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笃行 潜心育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相信你一定行

丛春红

我是1999年到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担任校长的,当时的三十四中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教职员工120多人。在年轻教师中,正直向上、勤奋好学、不甘人后的于兰,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不论在教室面对学生,还是在办公室与其他教师研讨,或是在走廊里与我相遇,她总是面带微笑。她的微笑中释放出的是对教育的热爱,对学校的归属感。

她是农民的女儿,朴实憨厚,没有社会根基,更没有什么靠山,但我确信这位年轻教师将来一定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好教师。

在后来的工作中,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科教学,她都是出类拔萃的!她不仅踏踏实实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还乐于参与学校的科研实践。在学校开展的“三我”实践中,于兰进步很快,她的班级管理经验、课堂教学实践,都是可供别人学习的范例。她更是家长眼中的好老师、好班主任。每当家长见到我时,都不忘说一句“谢谢丛校长,孩子有一个好班主任,我们十分感谢班主任的付出和高水平的教育”。

后来,于兰调到别的学校做主任、副校长、校长……我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也为她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通过不懈的努力,于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她成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成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成为老师、家长、学生口中的好老师,这都是她用不懈努力换来的。这本书既是她的成长史也是有助于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教科书,相信读者定会受益匪浅,从中得到启迪。

(作者系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原校长)

你的爱感染人

刘敬雯

认识于兰老师的时候,我还是一名新教研员,一晃十六年过去了,于兰老师也从一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成长为校长。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教研员后听的第一堂课正是于兰老师执教的英语课。课堂上她激情似火、表情丰富、亲和力极强,在她的眼中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分,每一个学生都像她手心里的宝贝。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和融洽的课堂气氛很容易让你体会到平等、包容的内涵。

正如佐治亚大学心理教育系格林教授所说的,教学效果显著的老师对所教科目、教学和学生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们不断鼓励启发学生。他们知道自己不只是在传授知识,还在培养学生的态度。他们在改变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高效的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兴高采烈的。对他们来说,教学是一门行为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表演。不管他们是教一个学生还是五百个学生,高效的教师都力求做到最好。他们乐此不疲,对他们来说,教学不是烦人的事。相反,它是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的一种难以抗拒的挑战。

于兰正是这样一位老师,对学生、对教学、对同伴始终充满真诚和激情。她在这本书中写到自己对学生的爱时说:“你们都是我的宝。”她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在学科教学方面,她融激情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总是把教学提高到教育的水平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做人。同时她也是一位善于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老师。教学问题课题化助推着她的专业成长。在管理岗位上,她把“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展示每一个,成就每一个”作为管理的恒定策略,她努力使每位老师、每位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她面向全体师生的每一次讲话,都在传递一种力量,一种催人上进的力量!管理精细化,活动微创新,一切都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成长。

不论做主任、做副校长还是做校长,于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英语教师,从来没有放弃教学研究和专业追求,那种乐此不疲的劲头总会感染很多年轻教师。有于兰老师的团队总会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指导、带动、感染身边的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总是那么顺其自然。作为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辽宁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大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她积极参与各种教学交流活动,在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她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她在教学上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都为我们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作者系大连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