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学海无涯
周末给了学子们喘息的时间,有些人待在宿舍调养精神,有些人迫不及待地去图书馆预习功课,还有些人干脆在外面浪得没了人影。周一清早,两节连上的高数课是很多人的噩梦。一则是上课时间太早,根本起不来;二是课程太难,两节课的内容实在跟不上;三是上高数课大多都是四十来岁的中年教师,所以大家有些提不起兴致。
云飞是第三个走进J4-301教室的人,这时才七点三十五分。教室里的座位分成三大列,头两位一男一女坐在中间的那列,大概前三四排的位置上,远远相隔着。他们各自拿着书低头翻看,应该是不甚熟络。云飞先坐在第一排的正中,忽然觉得这个位置实在太突出,离讲台太近,万一目光和老师不经意地撞上,确认过眼神,你是会的人,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怎么办。于是趁着现在四周没人,畏畏缩缩抓起书包跑到第五排,像做下什么亏心事要避着人一样。教室里面九台电风扇气喘吁吁地转着,呼呼的声音搅得人心烦意乱,像是置身于铁匠铺的鼓风机旁边。
陆陆续续地,有好些人来到了教室,云飞虽然拿着书装模作样地看,却还是留意着每一个人。他说不清这是为什么,也许就是潜意识里还保留着高中时的习气,将其他同学都当成是考试排名上的竞争对手,所以先在暗中观察一下敌情。与其说这是一种男人天性中的争强好胜,莫如说这是在陌生环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心态。他留心观察了一下先他而来的两位同学,他们安静地看着书没有抬头。同学们入座的顺序很有意思,大多数人从前门进来的时候会先总览一下教室位置的分布情况,而后细细检索一下有没有熟人,随即找一个中后排的位置坐下。另有一些人呢,照直走到最前面的空位坐下,剩下的干脆是从教室后门进来的,就近找个后排的位置坐下。
云飞选的位置不错,因此有两位同学一左一右坐在他的身边,让他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了侵犯。坐在他左边的,是一位胖胖的戴着圆框眼睛的男生,坐在右边的,是两位结伴而来的女生,一直窃窃私语,虽然听不清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好像猫爪似的挠在云飞的手心里。云飞不好意思特意转身去看她们,只能暗地祈祷老师走到她们身后,自己便可以堂而皇之的转过身去,趁机偷看她们一下。
七点五十八分,老师站到了讲台上,还陆续有学生慌慌张张地拎着早饭跑进来。今天早晨的阳光非常好,教室的气氛简直可以用“朝气蓬勃”来形容,这样活跃的气氛恍如有两只田园犬在桌椅间追逐打闹,使得教室里充满了灵气。云飞把书立起来遮住半边脸,小心观察着老师。她看上去有四十多岁了,虽然化着淡妆,穿着筒裙,却很容易看出皮肤上岁月侵蚀的痕迹以及略微发福的身材。相比身边的满脸胶原蛋白的女同学来说,真可以说是“老阿姨”了。不过这样的衰老却很让人欣赏,因为她没有与自然规律做过多无谓的抗争,而是表现出一种优雅的从容。
“好了,我们开始上课。这门课是高等数学,我们进入第一章——极限。”云飞听到了很多人翻书的声音,他看着一些奇怪的公式,精神突然条件反射式地兴奋起来,好像有人用锤子在膝盖上猛敲了一下。云飞认真地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留心记住每一个推导的步骤,在笔记本上抄下老师强调的每一个知识点,勤奋努力是他成功的法宝。
第一节课很快地过去了,内容简单易懂。课间,大家习惯性地趴在了桌子上小憩,从高三过来的学生们对此习以为常,其他人就拿出手机浏览着网页。一个男生上去向老师问了个问题,云飞认出他是他是前两个来教室的同学中的一个,此刻他正拿着本子与老师讨论着什么。云飞看得眼热,想听又听不到,只能干着急。若是他会隐身法,一定要跑上去瞧瞧他那笔记本上写的是什么。若是自己懂的,大可松一口气,若是自己不懂,就躲在一边跟着听听,反正不能让别人在学习上抢在自己前头。问问题的同学看来是听懂了老师的点拨,会心地一笑,还帮老师把黑板给擦了,云飞心里就更嫉妒了,好像老师偷偷向别人传授了什么秘诀。
云飞巴不得上课铃响起来,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甚至认为老师和那位同学是恋恋不舍地分离的。第二节课云飞很认真地听讲,他几次故意和老师进行了眼神的接触,然而老师的目光并没有在他的脸上停留片刻,这让他有些失望,就像在主人腿上摩挲了半天,主人却摸也不摸的哈巴狗一样。下课铃响,老师迅速布置完作业离开教室,云飞感到一丝欣慰,“就这?高数也并没什么难的嘛!”
