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传统零售企业的数字化道路选择
道路一:自建数字化系统
由零售企业内部的技术团队主导、整合外部的优秀解决方案来推动数字化变革,是少数零售巨头的选择,即技术团队在内部与零售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及时发现问题与需求,对症下药,推出最适合自身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系统。
以沃尔玛为例。有着60年历史的零售巨头沃尔玛,连续多年蝉联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五百强榜首,在24个国家拥有10585家门店、220万名员工。面对电商、新零售的猛烈冲击,仍屹立不倒。20世纪60年代,沃尔玛就使用计算机支持日常业务,使用计算机跟踪存货;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POS系统,1979年建立第一个数据处理与通信中心;20世纪80年代,发射企业卫星,与供应商建立自动订货系统;20世纪90年代,涉足电子商务领域;进入21世纪,沃尔玛也不断拥抱变化,利用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送货等多种方式创新,服务新生代客户。
Walmart Global Tech是沃尔玛的技术部门,成立于2005年,拥有20000名员工,并计划在2022年再招收5000名员工,负责开发和管理构建沃尔玛客户体验的基础技术,包括云技术、数据挖掘、企业架构、DevOps等。
可以说,正是因沃尔玛具有足够大的体量、足够多的利润、自成生态体系,以及领先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数字化基因、强大的技术团队与经济实力,支持了其自建数字化系统。
无独有偶,世界排名前三的零售巨头施瓦茨集团也选择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推进数字化变革。施瓦茨集团成立于1973年,在全球拥有超过500000名员工,在3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2500家门店,旗下拥有Lidl和Kaufland等多个品牌。
digital.schwarz是施瓦茨集团的IT部门,仅该部门就拥有3000多名员工,通过整合集团子公司的数字化部门和收购科技企业,为集团旗下多个品牌提供数字化服务,并定义了施瓦茨集团的“数字化路径”。
该部门也向集团外的客户推出100%“德国制造”的云解决方案(StackIT),以替代非欧洲供应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丰富的使用场景、强大的技术团队和经济实力,支持其自建系统,并对外输出技术方案。
小结
优势:高度贴合自身需求,量身打造,可保证交付时间和数据安全,并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劣势:因研发、迭代而投入巨大,对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人力、财力的持续投入。
结论:根据2020年CCFA公布的数据,中国连锁企业百强的平均门店数为1778家,连锁超市百强的平均门店数为305家。中国连锁企业大多为区域零售巨头,和美国、欧洲的零售巨头相比,规模还有很大差距。就目前中国连锁企业的情况而言,因缺乏专业、强大的技术团队,以及足够、持续的研发力量投入,以自建方式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不高。
道路二:老旧系统升级和新老系统嫁接
虽然ERP系统在传统零售企业中的渗透率很高,但ERP系统为本地化部署,系统功能迭代缓慢,线上线下相互割裂,不同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孤岛。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探索,从2009年开始,线下超市纷纷开始拥抱电商,“上云”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云ERP也成为SAP、Oracle等公司的重点业务方向。例如,SAP在2021年推出全新品牌“RISE with SAP”,帮助客户在原有ERP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转型,因此,大多沿用ERP系统的零售企业,以在原有ERP系统上叠加系统的方式尝试局部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
小结
优势:投入少,可及时应对新需求,解决个别问题。
劣势:线上线下系统割裂,碎片式解决个别问题,系统切换效率低、迭代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系统性问题。
结论:传统零售企业缺乏电商与生俱来的数字化基因,以往使用的ERP系统无法做到系统间的数据打通和持续迭代升级,再加上多年积累下来的运作方式形成的惯性太大,简单的修补、嫁接是很难真正实现彻底的数字化变革的,更无从发挥数字化的真正价值。
道路三:与第三方平台合作
从零售巨头的具体数字化转型实践来看,除个别零售巨头独立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之外,其他零售巨头纷纷与各行业的科技厂商合作,开展集团数字化转型。
有行业专家评论称,零售企业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 第三方平台的可扩展性。零售企业拥有成百上千家门店,每个门店都需要访问相同的数字工具和资源。通过第三方平台,零售企业可以轻松扩展数字业务,不需要投资自己的基础设施。
● 第三方平台的外包优势。第三方平台拥有一支专家团队,可以帮助设计、实施、管理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零售企业可以释放内部资源,专注于其他业务方面。
● 第三方平台的成本优势。基于SaaS模式的第三方平台提供基于订阅的定价模式,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性价比非常高。零售企业不需要预先投资昂贵的硬件和软件,而是以年为单位支付使用费用。这有助于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
小结
优势:数字化转型的成本相对较低,云端部署的扩展性强,可聘请外部专家团队。
劣势:通用型产品,行业属性弱,产业沉淀少;模块化设计,无法做到业务流程的完全契合;外部系统未经打磨,技术落地的阻力大,易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结论:目前,服务于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三方平台,既有以SAP、Oracle为代表的软件巨头,也有电商行业中的佼佼者,如京东、阿里巴巴等,它们分别从ERP、电商、POS、供应链、机器视觉等各自擅长的领域切入,助力零售业进行部分数字化转型。但正如上面分析所说,第三方平台的通用性决定了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在对行业或企业的适配性、可复制性及落地实操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道路四:多点之路
相较于自建系统巨大的研发资金投入、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缺乏,以及失败风险,能够提供端到端一站式解决方案、拥有强大技术团队与持续技术投入、拥有经实体门店验证有效的丰富经验、持续助力零售企业的专业第三方商业SaaS服务商,成为零售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最佳选择,而多点DMALL正是其中的一员。

蓝色部分为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选择
2016—2019年,多点DMALL依托在物美门店中的实际运营,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即将“实验室”中的解决方案落地到“试验田”中,又不断迭代升级,精耕细作,将“试验田”打造成了“示范田”,并与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一线品牌开展战略合作。
小结
优势:相较于通用型第三方平台,多点DMALL的商业SaaS专注零售业且融入行业最佳实践,经零售全业态验证可复制、可落地、可迭代,性价比高,数据安全。
劣势:企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相当于二次创业,是典型的“1号位工程”,需要一把手的战略定力和亲自主导,才能确保企业上下一心,并且组织结构和运营流程都要做相应调整。
结论:多点DMALL深耕零售业7年,通过在物美全业态零售的“试验田”里摸索、迭代,实打实地为传统零售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趟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更重要的是,这条可行之路不仅让企业用起来更方便、创新更方便、使用数据更方便,还能直达消费者、直达供应商、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复用原来的基础设施,更好地使原来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基于云架构的多点DMALL零售云,可充分发挥数字化对实体经济的助力作用,从而成为传统零售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