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爱呵护你健康成长
教师的爱像母爱一样无私,但比母爱更博大,因为教师要超越血缘关系去爱每个学生。作为老师,我追求把微笑和爱带进课堂,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让爱变得触手可及,让孩子在师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我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在老师、同学面前从不说话。记得有次上英语课我让他起来读单词,他站在那里,非常焦急的样子,嘴唇动了一下,可全班却没有听到一点声音。我很不理解,一个正常孩子为什么不与他人交流呢?有一天,他的爷爷到学校来了,说是来了解一下孩子在校的情况,我告诉他:“孩子在课堂上不爱发言,平时也不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他爷爷叹了口气说:“唉,这孩子在小学基础就差,我再回去好好督促。”他的爷爷走了,可我想到了更多:为什么到学校来了解孩子情况的会是孩子的爷爷而不是父母?为什么孩子不说话?
带着这些疑问,我去他家家访了。他爷爷告诉我说,在家里,孩子只和爷爷有正常的交流,有话只愿意跟爷爷说。他爷爷很为难地告诉我:“这孩子的妈妈是继母,人家从来也不说他,而孩子的父亲因为对孩子不满意,经常吼孩子,孩子就怕他,所以即使父亲问话,孩子的话也只是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 我明白了:孩子不说话,不发言,是由于家庭环境使他患上了“恐惧症”,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帮他从恐惧中解脱出来,而根治孩子“恐惧症”的良药是爱。于是,我便把孩子叫过来单独与他交谈。我对他说:“孩子,老师很喜欢你,因为你很讲卫生,你平时穿的衣服都很干净,你爷爷告诉我这都是你自己洗的,这很好。可老师发现你平时不与同学交流,课堂上不爱发言,这样将来长大了怎么办,爷爷不能永远与你生活在一起呀。”他还是一句话不说。于是我对他提出要求: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错了不要紧,只要能让老师、同学听见。他点头同意了。
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后,我和其他科任老师给他以亲切的鼓励,让他开口说话,让他学会大声说话。一次不说,那就两次、三次。第一次一个词,第二次一句话,第三次两句话。就这样,师爱温暖了他的心,给了他大胆发言的勇气,他有了很大进步。他原来的小学同学说:“以前从来没听过他说话,现在说话了,真了不起。”从未露面的父亲主动到学校里来了,并且态度非常诚恳地对我说:“在孩子小学时医院曾经给孩子做过检查,说孩子的智力有问题,所以做父亲的有些恨铁不成钢,斥责打骂使孩子变得唯唯诺诺,胆怯沉默,话也不敢说了。现在看到老师这么负责任,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做父母的更应该积极配合老师,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和爱。”
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就是这个孩子,在学校举办的“小百灵”大合唱比赛中,放开嗓门大声唱了大家听到的他所唱的第一首歌——学校校歌;就是这个学生,在班级召开的“走进营养餐”的主题班会上,手举一个苦瓜,面对着前来观摩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声说:“苦瓜清心又明目。”
一个孩子变了,我也明白了:把爱心变成孩子能接受的行为鲜明地表现出来,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地传达给他,孩子就会在爱心的呵护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