与云飞不同的是,水清是猫着腰溜进课堂的,他偷偷地找了个后排的位置坐下。线性代数老师瞄了他一眼,却并没有打断自己上课的节奏。他是个高高胖胖的男青年,说话有点大舌头,腼腆的语气像是刚刚毕业不久。他留着平头,脸上肉嘟嘟的,穿着条纹衬衫,背过去板书的时候,露出背上汗湿的一大块水印。水清看到赵枢坐在第一排的中央,那里吹不到电风扇,所以他正用草稿纸给自己扇着风。
数学课就是这样,如果一点不落地听,勉勉强强能跟得上。如果开了五分钟的小差,下面就完全听不懂了。水清是半途来到课堂的,按照惯例坐下之后必须先玩十分钟手机,等到翻开课本的时候,他甚至在想:这他妈都是些什么东西?看了一会儿老师的板书,只觉得越听反而越听不懂,索性就浏览一下新闻吧。新闻上铺天盖地都是经济大萧条的报道,各国银行分别纷纷停业整顿,政府频繁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水清以其企业家之子敏锐的嗅觉感到:泡沫经济的末日要来了,一定要赶在市场完全崩溃之前进行资产避险!
水清家里是做建材生意的,在家乡四线小城市还算是大户人家,时常承包一些小的工程。然而国家投资搞基建怎么也不会把订单送到自己家来,所以家中的经营情况恐怕不容乐观。如此看来,自己要在投资的选择上下一番功夫。他打开笔记本,罗列了几个简单的方向:黄金、房地产、股票、原材料、海外酒庄农场等。云飞家境优渥,头脑聪明,父母很想让他继承家族的企业,所以很小就带他出入生意场。云飞在饭局酒桌上听惯了商人之间的生意经,对于市场表现有着远超同龄人的直觉。他首先排除了股票和原材料,随后又去掉了海外资产,最终就剩下了黄金和房地产两个选项。
第二节课,他根本就没有心思听课,而是查阅了中国各大城市的发展情况,斟酌着地产投资的布局,他的选择锁定在了几个沿海的大城市。目前看来房价都在下跌,自己因为陪着父母应酬过生意,所以曾经接到过好几个推销商铺的电话。然而经济形势总有缓和的一天,那时候率先反弹的必是这几个城市,房产的价格必然水涨船高,到时候说不定租金都比房贷贵嘞!况且在中国人看来,房子是户口、学区、婚姻的必需品,不愁不能脱手,此时真乃奇货可居夜!在水清看来,顺势中的商机如群芳中的玫瑰若隐若现,但逆势中的商机似黑夜里的明灯一目了然。他这一页纸上的价值,可远比课堂笔记要值钱多嘞!
晚上,云飞和叶茂都在教室上自习,只有田野和水清待在宿舍里。水清把宿舍门关起来,田野问道,“这么热的天,你关门做什么?”
“我要打个电话。”
“给女朋友打吗,要不要我也出去?”
“没有的事儿,但是让外人听到也不太好,你听听也就罢了。”
“该不是你有什么大新闻捏在手里吗?”
“没有,就是家里的一点事情。”
田野见他不肯细说,就转头继续写他的文章去了。水清说了一会儿,发现田野放下了笔托着下巴似在偷听,于是换成了家乡的方言。这下田野可就蒙圈了,中国的方言那可是隔了一个山沟沟就听不懂了的,他暗自感叹:怪不得抗日战争的时候听到土八路用明文通话,汉奸和小鬼子就无可奈何了,这方言叽哩哇啦的连我听起来都像鸟语似的,到底还是中国话嘛!
