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5分钟聊出好交情
跟任何人都能聊得来
在与他人谈话之前,应该先了解对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虽然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不同,但都离不开日常生活。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就能够搜罗到丰富的谈话题材,就能够与形形色色的人交谈。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传记中透露,每一个被罗斯福接见过的人,都会惊讶他何以全知全能。无论是牧童、农民、工人,还是政治人物、商业巨子,都能和罗斯福聊得很投机,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罗斯福有什么特异功能吗?
当然不是,其实,原因很简单,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相当耀眼的政治人物,他深知获取人心的捷径,就是谈论这个人以为最值得谈的事。无论接见任何人,无论那个人地位高低,在前一天晚上,罗斯福肯定要预先阅读对方感兴趣的谈话资料。
他总能聊一些和对方相关的事,因此见过他的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
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冷场的时候,学会打破冷场消除尴尬冷落的场面,能够让你在与不同的人聊天的过程中更游刃有余。打破说话冷场的方法很多,关键要看是否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发现和找到对方关心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像对方的爱好、习惯、家人、学术成就、个人特长等,都可以作为话题。
有一位老记者去采访一位脾气古怪的科学家,到了科学家那儿,老记者注意到墙上挂着几张拍出来的风景照,猜想科学家应该爱好摄影,于是就跟科学家先聊起了构图、色调之类的。科学家兴致勃勃地拿出了他的相册,跟老记者聊了好久,后面的正式采访,科学家自然十分愿意配合,进行得非常顺利。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与人聊天的时候要开动脑筋,多注意观察,找到与对方的共同点,切不可谈论让对方反感的话题,当你跟不同的人聊天能够做到知道该聊什么不该聊什么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够跟任何人都聊得来了。
不要聊别人不懂的话题
说话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人听懂,不能说得太乱,也不能说一些只有少数人才懂的话题。
在与人聊天交谈中,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对交谈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此项环节的训练,以期能在社交场合中做到用词准确,能够做到灵活变通。
有一回,哈利·温斯顿让公司里的一位珠宝专家去为一位荷兰富豪介绍一颗昂贵的钻石。
珠宝专家详尽而细致地讲解了该钻石一流的质地、高科技的切割工艺以及各项珠宝鉴定指数。荷兰富豪听了讲解后,只是礼貌性地点了点头。等专家介绍完,他便站起身来告辞:“谢谢你,这颗钻石确实非常棒,但它并不是我想要的。”
看到荷兰富豪要走,坐在一旁的温斯顿赶忙上前拦住了他:“先生,让我再给您介绍一下这颗钻石,可以吗?”
富豪出于礼貌,便再次坐下。温斯顿从珠宝专家手中接过钻石,但他并没有用任何专业术语,而是抒发了自己对这颗钻石的无限热爱:“这是我最喜爱的钻石之一,它的名字叫作‘天使之心’,您看,它在阳光下是那么晶莹剔透,那么璀璨夺目,像天使一样,令人怦然心动!我想,这就是您一直寻找的想要送给您女儿的最佳礼物!”
荷兰富豪听了温斯顿的话之后,连连点头说:“对,没错!就是它!”于是,这颗价值不菲的钻石,在温斯顿说了几句话之后,找到了新主人。
珠宝专家的话,不能说不好,但不带多少情感因素,对荷兰富豪来说,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并不想了解钻石是怎么加工的。专家的话没有给他多少新鲜的感受,甚至让他感觉很无趣。对荷兰富豪来说,他给女儿买礼物,是想要找到一种能蕴含他对女儿的爱的寄托,“质地”“切割工艺”“鉴定指数”等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专家的介绍,并没有说到他的心坎上,也就没能打动他。
温斯顿的话,将在珠宝专家眼中冰冷昂贵的钻石,描绘成了美的化身,是美丽的“天使之心”。温斯顿说出了荷兰富豪想要听的话,他把这颗钻石饱含着的感情与富豪对女儿的疼爱糅合在一起,极富感染力,打动了富豪,使其改变了主意,把钻石买了下来。
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对你所说的话题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甚至有所抗拒,那就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这个话题对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兴趣欠缺。如果真是这样,你就要及时地转变话题,谈论一些双方都了解或感兴趣的话题。
说话时多提及对方的名字
在和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记住对方的名字很重要。牢记对方的名字,可以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对方对你产生良好印象。
熟记对方的名字,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不能疏忽的事情。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说出来,相当于给对方的一种认同。
吉姆是罗斯福竞选总统时的总干事,他1899年出生在纽约,由于家境贫寒,10岁时就辍学去砖场打零工。
不过吉姆是个乐天派,没有因为生活的压力就意志消沉,他从一个童工干起,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在46岁那年,被四所大学授予名誉学位,且担任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位,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罗斯福推上了总统宝座。
一个几乎没受过教育的工人,却能成为总统的左右手。这样的传奇让钢铁大王卡内基感到很惊奇,于是他向吉姆请教成功的秘诀。
吉姆的回答简单有力:“苦干!”
卡内基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还有些怀疑。
于是吉姆反问卡内基:“这样吧!那你觉得我为什么能成功?”
