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认知
起初,日本米商绘制了蜡烛图,用来描述米价的走势,这是最早的K线。和今天的K线一样,蜡烛图也是由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构成,创始人一般被认为是“本间宗久”。后人将《本间宗久翁密录》中的文字记载转换为图形,也就是K线组合,并在图形旁边加了“买”“卖”“观望”等注释,意味着出现这些K线或K线组合,后续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势变化,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是米商对米价走势规律的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道氏理论出现,同时期还有杰西•利佛莫尔代表着技术派的诞生。后世对于证券与期货的分析,有技术图表派、数学规律派、价值投资派等几种。其中,价值投资研究的是股票所代表的公司,该派认为市值的增长来源是公司的盈利扩张能力,代表人物格雷厄姆写了一本《聪明的投资者》,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是其弟子巴菲特,而除了巴菲特外,受其投资思想影响的还有沃尔特•施洛斯(巴菲特眼中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约翰•邓普顿(全球投资之父)、菲利普•费雪(成长股策略之父)等数位全球投资史上的大师级人物。
在价值投资以外,将研究重点着眼于K线图表、指标、价格等因素的,可以统称为“技术派”。这里面的分类就多了,从单个K线的形态到数个K线的组合,再到多个K线构成的形态,都属于K线形态类。例如,很多人熟悉的“乌云盖顶”“仙人指路”“孕育线”“三只乌鸦”“红三兵”“头肩底”“美人肩”等。研究者发现,当K线图出现这些特征的时候,后续通常会出现上涨或者下跌走势,于是把它当作规律总结了出来。
K线之外,最常见的是指标,如MACD、KDJ、CR、RSI等。研究者同样发现,当这些指标出现“背离”“双头”“金叉”等情况后,后续股价会有相应的上涨或下跌。
江恩理论认为,时间与价格在走势图中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例如,神奇数列、黄金分割点等,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走势。
在均线理论中,格兰威尔根据移动平均线总结出了8个对应着买入与卖出的规则,即长短均线呈现特定情况时,后续将有下跌或者上涨。
波浪理论的创始人艾略特从大量K线图中发现,每次走势都会呈现出五浪上涨、三浪下跌的特征,于是总结出了13种波浪形态,并给出了大浪由小浪组成的结论,同时用波浪之间的比例关系和上涨或下跌的幅度、时间来预测后续走势。
可以发现,上述股票技术理论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基于大量图表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当下的情况预测未来。在经济学中,有各种周期的理论,其思路是一致的,例如,60年的康波周期、10年的朱格拉周期、3年的基钦周期等,也是在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结论。例如,10年的周期是基于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3年的周期是因为商品库存的变化等。根据这些总结出来的结论,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研究的方式,是先发现规律,然后去探究其内在逻辑。
类似的还有几何领域,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出现之前,人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但并不知道这有什么内在逻辑。而《几何原本》通过对点、线这种客观存在的定义,通过数学逻辑的方式,推论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股票技术理论而言,缠论属于《几何原本》式的,其他的技术理论都属于规律性的总结。在缠论中,走势有三种形态,分别是上涨、下跌、盘整,这类似于《几何原本》中对点、线、面等基础元素的定义。这三种形态的必然结论:无论上涨、下跌,还是盘整,都必然结束,且一个形态结束后,只能转变为其他两种形态中的一种。整部缠论的推演,从这些不可否定的客观存在的原理开始,逐步推导出买卖点,以及其他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在理论中,有逻辑的必然性。
缠论与其他技术理论不同的地方还在于:缠论不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对后续走势进行预测,而是在理论框架内对后续走势进行分类。例如,上涨结束后,只可能转化为盘整或者下跌,但缠论不去预测后续走势,而是在理论框架内给出后续走势出现盘整或下跌的必然条件。当走势触发这些条件时,盘整或下跌的开始或结束即被确认,进行相应操作即可。
但必须一提的是,理论基础与思维模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操作者应用结果的不同。例如,有些人深入学习了波浪理论或者其他理论,即便没接触过缠论,也可以操作得很好。这就好像在《几何原本》出现之前,人们直接套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也并不会出错一样。
同时,既然是一门理论,就必然有限制性,所有理论都必须在某个范畴内进行讨论。例如,三角形的180°内角和就必须在平面几何范畴内讨论,在黎曼几何中就不能成立,这是基本常识。但只要是K线图的走势,无论是哪一种技术理论总结出的规律,在缠论体系中都可以有更加精确的逻辑表达,这是由理论的推演特点与体系决定的。
缠论出现了十多年,很多人把这门理论当作股市的秘籍,似乎得到了就可以称霸股市,这并不可取。在股市中,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人,而不是理论,再完备的理论也要人来使用,通过人在现实中发挥力量。