水清继续和家里说着自己的想法,父母却不耐烦地表示这是大人的事情,你只要专心地学习就可以了。水清眼看自己的意见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只好变换了一下思路说道,“学校的宿舍环境太艰苦了,夏天连空调都没有,我想在学校附近买一套房子自己出去住。”看着水清嘴角的笑容,田野敏锐地意识到,水清还是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了一些好处。挂了电话,水清翻身躺到床上,神色凝重地继续查阅起新闻来。高中以前,大多数学生都只在考试成绩这一个维度上努力地赛跑,而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全方位地展现出来,进入社会之后则更是如此。不要嫉妒曾经学习很差的同学为什么如今混的好,他的综合能力更强。
在不能观测的情况下,事情的进程会变得更快,所以背着同学偷偷地学习显然比光明正大地学习效率更高,或者至少在心里,云飞是这么认为的。这就好比是在家里,看着妈妈做饭显得很慢,可是在房间里随便玩一会儿,妈妈就端菜上桌催自己吃饭了。于是云飞也采取了这样的办法,高调宣称去找同学打篮球,而实际上去图书馆看书了。这种偷鸡摸狗的感觉,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心理上的快感。他可以和别人说,我比你学得好,然而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你一样多,潜台词就是:我可比你聪明多了!勤奋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不过用聪明来伪装勤奋,那真的是太卑鄙了。也许这是学生时代留下来的后遗症,勤奋型的学霸真的是最让人心疼的呢,区区几本书中的内容,他们能够掌握得扎扎实实,攻无不克。不过在大学所接触到的广阔知识海洋中,勤奋的泳将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聪明的船长!
云飞发现,自己在图书馆中并不能安心地学习,因为这是令人躁动的夏天。对面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情侣,时不时暧昧地碰一下头。他看见女孩儿雪白脖颈边露出的黑色肩带,听到女孩儿娇嗔着推开男生按在自己大腿上的手掌,胸膛里一颗心好似砰砰地要跳出来。虽然自己努力地将精力会聚在书本上,可是他们的窃窃私语却敲锣打鼓地钻进了神经的空隙里,让他感觉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好像是浩浩荡荡前进的蚂蚁大军。半个小时过去了,云飞连一页纸都没有看进去。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望见了远处一个戴着耳机的女孩儿,她用笔顶着自己的下巴,好像在想着什么。云飞痴痴地望了一会儿,她却突然瞥了过来,那目光就像一把飞刀,唬得云飞连忙把书立起来挡住脸,而两颊已经感觉到了火辣的炙烤。他想起开学时在车站遇见的女孩儿,她是不是此刻也处在群狼环伺的目光之下呢?
他越想越觉得难受,于是收拾书包跑了出来。图书馆的门前,是许多社团在招募新生,他本想径直穿过去,却被一个声音热情地叫住。
“嗨,同学,有没有兴趣来参加我们振音社团?”
“对不起,我不懂音乐。”
“没关系的,你有兴趣吗?”
“……嗯……有吧……”,云飞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点头,与其说他对音乐有兴趣,不如说他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
“很好,这是我们社团的简介”,烫着卷发的学长递过来一张广告纸,“晚上来大学生活动中心试看一下我们的社团活动,有兴趣就参加,没兴趣也不勉强。”
云飞双手接过广告,“记得要来喔”,他冲着学长点了点头,迅速逃离了战场。
云飞的晚饭吃得很没有胃口,他把口袋里的社团简介反复看了很多遍,他长这么大,除了村里娶亲和发丧,还真没有观看过现场的音乐演奏。好奇心驱使他想要踮起脚,扒在窗户上窥视高雅生活的一个侧面。不过他又担心,自己对音乐一无所知,连家里养的鸭子都比自己的嗓子好,看着别人摇头晃脑沉醉其中,自己却像个傻子一样什么也听不懂,那可怎么是好?一张社团介绍被他揉搓得皱皱巴巴,还是拿不定主义,于是乎他开始数盘子里剩下的饭米粒儿。这是个合乎时宜的办法,因为只有今天他才剩了饭。“去,不去,去,不去,去,不去!”他有点失望,收拾好盘子,他惊喜得发现盘子背面还粘了一粒米。他满布愁容的脸立刻舒展开来,“去去去,我早知道,我是该去的!”
