从经济角度来讲,这笔买卖是划算的。好战的英国贵族对此十分不满。
通过与荷兰的两场战争,英国海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英国国王和法国国王、大清皇帝、俄国沙皇有个不一样的地方,后面的3位都是专制君主,甚至是独裁者。注意,独裁不是贬义词,是指君主万事自己做主,不需丞相和内阁。明朝中后期有一个内阁,在大多数情况下替皇帝决策,皇帝无异议批准即可。大清没有宰相,没有内阁,大事小情皇帝说了算,这就是独裁。
康熙亲自告诉群臣,"一切政务,悉由独断。"
英国国王任命一个首相,首相领导一些部长。首相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请示国王。一般情况下,国王不需要议会就可以治理国家。特殊情况,比如国王想征税,国王要打仗,就需要议会了。英国议会的议员是大地主、大商人、学者,国王不能派兵去抢他们的钱,只能和他们商量。这时候,国王就召集全国各地的议员到伦敦来开会。
英国议会分上院和下院。上院议员是国王任命的,不会反对国王。下院议员是选举产生的,他们既有商人,还有法律专家,能找到充足的理由反对国王。平时议员们不开会,一开会就指责国王的内政外交,要求改革。
英国议会还通过了《人身保护法》,其内容为:
任何人不经审判不得被监禁。不经法庭出示拘捕证,不得被逮捕。这条原则适用于任何人。
这样,议员们有了法律保护,可以在议会上畅所欲言,反对国王。
《人身保护法》被认为是最早的人权法律。
国王一生气,就解散议会。议会一解散,下议员们就失去了议员资格。下一次议会召开的时候,他们还要再选一次。
应该讲,英国下院对查理二世非常不满。一是怨国王情妇太多,浪费纳税人的钱。二是怨国王和法国结盟。三是怨国王支持天主教。在内政、外交、宗教和军事政策上,下议员们都反对国王。
国王治国,总是有一些失误的地方。比如,查理二世坚持要向荷兰宣战,一是被荷兰海军攻入伦敦,二是战争花光了国库的钱。
在下议员的压力下,查理二世的两个首相,一个流亡法国,一个被关进大牢。
在一次会议上,查理二世幽默地告诉下议员们,他年纪大了,不想出国受苦了(流亡)。
新教是英国的国教,可以说英国从上到下几乎全是新教徒。
查理二世和他的弟弟詹姆斯却喜欢天主教。查理二世遮遮掩掩,詹姆斯公开承认自己是天主教徒。
查理二世首先提出《信仰自由法》,允许天主教在英国合法存在。应该说,这是促进历史进步的法案。路易十四正相反,他在法国废除《南特敕令》,明确天主教是法国唯一的宗教,其他教徒要么改教,要么离开法国。
下议院全力反对《信仰自由法》,针锋相对地提出《宣誓法》,即英国公务人员、军人必须宣誓服从国教,还得当面骂一句天主教不好。
为了获得军费,查理二世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詹姆斯是天主教徒,又是海军大臣。他只得辞职,流亡比利时。
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王后来自葡萄牙,也是天主教徒。查理二世的情妇给他生了14个私生子女,王后却没有生下一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下一任国王就是天主教徒——詹姆斯。詹姆斯的新婚妻子也是天主教徒。看来他们的孩子也是天主教徒。
英国下院劝查理二世离婚再娶一位新教新娘,生下儿子。虽然王后不好看,虽然查理二世不喜欢她。但是,国王尊重王后,不忍心把王后打发回葡萄牙。因此,他拒绝离婚。
下议院的领袖是沙夫茨伯里伯爵。他提出,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茅斯很勇敢,可以把王位传给他。
查理二世再次拒绝。他说,这个方案违反法律,也不符合公道。
沙夫茨伯里说,英国议会可制定法律,使其合法化。
查理二世说,英国人民不会接受一个杂种为国王。
有一次,查理二世生气地对沙夫茨伯里说,我真的相信你是我们国家最低贱的一条狗。
沙夫茨伯里回答说,是的,作为狗统治下的狗,我是最低贱的。
