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同学你好:给未来的土木工程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9 大学四年

建工111 王丛

作者简介:王丛,青岛理工大学建工111班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前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进行联合培养。本科阶段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秀学生、省优秀毕业生、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等荣誉,硕士、博士阶段曾获得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978-7-111-68607-1-Part02-10.jpg

很喜欢一首小诗:

大一是一条船,我始终矗立在船舷,留恋着风光秀丽的山川和那无以言穿的梦幻诗篇;大二是一只海燕,只想飞遍碧海蓝天,却不料目光尚浅,错把荒岛当作海岸的边缘。在我的生活里,大三是一粒沙,理想是站在高楼大厦的顶端俯瞰天下,为了使自己不在中途沉下,努力向前而不惧河流拍打;大四是一只鹰,变幻莫测的环境中,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来搏击长空,进而在翱翔中自由地欣赏风景。

李开复曾经说过,所有的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大学里的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大学里的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回忆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我勇敢地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我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个“第一次”。纵使有些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依然没有遗憾,因为我努力过,经历过,并且在每一次经历中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对“第一次”的尝试,以及对“最后一次”的珍惜,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很精彩,也很充实。

虽已毕业多年,很多画面在我脑海中依然清晰可见。我依然记得2011年9月2日的炎热,这一天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踏进了青岛理工大学的校门,在烈日下,在拥挤的人群中,努力寻找自己的落脚点,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对未知的生活有些许恐惧,但更多的是憧憬,因为刚刚经历了高考,我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我依然记得军训场上汗流浃背的我们,放肆了近三个月的心被一天一天地收服,我们的生活被放进了新编的一个程序中试运行,从此便会开启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我们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但知道结局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每个人都斗志昂扬,做好了拼搏的准备。我依然记得上课疯狂占位的我们,为了能够坐在有利位置听课,前一天吃完晚饭我们就要将写有“1、2节高数占,谢谢”的便利贴紧紧地贴在桌子上,若是去得稍晚一些,可能就得占倒数第三、四排的位子了,那也得占,毕竟能靠前一排就靠前一排吧;为了防止我们的纸条被人撕掉,自习完回宿舍之前,还会“奔波万里”去查看我们所占的位子是否幸存;第二天更是会早早吃完饭便去教室等着,生怕去晚了位子就没有了;占位可是场持久战,一直到结课才算取得胜利。我依然记得我们的工程制图课,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图,我们会放弃周末的所有行程,让作图先行,抱着画板,带上丁字尺、三角板,找个宽敞明亮的地方,谨慎地画每一个线条,并不断更换铅笔,努力控制每一个线宽;线型、字体、尺寸标注……落笔就有注意事项,我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作图真是个精细活儿。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参加学术比赛时的激动心情,每个人都渴望脱颖而出,我们认真分析题目、广泛查找资料、用心设计方案,其实到最后,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在过程中已经收获了一份团结奋斗的快乐。我依然记得我们的课程设计,老师根据工程经验为我们厘清设计思路,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课程设计期间,我感觉时间仿佛偷偷被谁加速了,过得飞快,早上六点起床,午休取消,晚上干到一点也算正常,更神奇的是,竟然没有感觉累,一心只想好好完成设计。我依然记得和蔼可亲的老师们,混凝土老师注重每一个公式的推导,结构力学老师重视每一个步骤的讲解,高层建筑老师亦师亦友,总能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很生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测量实习,依然记得第一次去工地,依然记得我的毕业设计……我怀念老师的亲切教导,怀念小伙伴的欢声笑语,怀念美好大学四年的每一个瞬间。

绿树、红瓦、碧海、蓝天,我们很幸运地选择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在海边,城市的喧嚣与繁华都在海水中沉淀下去,只留下海浪拍打着沙滩,讲述着时间的故事,面朝大海,春嗳花开。2011年黄岛校园里的花开得很美,只为迎接朝气蓬勃的我们,2015年市北校园里的花开得更加灿烂,只为祝福我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很珍惜我所遇见的每一朵盛开的花,每天从她身边走过,无论在意还是忽视,无论心情是好还是坏,她都会盛装出席我每一天的生活,如果哪天她凋谢了,我依然会记得她曾经盛开过,依然记得她所赠予我的数不尽的好心情;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无论在哪里,我都会选择诗意地生活。我很珍惜校园里每天来来往往见到的熟悉面孔,虽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我们都一样,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幸福的明天,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在某个城市的街角相遇,微微一笑,我们都实现了最初的梦想。我很珍惜坐在教室里自习的日子,上完课,把学过的知识从头到尾串起来,搞清楚来龙去脉,就好像把打乱的拼图重新拼好一样,心情豁然开朗起来;温习完,做道题来练练手,有时候半天只能彻底弄懂一道题,但心情就好像征服了全世界一样。

教育家B.F.Skinner曾说过“当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我们的大学四年究竟剩了些什么呢?我想,嵌入我们生活中最多的莫过于能力了。也许我们会忘记解答一道题目的步骤,但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如何独立思考来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我们会忘记某个参数众多的公式,但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如何来全面考虑一个问题;也许我们会忘记某个专利属于谁,但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创新点,让科技来服务生活。

细数我们匆匆的大学四年,大一时我们虽然懵懂,但时常用满腔激情高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大二时我们依然敢闯敢拼,我们坚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大三时我们精力充沛,“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大四时我们渐渐成熟,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毕业之际,听到最多的是“再见,我的朋友;再见,我的青春;再见,我的大学。”我想说“你好,我的朋友,祝福你的明天会更好;你好,我的青春,我会坚持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你好,我的大学,感谢你让我有了新的成长。”

我们收获的点点滴滴得益于自身的努力,更少不了老师们的支持与鼓励。有老师的陪伴,沿途花香满地,我们真诚地祝福老师们“桃李满天下,一代更比一代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