更有人把缠论当成了一种信仰,这同样是不可取的。对一门理论,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了其内在逻辑,熟练掌握并在实践中进行印证,才能对其进行正确或错误的评论。我们学习并不是要教条地追随某个人或者某些理论,而是应该立足于整个系统,去看待其中的某些点,并在实践中去了解、掌握。
人类的大脑分为两个工作系统:第一个系统倾向于根据直觉、感觉来给出结论;第二个系统需要调用我们的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评判。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根据第一个系统来决定对事物的认知,这种思维方式是必须克服的。
2.体用
所有股票理论要解决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如何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增加利润。无论价值投资还是技术理论,要解决的都是利润最大化问题。
风险有很多种,像技术风险、爆雷风险、政策风险等。技术风险无非就是技术操作的问题。爆雷风险,其实就是股票基本面突然变化的风险,如长生生物,由于一般的投资者在信息获取的渠道与速度上处于劣势,所以这种风险往往是致命的。自2019年以来,随着政策监管趋严,尤其是2020年注册制出台之后,这种致命的风险将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政策风险是由政策调整引起的。例如,2007年5月30日凌晨印花税提高300%。相对而言,技术风险处于可控的范畴,而爆雷风险与政策风险是极其被动的。这些风险无法完全排除,所以对于筹码的持有者而言,降低风险的方法只有降低持仓成本。
当然对于短线而言,持仓周期短的一小时以内,长的不超过一周,碰到爆雷风险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尤其是在分仓操作的情况下,就更难遇到爆雷风险了。但值得注意的是,纯粹的短线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可以将操作结果进行分类。第一种情况,短线始终做不出利润的,长期而言收益小于零。第二种情况,短线业绩长期在保本线附近,不能有效突破。这两种情况其实无所谓持续的问题。第三种情况,短线技术很好,能够保持稳定增长,这样无论收益率如何,最终都会到一个瓶颈期。因为对于任何一只股票而言,其短线进出可容纳的资金量都是有天花板的,所以在资金量达到瓶颈的时候,频繁换股的短线操作就不可持续。例如,资金量在几十万元的时候,所有的短线买点都是可以操作的;但当资金量达到几千万元的时候,可选择的标的会大幅缩小。对几十万元资金而言,最好的买点有时候也必须要放弃,因为不一定能买到足够的筹码,有时候还需要向上扫单才能把资金利用率提高,但这种扫单无疑会增加持仓的成本,同时卖出还有可能要向下扫单降低收益率。
有人会说,等我的资金增长到几千万元就不炒股了。那么请你想一想,如果你拥有能把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资金,增长到几千万元乃至更大规模的能力,你觉得有什么理由离开市场?如果不能实现资金的稳定增长,那么你来市场的目的又是什么?
在追求利润与风险比最大化的过程中,风险是第一位的。所谓收益率,必须在相同的风险条件下比较才有意义。对于技术风险来说,下跌的结束就是最好的介入位置;对于爆雷风险来说,持仓成本是决定性因素;对于政策风险来说,成本的控制以及在有利位置退出是重点。
所以,下跌结束的介入点、持续降低的持仓成本、有效可执行的退出机制三项是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
在资金利用率上,由于操作者是无法完全分类的,所以要根据资金量的大小来安排资金利用的效率问题。对于短线来说,在下跌结束的位置持有筹码,在上涨结束后持有现金就是最好的效率安排,而上涨的力度是另外的问题。对于中线和长线来说,就是在相应级别的下跌结束位置开始持有筹码,并在后续的上涨过程中,根据不同级别的价格波动,把每一次有着足够利润空间的波动尽可能吃尽,在这个过程中把成本降低。
缠论要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其实对于缠论来说,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操作方式,是把大规模的资金用来结合基本面长期运作固定品种,解决长期持有固定品种的风险问题与利润最大化问题。在此期间,用来操作短线和中线的思路,也可以在理论中找到匹配的操作方式,但实际是在整部机器上拆了一些零部件来使用了。
和波浪理论相似的是,缠论拥有自己的级别系统,但缠论的级别定义更加精确,并可以在当下给出明确的判断。由于理论的根基——人的趋吉避害本能,各个级别的走势都存在着嵌套关系。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所有的级别都可以利用理论将其拆解分析,也就是理论的逻辑在所有级别同构,操作者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的操作级别。这相当于一个开放性的源码,在这源码基础上,每一名操作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适配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只是这操作系统的好坏与源码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取决于搭建的人。
在更加广阔的范畴里,缠论并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股票技术理论的名称,股票在整个“缠中说禅”博客中,只是略占篇幅的一部分。缠论系统里面不乏《论语》的思想,比如“学而时习”“患与不患”“敏行讷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等,这方面解决的就是如何去掌握和使用这门理论的问题,只是在表面上,这属于哲学部分。
