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本书的创新之处

首先,本书对“电视戏曲”“戏曲电视”两种概念进行了厘清和界定,对戏曲与电视的联姻过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种视角、“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动态考察与分类观照。一方面,“点面结合”,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还原了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轨迹,并从宏观上归纳不同阶段的特征;另一方面,从电视类型化的意义出发,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栏目形态和元素进行细分,从媒体、时间、地理三个方面考察其分布,并归纳出各自的局限和问题。本书通过大量的文献爬梳和资料查阅,力求全面展示戏曲电视栏目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图景。其中,立足“历史”角度的考察使本书具备一定的文献性;从“现实”角度看,对“戏曲电视”的界定,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则是依据最新的电视实践,对学界已有定义的补充和发展。本部分成果体现在本书的引言和第一、二章。

其次,本书力图紧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收视倾向,自行发放问卷,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1004位观众进行了调查,取得最新的第一手数据。对观众接触戏曲的渠道、对戏曲栏目的收视行为、形式及内容倾向以及收视评价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探究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观众的收视差异。这是目前针对戏曲电视栏目的一次较为全面、细致和深入的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力求以新数据得出新结论,为认识栏目的现状、了解观众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本部分成果体现在本书的第三章。

再次,本书的创新性还表现为视角新。本书通过对大众文化语境的概念进行梳理和定义,指出其对戏曲栏目的冲击和启示,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此类栏目的发展定位与现实走向进行观照,并以传播要素为基本线索,从观念、受众、内容、渠道等层面对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定位。本书并未固守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性视角,而是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汲取、借鉴其积极、正面的成分,以期拓展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联系、选择、介入、交流、融合的空间,挖掘和延伸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唤醒人们对戏曲的审美自觉,从而实现戏曲栏目的大众化回归。使本书对戏曲栏目的研究不仅停留在记录、保护、传播等功能性层面,而且侧重于对其现实出路和未来发展的探究,增强了本书的现实意义。本部分成果体现在第四章。

最后,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本书结合当下电视栏目策划和运作的相关规律,广泛借鉴其他类型栏目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戏曲艺术自身特点,从策划改版、合作模式、传播渠道、主持艺术、外在包装诸方面归纳出戏曲电视栏目制作和包装的策略。此外还对其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进行了展望,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观众审美习惯的变化入手,归纳了戏曲栏目新媒体传播的特征、优势和机遇,进而提出了其与新媒体整合与互动的手段。本书力求理论和实践两相兼顾,既“高瞻远瞩”,又“法从例出”。该部分成果是电视策划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领域的成熟理论在具体对象上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其他类型栏目的成功经验在戏曲栏目上的丰富和延伸,使成果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综合性和现实可行性,对业界实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部分成果体现在本书的第五章,以及余论部分。


[1] 参看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3] 王国维:《戏曲考原》,《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4] 焦菊隐:《中国戏曲艺术特征的探索》,《焦菊隐文集》第四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67页。

[5] 张庚:《文选·文摘 中国戏曲》,《中国戏剧年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75—282页。

[6] 张庚:《文选·文摘 中国戏曲》,《中国戏剧年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75页。

[7] 梅兰芳:《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梅兰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14页。

[8]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9] 张庚:《文选·文摘 中国戏曲》,《中国戏剧年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76页。

[10] 黄佐临:《梅兰芳、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人民日报》1981年8月12日。

[11] 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9页。

[12] 杨燕:《电视戏曲论纲——呼唤涅槃的火凤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3] 《广播电视简明辞典》编辑委员会:《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14] 殷俊:《电视栏目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15] 《广播电视简明辞典》编辑委员会:《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16] 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17] 殷俊、陈维璐:《电视栏目个性化的实现途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8] 彭吉象:《试论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营销策略》,《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

[19] 本节部分内容曾以“二十年来戏曲电视栏目研究综述”为题,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有改动。

[20] 周华斌:《戏曲与载体》,《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1] 周华斌:《广场戏曲——剧场戏曲——影视戏曲》,《现代传播》1987年第1期。

[22] 周华斌:《当前戏曲专题节目走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5期。

[23] 周华斌:《关于“电视戏曲”的思考》,《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24] 周华斌:《戏曲与载体》,《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5] 周华斌:《戏曲的记录、传播与再创》,《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26] 周华斌:《亚艺术与雅艺术——从〈相约花戏楼〉谈起》,《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27] 孟繁树:《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艺术百家》1995年第4期。

