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有关理论模型研究

自近代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城市学者和社会学者面对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有二元体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人口流动模型、结构变革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1. 二元体系理论

20世纪40年代荷兰经济学家鲍埃克J H(Boeke J H, 1946)在分析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指出,当时出现的经济问题、社会矛盾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体系与本土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农业体系共同构成的社会制度和土生土长的另一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这也决定着二元体系中的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必将是一个由大众发动的小规模进行的缓慢过程。之后希金斯B(Higgins B, 1959)在鲍埃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技术二元化体系论。他认为在二元体系中,由于先进领域和传统领域有着不同的生产函数,从而对劳动就业产生了不同影响。当二元经济中的人口增长时,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创造的就业机会的能力不能够全部吸收增加了的劳动力,剩余劳动力不得不滞留在农业部门,形成隐蔽性失业。这样又会阻碍传统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

2. 二元经济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 A(Lewis W A, 1954)在一篇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文章中就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其中也间接体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该理论模型假定工业是市场导向和技术先进的城市现代产业部门,农业是以庞大落后和自给自足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部门。在假定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前提下,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会向城镇中的工业部门流动,随着城市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产生的工业部门会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容纳。同时生产要素流向各个产业并与之配置,这个过程是工业化过程,也是一个城镇化过程,劳动力不仅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移动,也向各个城镇进行了转移,所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同时进行的;只要进行工业化,不断扩大工业的生产规模,就能大量地容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3. 人口流动模型

托达罗M P和哈里斯J R(Todaro M P, 1969;Harris J R and Todaro M P, 1970)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预期收入,而不是现在的实际收入。也就是说,只要人们认为迁移者的预期收入大于他们在农村的收入,流动就发生了。上述现象表明很多发展中国家城市中虽然存在大量失业,但乡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并未停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城市的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必然结果,也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非正规就业的原因。在该过程中,托达罗M P解释了没有工业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或者称过度城镇化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农村创造就业条件、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注重公平就业等等。但托达罗未对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协调推进过程展开研究。

4. 结构变革理论

钱纳里H B和赛尔奎因M(Chenery H B and Syrquin M, 1975)在《发展的格局(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一书中指出,一个联系均衡的国民经济中,城镇化可能是各种表现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引发工业化的交易和需求改变为开始,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结果。他们进一步指出,除了把城镇化看作可能是各种表现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外,还要把它看作是多种事件的发展过程。由于该过程是多种因素集中的过程,因此他们给出了劳动力转移的解释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地改变,从而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他们基于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历史数据资料,揭示了部门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勾画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表2-1),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都呈上升趋势,并且同一时期的城镇化率要高于工业化水平(Chenery H B etal.,1992)。1986年钱纳里H B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通过比较研究,考察了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分析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并按人均GDP的不同将经济发展分为3个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表2-2),剖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表2-1 多国模型的量化指标

*人均GDP按1964年美元计算。

表2-2 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

5. 聚集经济理论

城市经济学家巴顿K J(Button K J, 1976)认为,城镇化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18世纪后期受当时出现的工业高潮所支配英国北部的城镇增加了许多,以前那里曾经是城镇化最低的地区,“原料分布不均,地方气候恶劣”的特点,高昂的运输费用促使工业集中在一些有利的地区。扩大工业劳动力需要有住房和其他的服务事业,这些只有在城市环境中才能提供。结果,工业城镇发展了,伴随这种发展就要求进一步扩大商业和零售活动,也满足了当地居民和企业增长的需要。反过来城镇化使得经济效益聚集,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对城市规模的扩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