哲学,是这个世界上顶级的学问,探寻的是各个领域的问题浓缩后的本质,反过来适用于相应领域的一切问题。很多人在学习缠论的过程中,会凭空想象出各种问题,殊不知成事的基本常识是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制造问题。做之前就假设各种小概率条件,这种事情本身就偏离了正确的学习路线。此外,学任何东西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对于学习股票理论来说,就是在现实中去盈利。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有理论就足够了,这在《实践论》《改造我们的学习》两篇毛选文章中有极为深刻、全面的论述。在本书中,会穿插一些《论语》中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思维方式的调整有很大的帮助。缠论体系本身就是被这种思维方式贯穿的,如果仅仅是熟悉理论,而不能自然地以这种思维方式去看待眼前的问题,是不可能学好这门理论的。
其实缠论原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就是期望用赚钱这种充满想象力的事情去刺激人的欲望,让人在实践这门理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向《论语》的思想靠近。
3.立体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往往非常大,理想化的事物通常并不存在于客观现实中,这是基本常识。很多学缠论的人在其他领域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却经常把炒股这种事情理想化,需要在实践中摔倒很多次后才能逐渐清醒过来。
缠论只是一门技术理论,并且有适用的范围。操作者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琢磨出能够具体执行的系统。这套系统不存在被复制的可能,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尽相同,其系统必然存在差异,这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何况只有技术也是不行的,技术必须结合一个更大的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缠论原文给出的技术面、基本面、比价构成的系统是比较科学的,也是在实践当中被印证有效的,这三个系统的结合,无论在短线还是中长线中都可以发挥作用,本书也是按照这个脉络来写。但前文说过,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系统,所以发掘出其他系统进行叠加也未尝不可,例如,短线的操作就可以将技术、活跃度、消息等条件结合起来。
缠论的技术解决的是买点问题,并不解决涨幅问题。虽然任何符合理论的买点都可以带来利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会发现:完全符合理论的买点并不容易出现,并且同样的买点其后的涨幅可能天差地别。例如,在TMT(科技、媒体、通信)结构性行情中,同样的买点出现在一只钢铁股和一只软件股中,可能钢铁股后面只是微弱的震荡,而软件股就可能涨停,所以必须叠加其他的系统进行优化。
当然,无论基本面还是比价系统,都必须有技术面的支撑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这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另外,很多人会把技术理论在一个平面上展开,而所有技术的应用都应该是立体的,用缠论的语言来说,就是技术的应用不应该是在某个特定级别中,而是要考虑操作级别的上一个级别和下一个级别。例如,操作级别是30分钟的,那么还要考虑30分钟级别的买点所处的日线级别的走势类型和次级别5分钟的走势类型。前者决定介入的风险与可能的利润,后者决定精确度,就技术而言这才是相对合理的方案。
基本面,涉及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这决定着当下所处的行情性质。在不同的行情性质中,如2006年和2008年,或者2014年和2016年,操作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当下的主线行情表现往往优于其他板块,例如,在2017年,钢铁、煤炭、水泥等价值型周期股的表现总体上就比其他板块好得多;而在2019年,在TMT行情主导、科技股翻倍的情况下,周期股一片萧条。
比价,决定的就是板块内的具体品种。一个板块的上涨都会有所谓的“龙头”,这龙头可能是该板块里面基本面最好、规模最大的品种,也可能是突发事件涉及的板块中涨得最猛的品种。在整个板块里面,有着一线、二线、三线之分,最好、最大的品种一般先涨,而其他品种在比价效应下会逐渐和一线品种处于同一估值水平。这里说的同一估值水平并不是指PE(股票的本益比)一样,而是市值之间的比例趋于一致。
综上所述,基本面决定操作风格与主要板块,比价系统决定具体品种,技术在具体品种上用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缠论操作体系。
对于短线来说,技术、活跃度、消息三者的结合,是基于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的考虑。因为对于短线来说,活跃的股票可能的涨幅优于不活跃的股票,而消息通常都是刺激短线活跃的因素。但操作者了解消息,并不是要去追涨或者潜伏,而是要看消息本身对走势的客观影响如何。在缠论的思维方式下,所有可能对价格波动起作用的因素,都必须体现在价格波动上才有意义,而所有的价格波动都是由具体的人来交易造成的。如果一个消息出来而价格没有明显反应,说明这个消息在当下没有起到影响价格波动的作用,那么就是无效的。在这样的视角下,具体的介入条件都是让市场本身去选择,而不是靠操作者的预测,这是立足当下的思维方式。同样地,走势何时何地结束,也是市场本身在选择,操作者不需要越俎代庖去想象一个当下不存在的未来情况,然后根据对未来的预测而反应。
此外,对市场的熟悉程度也会决定业绩的高低,特别是在偏中短线的操作中。在短线中,板块会有协同效应,也就是整个板块都在上涨,对于短线来说这是绝佳的操作机会。因为板块里面的个股不会只有一只,也不可能完全在同一时间上涨,它们的上涨存在着较小的时间差,打好这个时间差是这种短线操作的关键。
炒股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很多人买股票都是两眼一抹黑,赌的就是上下两面,包括一些用缠论来操作的也一样,只考虑了技术理论而不能将更加周全的介入条件纳入思考范围。对于缠论操作者来说,在买入前一般至少要考虑以下问题。
(1)市场行情是什么性质,处于什么阶段?
