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元经济:新经济繁荣与传统经济再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二元经济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经济整体上是一元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乡差距、工业和农业的差距不断扩大。从 1949 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呈现显著的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力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缓慢。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经济整体上是一元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成。这种自然经济以家庭或家族等为生产单位,以农业为主(少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分工基本是男耕女织,而非社会化、专业化的。在自然经济的主导下,生产者主要将产品用于自己的消费,有剩余的产品才会去交换,商品经济规模小。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角度看,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进入中国,催生了近代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列强为了自身利益,在中国兴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并修建工厂,开发和掠夺中国的资源,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晚清时期中国工业和商贸业的发展。洋务运动以后,中国民族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由此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城乡差距、工业和农业的差距不断扩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饱受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和长时间战争创伤的影响,中国经济积贫积弱。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以应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把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并采取严格的户籍限制措施控制农村人口的流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城乡单位劳动力收入水平一直存在巨大差异。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业和工业的二元差异总体是扩大的。

1949年,我国的工业规模小、技术弱、轻重工业结构失衡,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工农业总产值46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140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但发展工业需要巨额资金和大量科技人才,当时的中国虽然仅有苏联的低息贷款,无法获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规模贷款,所以自力更生地加快资本积累是必然而紧迫的。在有限的资源的约束下,我国被迫实施农业为工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和资本的政策。

第一,降低农产品相对于工业品的价格。这一工农部门的贸易“剪刀差”实际上是将农业部门的利润转移到工业部门,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为了确保“剪刀差”贸易的实施,我国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就是将农村的生产资料和产出成果归集体所有和支配,公社和生产队支配了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这就缓解了农民对政府低价采购的抵触。统购统销就是政府按照指标和指导价,对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和分配,这样就减少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维持农产品相对于工业品的低价,以此显著降低我国工业部门的原材料成本,加速了资本积累的进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工农业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

第二,限制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严格施行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大背景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具有强烈的迁入城市的意愿。但当时中国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的劳动力较少,而且工业规模不大,无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不可能承接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出于对社会稳定和城市工商业就业能力有限的双重考虑,城乡户籍制度应运而生,其核心目标之一是限制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地为工业输血。另外,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保障农村生产的稳定性,中国还一度推行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把大批城市中的青年中学毕业生输送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一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并于1968年12月达到高潮,一直持续到1978年。

总的来说,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呈现显著的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力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发展速度缓慢。农村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吸纳了中国约80%的人口。由于城市工业就业岗位有限,加上计划体制方面的原因,农村劳动力并没有如刘易斯模型所描述的那样,成规模地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也没有出现由人口流动推动的经济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