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50年代初,新中国提出了“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的工农业发展思路。这是我国关于现代化战略最早的论述,蕴含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1980年代,我国学者关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涉及了两者与市场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关系。
1990年代,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战略逐渐被政府部门和学者所倡导,并确定该“三化”为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方略。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工业绿色化”等理念的提出,新型工业化的思想出现,中共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该战略导向中,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命题十分突出,特别强调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支撑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规模扩张、城镇化率提升、GDP导向”等城镇化展模式经受着种种考验,传统城镇化出现诸多难题。
2005年之后,提升城镇化质量、追求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等新型城镇化理念不断出现,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继新型工业化道路之后的第二个新型的现代化战略导向。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导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崭新阶段。同时融入了重视农村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理念,新型农业现代化概念逐步形成。这意味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型“三化”逐渐被政府部门与学者接受,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导向。
若干年以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各项事业推进的重要保障。中共十八大报告中19处表述提及信息、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这几年,在资源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环境恶化频发的背景下,国家又从战略层面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化价值导向,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方向。
上述的60年回顾不难发现:从新中国关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论证,到1990年代关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提出,到十八大融入信息化后的“四化同步”,到近期绿色化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逐渐演变为“五化”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协调发展。可以说,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下,各“化”的时代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提法先后出现,“新三化”与“老三化”的对比式概念也不断呈现,这些都打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时代印迹。如何客观地看待现代化战略的不断演变,如何从理论的高度解读“五化”协调发展的运转机理,如何定量评价“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五化”协调发展等,皆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主题,《指导意见》与《规划》都明确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在信息化技术日益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球化背景和绿色化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导向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五化”协调发展成为新形势下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状态水平和推进路径,对河南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意义重大。
本书作者丁志伟博士,正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主题任务展开这项研究的。作者读硕士阶段专攻城市-区域系统整合研究,读博士期间,恰逢《指导意见》《规划》出台,就顺理成章地参与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可说是具有写这部书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
该书首先通过对城市—区域系统理论中“五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客观分析,结合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下的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模式。然后,基于城市—区域系统整合理论,分析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必然性。接着,从状态评价的内涵出发,从基本状态与耦合状态两个层面定量分析中原经济区“五化”的状态水平。最后,基于城市—区域系统整合理论与状态评价结果,结合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趋势状况,提出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
《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一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方面,该书从城市—区域系统整合视角论述了“五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五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解答了“五化”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进一步补充了城市—区域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机理与演变规律。在实践方面,从基本状态和耦合状态两个层面评价了中原经济区的“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诊断了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困境,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优化组织路径,对中原经济区核心战略主题任务的实现意义重大。该书的出版,一方面建立了经济区建设——城市—区域整合——五化“协调”发展的有机融合的共生互控机制,对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城市与区域互动理论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另一方面深入剖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战略主题,能为从事经济区建设、城镇体系优化、新型城镇化推进等方面的科研人员和相关政府职能人员提供理论支撑,也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问题解决提供实践支撑。
作为作者的硕士、博士生导师,我为年轻的中原学者丁志伟感到自豪。他完成了一部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学术团队极具代表性的成果,在攀登学术阶梯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字里行间,我读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五化”协调发展的中原答案,读出了一份情深深的“五化”协调发展的中原担当,更读出了一份浓浓的中原崛起的河南儿女情。
值此《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付梓,特为之序。
王发曾(1)
2017年1月于河南大学
(1) 王发曾:河南大学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