云飞走进活动中心的时候,演出还没有开始,但是舞台已经布置好了。他张望了一下,走到后排捡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他心想:如果有互动的环节的话,该不会轮到我了吧!陆陆续续的,观众越来越多,后来甚至有人站在了后排的过道里,这让云飞觉得自己占了别人的位置,虽然这大可不必。表演开始了,如他所料,他并不懂得如何欣赏吉他、提琴还有风笛的演奏,唯一记住的是一小段旋律优美的钢琴曲,这是他唯一从乐团表演中带走的东西。他将这一段哼给水清听,水清打趣地向他说,“这首曲子叫做《水边的阿狄丽娜》,是欧美版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觉得这真是他有生以来听过的最好听的曲子了,甚至会听着听着眼眶湿润起来。他原以为自己是个没有情趣,不懂风月的人,不过此时内心的感受让他自己也感到惊讶。亲爱的艾德琳,我要怎样地思念你,爱慕你,才能让你从我的想象走到现实中来呢?
田野参加了野草中文社,并凭借着自己优秀的文采迅速成为了社团内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在这个社团内,最让他敬佩的是社长逄博——一个土木系的大四学长。田野对理工科怀有一种天生的敬佩,所以爱屋及乌地愿意和理工科学生亲近,况且这位学长的经历还颇有一些传奇色彩。他在高中时代就出版了一部小有名气的小说,高考之后风光无限地进入了中文系,却在大一结束的时候毅然转到土木系引起轩然大波;他从大二开始担任中文社的社长并为多次为校级活动撰写稿件,在大三的时候依靠优秀的学习成绩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而大四招聘季的时候他选择的就业去向竟然是一家国内不知名的城建公司。当前,他正在物色社长的继承人。
“叶茂,你留一下”,在一次文学讨论会之后,逄博单独邀请田野谈话。
“哦,好”,田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次长谈。
“你很自信”,逄博笑道,“准备好成为下一任社长了吗?”
“我是不会为此特别准备的,所以也可以说是随时随地已经准备好了。”
“你的水平我很有信心,可是你的态度又让我犹豫,你需要认真一点。”
“我很随性,但不代表我很随便。”
“说说看,你是如何在文学上取得现在这样的修养的。”
“虽然历程很漫长,但其实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不过就是日复一日地努力罢了。再加上一点小小的天分,自然就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了。”
“那么你对于文学的兴趣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里有不少藏书,所以最初对于文学的启蒙便是从这些书中开始。我记得很清楚,小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出去疯,作业不好好做,饭也不好好吃,于是寒暑假就被反锁在家里不许出去,逼着我在家学习。父母让我做作业,而我偏不。我用别的小孩子追逐打闹的时间,看完了一整部的《资治通鉴》。对于小学生来说,这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吧。上了初中以后,我又看过了许许多多的书,从中国的诸子百家到外国的史诗歌剧,我的文学底蕴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到了高中我选择了文科,那时候迷上了小说,特别是中国的古典小说,基本上能叫得上名字的我都看过。高考之前老师让同学们把从校图书馆借的书都登记一下还回去,她看了我的书单,嘲笑我说‘马上就要高考了,《八段锦》《比目鱼》《平山冷燕》《绿野仙踪》《醒世姻缘传》《断鸿零雁记》,你就看这些书,你要是能考得好才怪呢!’承蒙恩师吉言,咱们有幸成了校友。”
“人生不仅仅是由高考决定的,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努力吧。”
“我会好好努力,将来像学长一样将自己的小说刊行于世。”
“你有这样的进取心很好。说起来我以前总是被人念错名字,从小到大我遇到了一千个叫我‘逢博’的人,我后来已经懒得和他们解释说我叫‘逄博’了。现在呢,大家都认得我。”
“学长,为什么你有这么好的文学功底,却要半途而废呢?”
