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照片,见证我“家”大变化
□张艳晓
一年又一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岁月的不断增长,“时间”会不断更新你的记忆、冲淡你的记忆。相机的诞生,让那定格的一瞬间成为永恒、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从新中国伊始到现在,镜头下的中国,一点一滴记录着和感动着我们。
(首段照应题目,照片记录记忆。散文化的语言便于抒情,奠定全文抒情基调)
国家在变化,人民也在变化。我的家从平房到楼房、从自行车到汽车、从黑白电视到4k超清电视、从小卖部唯一的通讯座机到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虽然照片没有生气、生命,但它是岁月最好、最直接的“见证者”。作为“80后”,恰逢改革开放的大浪潮。成长的大环境让我真切地参与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亲身所感所受体验着整个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通过亲身经历说明改革开放和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小处入手,一个个物件具有时代典型性)
“傻瓜”相机里藏着满足和美好。1993年,由于单位较远,一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爸爸咬咬牙,一狠心买来全村为数不多的摩托车,可谓“羡煞旁人”。爸爸借来邻居的“傻瓜”相机,一家人与摩托车合照留影。那一张张胶片里装满欣喜和美好。家里每新添一样“大件”,都能让我们这个小家高兴许久许久。照完相,迫不及待跑去冲洗的场景,成了永久的记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童年的一点一滴,见证一个时代的过去。
(通过记叙“傻瓜”相机时代家庭的美好回忆,以小见大,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容易引起共鸣)
数码相机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让数码相机体型变小、内存变大。存储卡的出现,省去了人们冲洗照片的烦琐,可以随心所欲地拍照留影。那个阶段,家里的每一项“重大活动”都保留下了厚厚的照片。步入中学直到大学,感觉身边的一切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祖国在航天、科技、国防、外交、外汇储备等方面,一项项不断刷新着纪录。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
记得2009年,祖国60周岁生日国庆大阅兵。金秋十月,正值秋收时节,每家每户就像商量好的一样守在家中,街道上、田地里空无一人。那天,在电视机旁观看大阅兵的爷爷哭了,那一刻被我记录了下来。那一刻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激动不已。爷爷的眼泪是激动的泪水,是感慨的泪水。相隔十年的一张照片,承载的是时代的辉煌。
(记叙数码相机时代家庭和国家的变化和强盛,通过大阅兵实例来论证国人的自豪感的提升,感人至深,记叙、议论、抒情兼具)
智能手机里,记录了新时代多姿多彩的生活。如今的我已过而立之年,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早已取代数码相机。大学毕业那年,老家和学校之间的高铁开通了。本来六七个小时的车程,一下缩短成了两个半小时。第一次乘坐高铁的我当然不忘用手机记录下这一惊喜时刻。从此距离不再是大难题,我在亲身感受高速列车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感慨、感叹祖国建设的伟大。
与“辽宁舰”的合影、在国外度假的照片……一张张充满新时代气息的照片,背后是寻常百姓的生活富裕、精神饱满和对于未来的向往和坚定。
(记叙智能手机时代生活的新变化,从高铁和航母的例子感受生活的多彩,感受祖国建设的伟大,这些照片记录了祖国的新发展)
光阴似箭,日历又一次穿上了“国庆装”。有了繁荣富强的国,才有幸福美满的家。我的国在变化,我的家在变化。一张张小小照片里的东西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家”越来越好,祝福我的家,祝福我的国。
(首尾呼应,凝练有力。在历史回顾中表达对“家”和“国”的热爱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选自时评界2019年9月24日,有删改)
评中评:本文通过照片和三代相机的迭代和新旧照片的对比来折射时代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美好的巨大变化。叙述详略得当,语言富有抒情性。
(点评人:许智敏)
备考方向:见证、国家强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