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故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当日复一日过惯了响晴天的我们,蓦然间只见得天地间风云变色,如铅般的阴云笼罩四野时,就会惊讶地遇上罕见的下雨天,大滴大滴的雨落到干燥的地面上,漱漱有声,沙土被扑扑的溅起尘烟,空气也被打湿了,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气味。可总是雨疏风骤,往往是大地还未湿透,雨就下完了。
雨过天晴时,天空中的浮尘洗净,清新扑面而来,净空如拭,抬头远眺,可以惊喜地看见远远的地平线上,竟绵延横亘着天山的青青轮廓线和博格达峰顶的皑皑白雪,在湛蓝的天穹之下,分外雄伟壮丽。
天山山脉呈东西方向绵延在XJ的中部,把全疆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它的海拔高达5000多米。在我眼中、在我心中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境啊,正是那种近在眼前,远在天边。那仿佛触手可及的雪峰,那是我少年时心中的神圣神秘之境,雪峰的印象到现在仍旧像梦幻一般,它在满目苍黄的大地之上,在天边耸入云天,与青天只隔一迹白线。虽然我们与天山只有着60公里的直线距离,但至今仍未靠近过,只是在我的心里魂牵梦萦着,永远神秘地散发着圣洁的光辉。
我在XJ成长,春夏秋冬,几番寒暑,堪堪度过了13年,在当地却没有过大的位移,我生活这一段时期,物流和交通都不发达。最远去到过WLMQ,还是遇上了一次机会,爸爸去开会,带上了我和弟弟,跟着去玩,这样机会少之又少。我和弟弟是在盛夏时节去的,穿着白衬衣黑裤子。坐在车上很兴奋,穿越了土黄色的山丘,沿着长带状的公路向前走,先经过了达坂城,一个小县城,因为“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民歌闻名全国。车向西而行,一直到看见高楼在公路的尽头聚集了起来,热闹的都市扑面而来。
我们住在招待所里,白天大人去开会了。我们在院子里撤着欢儿地嬉戏玩闹,爬到与二楼屋齐平的对面平房上,遇上了当地的小孩子在玩耍,惊奇地围观他们抓蜻蜓,把肚子去掉,用竹签串起来,用火柴烧烤了吃,我们只是看看,撇撇嘴,不屑于去吃。在两天里,我们去了乌市动物园,印象最深的是巨大的兀鹫,被关在一个巨大的铁笼子里,头顶是几乎秃了的,孤独地猫在那里睁着青白眼,不屑地冷冷看着你。还有公园里地面上小水沟里的涓涓细流,在夏天里也是冰凉入骨。这一趟我俩还第一次吃到了真正的牛奶冰棒,一口下去那香醇的滋味就此永远留在了记忆里。因为我俩太闹腾,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找爸爸告状,到了第三天我们就被提前送回家了。
XJ人性格里的耿直无心机,富于同理心、因人常热,与人为善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在我身上打上了印迹,而当地的普通话,让我对这片土地永远有着一种归属感,心境自有一种苍凉空阔的感觉,融入性格。虽然口音已经慢慢变成了带着云南味的XJ话,但这腔调儿,一直要说上它一辈子,才会消失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雁字回时,胡儿泪双双落。天苍苍,野茫茫,苍茫的大地,悠远的历史,汉代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张骞出使西城,联络大月氏,他派出的使者甘英走得最远,到达了地中海沿岸,跟罗马帝国联系上,知道了西方极远有罗马帝国,汉朝与罗马,如果不是有地理的天然阻隔,要不然会迸发出多少英雄诗篇,多少的故事和战争;还有汗血宝马的故事;班超投笔从戎,纵横捭阖,凭几十个随从之力收复、经营西域,名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唐朝极盛时一度统一了西域,设立安西、北庭(金山)、昆陵、蒙池等都护府,兵锋直接和兴起的大食国对垒。一时之盛也,多少功臣战骨!
《破阵乐》唐张说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百里火幡焰焰,千行雪骑騑騑。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少年胆气凌云,共许骁雄出群。匹马城南挑战,单刀蓟北从军。一鼓鲜卑送款,五饵单于解纷。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
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大唐初年,这里曾经佛国林立,玄奘西行取经时一一经过;到得元朝时,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从西亚经中亚,沿丝绸之路经过这里,西域诸国已经被元攻灭,居民都伊斯兰化了,他来到了元朝的大都,在元朝庭当官员,还到过当时海上丝路的开端:光明之城泉州。后来他写下了著名的游记;清朝开辟西域,正式成为中华的领土。左宗棠西征收复XJ,从潼关出发,一路修通道路,种植柳树,到今天仍郁郁郁葱葱,守护着河西走廊,著名的“左公柳”。
“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公所植。”
在这片浩瀚广袤的大地之上,几千年各种不同的部族在这个舞台上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故事,一时间英雄辈出,风云变幻,但大地依然,英雄们、贼虏们都归于尘土。其结果就是西域人深深刻在血肉里的沉浑大气。
君不见: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扫枯叶干云气,白杨直刺青天。四时的天气都是天高云淡,罕有雨水。那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有一说就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也是在天山的怀抱里滋养成长,“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那无尽的逸才,和这片土地的渊源分不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李白就象这黄河之水一样,一路向东,走向了辉煌的大唐,在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天府之国饱吸了灵气,从十几岁开始,就出发壮游华夏,学道修仙,任侠交游,来到了长安,颠沛流离,创作出盛唐璀璨的伟大诗篇。午夜梦回,这遥远的故园胡风,多少次出现在梦里?这就伟大盛唐巨大的向心力创造的所谓家国情怀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遥望无边土地,茫茫戈壁滩伸展隐没在天际线,大大小小的石头千年兀然在沙土之上。正如唐朝边塞诗人岑参诗云:“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触目所及都是灰色、黑色的零星石块散落在沙土之上,见得到一点稀稀拉拉的绿色。而有了水渠沟道的地方就会有成行的白杨和柳树。这是人工种植的西北防风林带。一列一行地像站岗的哨兵,阻挡了风沙,防护着公路和绿洲。但杨、柳树如果得不到灌溉,就会迅速枯萎死去。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汉唐之肘腋,这里正是伸向中亚的国土,多少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它。天山提供的雪水养育了盆地中的生命,坎儿井和沟渠造就了绿洲。
罗家伦题左宗棠收复XJ诗一首:
“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溶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旋落照,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过瓜田碧玉丛丛,望马群白浪滔滔,想乘槎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匈奴右臂,将来更是欧亚孔道,经营趁早,经营趁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