[28] 孟繁树:《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艺术百家》1995年第4期。

[29] 孟繁树:《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艺术百家》1995年第4期。

[30] 孟繁树:《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艺术百家》1995年第4期。

[31] 孟繁树:《戏曲与电视的结合是电视与戏曲的双向选择》,《艺术百家》1995年第4期。

[32] 杨燕:《电视戏曲栏目得失谈》,《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33] 王志军:《戏曲与电视文化资源的互为》,《中国戏剧》2003年第12期。

[34] 费泳:《是电视“救”戏曲还是戏曲“救”电视》,《戏剧艺术》2012年第3期。

[35] 王艳玲、谢美生:《电视戏曲: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嬗变的一种新形态》,《戏曲艺术》2002年第2期。

[36] 邵迪夫:《电视——戏曲发展的新载体》,《戏曲艺术》2002年第3期。

[37] 王志峰:《戏曲与电视结缘的过渡性命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8] 周华斌:《2006年度北京广播电视文艺节目评奖活动的评述》,转引自王志峰《戏曲与电视结缘的过渡性命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9] 周华斌:《2006年度北京广播电视文艺节目评奖活动的评述》,转引自王志峰《戏曲与电视结缘的过渡性命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0] 周华斌:《2006年度北京广播电视文艺节目评奖活动的评述》,转引自王志峰《戏曲与电视结缘的过渡性命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1] 邵振奇:《论大众文化语境下戏曲与电视联姻的现实路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2] 邵振奇:《电视戏曲综艺栏目策划手段及传播模式的创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3] 孙以森:《言有物 行有格 节目有个性——电视戏曲发展创新之我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7期。

[44] 叶龙:《浅谈电视戏曲综艺化》,《中国京剧》2006年第12期。

[45] 沈静:《电视戏曲栏目的擂台赛策略》,《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12期。

[46] 靳梦琳:《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的创新模式研究》,《四川戏剧》2014年第8期。

[47] 周明清、胡远珍:《市场定位语境下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差别化运营——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为例》,《中国戏剧》2015年第11期。

[48] 郝彩文:《电视戏曲栏目创作与实践——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49] 陈爱美:《情感投入 深层参与——主持电视戏曲专栏〈秦之声〉的体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2期。

[50] 庞晓戈:《电视戏曲直播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5期。

[51] 于辉:《电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当代电视》2007年第5期。

[52] 应斓:《论戏曲电视节目的主持艺术》,《戏文》2002年第5期。

[53] 薛莹:《电视戏曲主持人的角色换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8期。

[54] 关文彬:《继承与创新——从〈相约花戏楼〉谈电视戏曲栏目的包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年第5期。

[55] 赵衍雷、张宏涛:《央视戏曲频道〈青春戏苑〉栏目包装创作心得》,《现代电视技术》2010年第9期。

[56] 钱骏、宋晓颖、姜玲:《浅谈戏曲晚会中大屏幕的应用》,《电视工程》2013年第1期。

[57]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58] 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9] 周波:《〈梨园春〉的文化分析及模式批评》,博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6年。

[60] 黄跃鹏:《“梨园春现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年。

[61] 李彦冰:《梨园花开春意闹——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文化传播学透视》,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年。

[62] 张艳红:《论河南地方戏曲的繁荣与发展——来自“梨园春现象”的思考》,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年。

[63] 周斌:《试论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设置理念》,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64] 王毅铭:《从〈梨园〉品牌塑造看电视戏曲类栏目的生存之道》,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年。

[65] 王凯:《当今戏曲传播中的“泛娱乐化”现象论析》,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66] 杨瑞:《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电视媒体的地方戏曲传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7] 吉仙红:《优秀文化基因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戏曲文化节目〈走进大戏台〉的几点思考》,《当代电视》2015年第12期。

[68] 张红军、王瑞:《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中央电视台〈叮咯咙咚呛〉为例》,《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69] 何晓燕:《真人秀如何更好地向传统国粹致敬——对〈叮咯咙咚呛〉深入创新的思考》,《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70] 王敏:《〈叮咯咙咚呛〉的文化精神与美学气韵》,《电视研究》2015年第9期。

[71] 李珍:《电视媒体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新”结合——以〈叮咯咙咚呛〉为例浅谈中国电视节目的探索与创新》,《今传媒》2015年第9期。

[72]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论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73] 刘春梅:《“新媒体”时代的戏曲节目》,《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74] 云海辉、杨燕:《中国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及其需求》,《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