查理二世应该恨沙夫茨伯里的医生,要不是他,沙夫茨伯里没准早死了。这位医生不简单,他就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约翰·洛克。
沙夫茨伯里领导的下院推出《排他法案》,即禁止天主教信仰的人担任英国国王。这个人,显然就是指詹姆斯。
这个方案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不仅查理二世反对《排他法案》,很多英国议员也反对。
支持詹姆斯的人是封建贵族和农民,支持英国的尊卑传统。詹姆斯身上流着先王的血,不管他的信仰是什么,他的继承权天生不可剥夺。
反对詹姆斯的人集中在金融工商业和知识分子,是新兴阶层。天主教反工商业(特别反对金融业)、反科学(比如软禁伽利略),所以英国下议院禁止英国发展天主教。
詹姆斯党被嘲笑为托利党。托利(Tory)一词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反对党骂他们说:
"有着英格兰人面孔、法国人心肠和爱尔兰人是非观念的魔鬼。他们长着宽额头、大嘴巴和肥胖的臀部,可是没有头脑。他们是一群野猪,要把当时的政体连根拔掉。他们采取愚昧的破坏政策。"
反詹姆斯派被讥讽为辉格党。辉格(Whig)一词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马贼。詹姆斯党骂他们说:
"老是空谈新的启示和预言。他们带着鼻音发表激昂的讲话,不过并不能使这些内容更有说服力。这些小喇叭会说话,他们唯一的词汇是'推翻''推翻'。他们的祈祷是一派胡言,是合法化的狂吠,是叹息、哭泣、哮喘和呻吟。"
两党对"歹徒""马贼"的蔑称不以为耻,干脆承认。
可以理解为,托利党是保皇党,辉格党是反对党。
只要是两党制,一般就会相互攻击。
在古代中国官场,党不是一个好词。繁体字的党上面是个尚,下面是个黑。也就是说公开黑幕。在明朝,有浙党、楚党、东林党。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
下议员们在议会天天发言,逼迫查理二世表态。
查理二世说,我绝不屈服,也绝不受欺负。人往往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小,而我却恰恰相反,在未来的生命里程中,我绝不让自己的名誉受到玷污。我的手中有法律和正义,一切正直的人都站在我的一边。我宣布议会解散。
下议员于是丧失了身份,都回家了。
查理二世命人把沙夫茨伯里抓起来,指控他煽动革命罪。但是,负责审讯的陪审团成员都是辉格党人。他们宣判沙夫茨伯里无罪并马上释放。沙夫茨伯里和国王的私生子蒙茅斯一起逃到荷兰海牙。几周后,沙夫茨伯里病死。
议会没有了,沙夫茨伯里死了,查理二世是胜利者,也变成了独裁者。国王和议会是两个刺猬,只要一接近就会有矛盾。但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两个刺猬也要抱团取暖。
用个现代的词汇,下任领导人的产生,是宪法问题。查理和下议员们关于王位继承权的争论,争的不是詹姆斯的人品和能力,争的是法律,斗争的手段也是法律。
万历皇帝想废长立幼,内阁和大臣都不支持,只好做罢。
反观大清,立皇储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还搞得神神秘秘。当康熙向群臣征询谁是太子时,绝大多数人支持八王。康熙却不尊重民主投票结果,反而痛斥支持八王的臣子。康熙说,唯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或有小人,希图仓促之际,废立可以自专,推戴一人以期后福。朕一息尚存,岂肯容此辈乎?
皇储是谁,只有皇帝能定。提出候选人的臣子是小人,康熙要严惩之,甚至将其处死。
查理二世为什么坚持把王位传给詹姆斯,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蒙茅斯?
他明知道议员们对天主教恨之入骨,却把信仰固执的詹姆斯推上王位,这不是把弟弟放在火上当烧烤吗?
查理二世难道在内心里真的相信英国会变成天主教国家?
查理二世难道相信英国不会引发第二次内战,再砍下詹姆斯的头?