“我在中文系上了一年的课,学习当代文学就像是做阅读理解一样,要是鲁迅郭沫若还活着,我真想问问他们写的这些文章到底有没有表达出现代人理解出的那些意思。这一年我是想明白了,我喜欢的是阅读和创作,而不是研究和考据。前者使我得到快乐,而后者不能经世致用。知文而不知理,肤浅;知理而不知文,枯燥。其实你说我对于土木又有多大的兴趣呢,没有;而恰恰是因为对文学有着无与伦比的热爱,所以我不能使它成为我的工作,而只能成为我的爱好。我从文科转到工科,并没有放弃文学,相反我是不想让自己被迫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罢了,我想做自己所爱的文章。这个时代对于文人的要求比工人高得多,因为文人本身就是文明和正义的象征。作家常常因为说了一句有争议的话就被口诛笔伐,仿佛以前的锦绣文章都不存在了,单凭一个简单的破绽就可以把你贬低到了尘埃里。文人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呕心沥血的好文章无人问津,所以不得不违心地去写一些鸡汤文学来挣生活费;而社会对于工人和商人则宽容得多,凭劳动挣钱受尊重,他们是大多数人终生所处的阶级,凭资本挣钱受崇拜,他们是大多数人一直向往的境界,没有人会贸然否定自己的追求。他们用艰苦奋斗来养家糊口,所以自然看不惯我们这样动动嘴皮子,耍耍笔杆子的人。”
“英雄所见略同,我和你的看法一样,只不过我一直没能学好理工科,所以做不到顺时变化,随心所欲。不过我家境尚可,供得起我做一世的闲散文人”,田野苦笑。
逄博长吁了一口气,定定地看着田野,“我认为只有三种人适合读文科,一是数学不及格的;二是家境优越的;三是少年成名在文坛站住脚的。如果但凡有那么一点点的智商,就应该投身社会建设中去,闲暇时间附庸风雅一番亦无不可。”
“你这话颇具争议,我怕中文系那些老古董听到,必定要开民主大会审判你。他们会在大字报上写,逄博因为害怕自己成不了一流的作家,所以另辟蹊径成为了一个文章写得最好的土木工程师,貌似文理兼施,实则沽名钓誉,庸俗得很。”
“审判不审判的我倒是无所谓,他们说什么我都可以不在乎。你要知道,我现在就是一个土木工程师,我是不会和他们在报纸上逞口舌之争的。而你,做好准备吧,以后你就是野草中文社的社长了,有很多花样文章等着你去作呢”,说完逄博伸出了手。
田野紧紧握住逄博的手,他感到臂膊上充满了力量,好像是接过了一只麻袋。
明智的选择比低效的努力会更快地让人进步,比如叶茂就放弃了图书馆而选择了教室来进行学习。相比于温度宜人的图书馆,教室里简直就像是个大火炉,只有受得住煎熬的人才能安静地坐在这里。稍不注意,汗水就滴落在了书本上,所以他时不时地要擦拭一下额头。叶茂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因为他不喜欢别人看着他学习,这有一种被督促的紧迫感;而且他还故意不坐下电扇的下面,炎热可以更加地督促他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书本上从而忘记炎热;更有甚者他还将手机关机放进口袋,在桌面上只留下书本和水杯,不存在任何可以分散注意力的障碍物。这算是一种自我虐待吗?不,他认为这是一种严酷的精神激励。
知识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既不像狗亦步亦趋地过来舔你的手,又不像猫一惊一乍地见到你就跑,而更像是牢笼的雄鹰,唯有下功夫慢慢地熬,才能将他征服。到那时候,一切的问题他都能够帮助你解决,而最大的乐趣就在这熬鹰的过程中,与强大的对手进行意志的搏斗最能给人以征服的快感。叶茂似乎是个天生的冒险家,他饶有兴致地探索着自己知识的边界,一不小心已经到了晚饭的时间。这不是他偷看了手机,而是校园广播站在六点准时开始播送新闻了。他合上书,打开手机。太好了,没有一条短信和电话,在这段快乐的学习时光中,他什么都没有错过。
晚上回到教室,叶茂发现人少了一些,兴许是大家学习了一天,回去休息了。不过他可不觉得要休息,因为学习本身不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吗?教室里面的空气有点闷,他站在走廊上,抬头看着星星。今天的天气不错,显得星星又高又小,他们是暗夜里的精灵,只在人不注意的时候才会忽然闪烁一下,就像是灵光一现的思想火花,稍纵即逝。叶茂望向对面的教学楼,走廊上三三两两站着乘凉的学生,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电话,还有的像他一样百无聊赖地发着呆。
“嗨,你好”,叶茂转过头,看到一个浓眉大目,高高瘦瘦的男生。
“你好。”
“我叫冯建平,也在这间教室上自习。我注意你很久了,每次偷偷看你,你都在专心致志地学习,一次小差都没有开。”
“我是叶茂,计算机系的,很高兴认识你。”
“我高考填的第一志愿就是计算机,可惜差了两分,被调剂到了通信。”
“通信也很不错呀。”
“夕阳产业了,我想本科毕业去考个博士。”
“那你一定要好好努力。”
“尽力而为吧,我的确足够努力,却不够聪明,这让我很痛苦。在聪明一点的人看来,我的回报根本配不上我的努力。”
“天赋是注定的,这没有办法。”
“我常常觉得不公,如果把我生得更聪明一点,那该多好。虽然我不断地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然而自怨自艾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那些成天打游戏的聪明人,仅仅仰仗着自己的天赋,成绩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过我,我心有不甘。”
“这么说来,你觉得聪明比努力更为重要?”