(2)目前最活跃的板块是哪些,这些板块的先后顺序如何?
(3)板块处于什么阶段?
(4)个股在板块中的地位如何?
(5)指数当下处于什么阶段?
(6)个股有没有买点出现,是什么级别的买点,大级别走势如何?
(7)在理论推演中,买点后什么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
(8)出现哪几种情况就必须要退出?
4.脉络
理论与操作之间,隔着星辰大海,但并不是不可求,只是必须付出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来磨合出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在现实中,很多人其实都怀着寻求捷径的目的来到股市,在这种心态下,能沉下心去完成一件事情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只是被股市的涨跌牵引着情绪,去寻求那种赚钱、亏钱、等待、懊悔的感受。我们一般把花钱去寻求感官、心理刺激的行为称为消费,因此这些人以为的追求财富自由不过是在消费股市而已。
我们把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分为技术面、基本面、比价三个部分,这三者的灵活结合将适用于任何持股周期的操作,但由于技术面是整个操作系统的基础,所以我们会从技术面开始讨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开始就严格按照标准来是最好的,在对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后,乃至对三个系统的应用熟练了之后,其实理论部分基本上就用不到了。对于理论来说,死记硬背在现实中并没有太大作用,而是必须去理解,理解理论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再抛开理论观察走势,这样才有融会贯通的可能。所以本书按以下顺序编排。
第一部分,完全按照缠论的逻辑来推演,包括笔、线段、走势类型、中枢、走势必完美、买卖点、同级别分解、中阴身、多义性、小转大等内容,更加偏重于理论。相对而言,从第一部分出发,直接去实践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太理想,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
第二部分,从缠论根源的视角去看缠论中的各项定义,这时候就可以把纯理论的部分进行弱化,而强化对走势的理解。当然前提是理论已经非常熟悉,才可以让这部分的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部分,涉及基本面和比价,以及股市的周期、行情的分类、板块的基本认知等内容。这部分是为了解决主线行情如何选取,以及在不同行情性质中如何操作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解决操作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以及操作、学习中的思维方式、方向、方法问题,属于《论语》系列思想在股票中的实际应用。
对以上四个部分的系统性了解,才是真正能够用缠论来进行操作的较理想路径。不过除了基本面和比价外,其他系统叠加进来也完全可以。
一个优秀的操作者并不是掌握一些知识就能练成的,技术面、基本面、比价都不过是提供一种方法,而这些方法需要落实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改变现实的知识一无是处。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些所谓“干货”“绝招”“公式”“参数”最简单实用,不过现实并不那样简单。股市中并不存在所谓的“绝招”,输入一个简单的条件就能给出大幅上涨的买点这种事情永远不可能实现。
在迈过技术面、基本面、比价等系统的门槛后,操作者要面临的是自己的问题。例如,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去构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如何克服我们的本能反应,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掌握了各种知识,但不能实现稳定盈利的人比比皆是,这方面的问题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意识不到的,甚至在学习的中后期都不会意识到。如果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切实应用在实际中,实现所谓的“稳定盈利”,那么一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换言之,这一关是避不过去的。
把“知识”转变为“能力”,是所有领域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股票当然也不例外。现实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如,开车这件事情,所谓知识就是驾驶手册所记载的内容,包含了关于这部车的底盘、传动、制动、方向控制、动力等各个系统的知识,以及在赛车场上遇到什么情况要执行哪些程序的完全指导内容,但这本手册并不能让你有驾驭这辆车在赛车场上参与竞赛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多少万公里跑出来的,是多少吨的油烧出来的,是多少个飘移过弯磨出来的,是无数次的失败锤炼出来的。对此,任何人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陈秋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