詹姆斯是查理二世最亲的人,把他排除在继承人之外,查理二世从法理上、从感情上都难以接受。
也许查理二世的想法是,我的职责是让詹姆斯继承王位,至于我死后,詹姆斯能不能管好国家,那是他的事,与我无关。
英国以后是好是坏,是上帝的安排,也与我无关。
我只尽到自己的责任。
1685年2月,查理二世嗓子疼、发冷汗。御医们的治疗方案如下:
·用树脂和鸽子粪糊在国王的双脚上使劲揉搓。z从国王身上抽出1升鲜血。
·用强力的催吐剂和灌肠剂,让国王上吐下泻,最后脱了水。
·把国王的头发剃光,用一块烧红的铁块往上烙(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
·往国王的鼻子里灌辣椒粉,让他打喷嚏。
·在国王身上糊满了热膏药,再用布把国王包成了粽子。
经过大夫们的经心治疗,再看查理二世,不是嗓子疼、发冷汗的问题了,而是浑身疼,已经奄奄一息了。
医生也很累。查理二世连连向他们表示感谢。
临死前,查理二世叫来神父,主持了自己加入天主教的仪式。从当国王的第一天起,他就想加入天主教。为了国家,他忍到了生命的终点。
55岁的国王最后说了一句话:
"不要让我可怜的内丽饿着。"
作为帝王,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滑稽、可笑、没出息。
路易十四有辉煌的凡尔赛宫和打遍欧洲无敌手的丰功伟绩。但是,百姓生活在极端贫困当中,生不如死。
查理二世不是大帝,没有野心,他鼓励民众和他一样工作、享乐。
查理二世的爷爷主张君权神授,被臣子们嘲笑。查理二世的父亲主张君权神授,被贵族们砍掉了脑袋。太阳王也到处宣传自己是上帝之子。查理二世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认为自己是人,和臣民一样的人。他满足个人的欲望,也不禁止臣民们的欲望。
柯尔贝尔大力发展法国国有企业,采用种种政策提高法国企业竞争力。一开始,法国经济是增长了,后来,种种政策成了束缚企业的条条框框。
查理二世不关心国家产业,但英国经济持续增长。因为英国下议员们很多都是商人。商人已经进入国家决策层。康熙四十年,法国经济濒临崩溃,英国则超过荷兰,成为欧洲最大商业国。
查理二世不操心英国科学家。英国的科学成果远远多于法国。
查理二世统治了25年,英国取得显著的成就,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成果累累,签署了人身保护法案,北美殖民地扩张。最关键的是,英国诞生了政党。政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几千年来,大臣对某一件事情产生不同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想法,往往会产生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至于这些想法是对是错就没人管了,谁赢了谁就是对的。政党的存在,让不同的想法充分表达,让时间来证明谁对谁错。
查理二世甚至为君主立宪奠定了基础。他死后三年英国就成为君主立宪国家,而法国100年后才爆发大革命。
相对于克伦威尔,查理二世的统治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自由。
在他的治下,议员们充分发表意见,科学家放心搞研究,商人大胆去做生意,老百姓天天看戏。
想象一下,一个年轻的无名老师竟然对抗剑桥大学百年来的宗教规矩,这种事情轮得着国王本人来管吗?只要稍微严厉或者虔诚的国王,都会把这个年轻老师赶走。如果查理二世稍微不耐烦,否决了牛顿的申请,牛顿就只能回家务农,或者到偏远地区当牧师。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可能要晚上100年。我们今天很可能没有手机和汽车。
想想看,多么可怕的后果。
后人称查理二世的统治为"黄金时代",称"淫荡""狡猾"的查理二世为伟大的国王。
取得如此多的成就,说明查理二世并不傻。
罗切斯特伯爵给生前的查理国王写了一篇墓志铭:
"国王没有说过一句愚蠢的话,
也没有做过一件明智的事情。"
查理二世听到后说:
"This is very true, for my words are my own and my actions are my ministers."
(没错。话是我说的,事是臣子们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