卡内基想了想之后回答说:“我知道你能叫出1万个人的名字。”
“不,不是这样。”吉姆笑着说,“我能叫出5万个人的名字。”
就是凭着这项专长,吉姆帮助罗斯福获得了总统职位。
之前在一家石膏企业担任外务员时,吉姆就已经知道一般人对自己名字的兴趣,绝对胜于世上其他的文字。如果能把对方的名字当面叫出,对对方而言是一种尊重。相反,如果把对方的名字忘了或记错,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吉姆自创了一套记忆名字的办法: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遇到陌生人,他一定要把对方的名字问清楚。不单单是几个简单的字母,还包括对方的职业、党派、宗教、家庭状况等其他相关资料,并且把这些信息牢牢记在脑袋里,甚至回家后还像学生做功课一样,反复复习。
正是凭着这个本领,即使在多年后再遇到这个人,吉姆也能清楚地喊出对方的名字,热情地上前寒暄,并且还能说出对方有什么喜好,或是最得意的事迹。靠着这种特长,吉姆的朋友遍天下。
记住对方的名字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可以把他的名字和他的衣着、外貌、举止、谈吐结合起来,这样更方便记忆。
用热情的招呼赢得好感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热情的招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比较直接的能让人感觉到你的感情的一种方式。
一家生意兴隆的面包房雇用了许多女售货员。她们个个彬彬有礼,老主顾们也都很喜欢她们。其中一名女售货员尤其出色,就算顾客还在排队或正从别的售货员处付账购买,她也会微笑着看看顾客,熟练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向他们问好。她招呼自己的顾客时更是热情周到,末了总是关切地问一句:“我还能为您做点什么?”
到她这里排队付账的顾客明显比其他地方的顾客要多得多,甚至很多第一次来这家面包房的顾客,都愿意来她这边和她打个招呼。
这充分说明,即使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接触的时间很短,两人的交往即使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受到限制,但是如果一方向另一方表现出了足够的热情,即使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受到限制,两人的沟通交流也总是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其中一方待人接物缺乏热情,将会十分让人扫兴。
一位瑞士画家来到慕尼黑观光。出了火车站,他高高兴兴地上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早已预订的饭店。在去饭店的路上他想和司机聊聊天,于是就跟司机说:“今天总算又看见太阳了,真是个好天气!”没承想出租车司机却硬邦邦地甩下一句话:“这种天气有啥稀罕的?”画家听到这话后,瞬间就没了与司机聊天的欲望。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不要发牢骚,也不要把灰心失望的情绪写在脸上,不要唉声叹气,或扭扭捏捏,或一脸愠怒,或沉默冷淡,或冷冰冰、硬邦邦地答复对方。这些表现不但会破坏双方的情绪,还会让对方觉得你根本不尊重他。一定要表现出你的热情,你的热情会让他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与他站在同一立场上;热情还表明你乐于善待和帮助他,与他携手协力,这样一来,他就会觉得与你相处或合作非常愉快。
用赞美打开缺口
美国著名图书推销高手比恩·崔西曾经说过:“人是感性左右理性的动物。若一个人的感性被真正调动了,那么,他想拒绝你,比接受你还要难。而要想迅速调动起一个人的感性,最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就是恰如其分的赞美。”
他说自己能让任何人买他的图书,而推销图书的秘诀便是:赞美顾客。
有一次,崔西到某家公司推销图书,办公室里的员工选了很多书,正准备付钱,忽然进来一个人,大声道:“这些跟垃圾似的书到处都有,你们要它们干什么?”
崔西正准备向他露一个笑脸,他紧接着一句话扔了过来:“你别给我推销,我肯定不会要,我保证不会要。”
“您说得很对,您怎么会要这些书呢?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得出来,您是读了很多书的,很有文化素养,很有气质,要是您有弟弟或者妹妹,他们一定会以您为荣为傲,一定会很尊重您的。”崔西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
“你怎么知道我有弟弟妹妹的?”那位先生有点兴趣了。
崔西回答:“我注意到您身上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流露,那是一种哥哥对弟弟妹妹特有的呵护,我想,您之前刚跟他们接触过吧,他们有您这样的哥哥,真是上帝的眷顾!”
那人听了后开心得不行,拉着崔西聊了十多分钟,最后,以支持朋友的工作为由,为自己的弟弟选购了五套书。
想要做到从容自如地赞美别人,是有很多技巧的。
首先,要善于找到对方的亮点。会说话的人善于发现他人值得赞美的地方。赞美是说给人听的,赞美的话,必须与人挂上钩,只称赞某个东西有什么特色,是无法突出对人的赞赏的。要抓住对方的知识、能力和品位进行称赞。
其次,要挠到对方的“痒处”。日本顶尖业务员齐藤竹之助说:“想轻易地发现每个人身上最普遍的弱点,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只要你留心他们最爱谈的话题便可以知道。因为言为心声,心中最希望的,也就是他们嘴里谈得最多的。你就在这些地方去挠他们,一定能挠到他们的‘痒处’。”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赞美一定要真诚。没有根据地瞎吹乱捧是“拍马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什么是真诚的赞美,什么是虚伪的吹捧,人们是可以分辨出来的。要真诚地对待别人、赞美别人,真心的对待必然有真心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