“当然,你不这么认为吗?”
“我……其实……觉得‘智慧’更加重要。”
“怎么,‘智慧’与‘聪明’不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通达为智,善辨为慧。人的才能都是各有长短的,选择自己所擅长的专业,才是最好的成功之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审视一下我自己了。相比于通信,我其实并不更擅长于计算机,只是觉得搞IT以后好找工作而已。”
“这很正常呀,理论结合实际嘛!”
“听了你的话我觉得豁然开朗,谢谢你!”
“没什么,我们继续学习吧!”
“哦,对了”,建平突然想起了什么,“周一晚上,学校邀请了一位杰出的校友来做演讲,你有兴趣去听吗?”
“行啊,我还真不知道我们学习到底出过什么样的人呢!”
“那我到时候约你一起去?哦,还有,记得带上最近在看的书,随便什么书。”
“好嘞,不过既然是听演讲,为什么要带上书呢?”
“我也不知道,但是演讲的海报上特别注明了,你就带上吧。”
“好吧,那我就带上。”
晚上,建平向叶茂问了几个问题。叶茂虽然觉得有一点复杂,但是还不至于到困难的程度,于是耐心地为他解答了。到了十点,叶茂看见冯建平还在埋头看书。他没有向他告别,只是背起书包,静静地走出了教室。奋斗者之间的关心,就是互不打扰。从此以后,J6-403成了他们经常学习和讨论的地方。
周一晚上,建平果然约了叶茂一起去听讲座,两个人找了个位置坐下。这次的讲座没有安排在报告厅,而是把场地设置在了一个普通的阶梯教室。
“你看,我带的书是《线性代数解析》”,建平把书拿出来,“我刚从图书馆借的,这本书讲得可好了。诶,你带的什么书?”
“哈,我带的不是教科书”,叶茂把一本《人类简史》拿出来放在桌上。
“你竟然还有时间看闲书?”
“我从小就很喜欢历史,所以总喜欢翻翻类似的书籍。”
“这对提高成绩没什么用吧。”
“这只是个人兴趣而已。”
七点整,到了讲座开始的时间,教室里几乎坐满了同学,演讲者信步走上讲台。他看起来三十五岁左右,穿着休闲夹克和牛仔裤,身高一米七上下,肩膀宽阔,站姿挺拔,虽然发际线已经向光亮的前额做了不小的让步,可是双眼炯炯有神,让人觉得他精力旺盛,阅历丰富。他用温和的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了一下教室里的同学,仿佛母亲温柔的手掌拍打着疲倦的婴儿,使得大家迅速地安静了下来。
“今天在这里看见大家,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我上学时的样子。我也和大家一样,曾经听过前辈校友的讲座。每个人的天资不一样,机遇不一样,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可能就只有专注了。每个人所钟爱的事业都不同,但是在同一个行业保持高度的专注,不断地努力进步,一定能够成为该行业的专家。我现在开办了一家企业,算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可是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看上去和在座的各位没有什么不同的。各位同学当中,我敢肯定地说日后一定有成就非凡的人,可是现在我们能够立刻把他们认出来吗?当然不能,所以为什么那个人就不可能是你呢?”他把手掌摊平伸向台下,台下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不是演说家,没有什么值得慷慨陈词的,我想让大家自己证明,认真的努力到底可以达到多高的效率。今天我特意嘱咐来的同学都带上一本喜欢的书,请大家把书都拿出来,我们一起认真的读一读。我今天带的书是《有效的管理者》,下面进入读书时间,有事的同学请安静地离开,不要影响他人。”说完,他搬过一张凳子,趴在讲台上安静地看起书来,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私人办公室里。就在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书来的时候,有人已经按捺不住无聊的情绪离开了教室。而他头也没有抬一下,好像根本没有人从眼前走过。
时间慢慢过去,转眼已经到了八点。冯建平用手肘顶了顶叶茂,“你看,教室里的人一开始坐得满满的,现在就剩一半了。”
“是嘛”,叶茂看了看四周,“真的,我都没有注意到呢”,他刚刚看到精彩的一章,没有和建平聊下去,而是埋下头继续看书了。
“我去上个厕所,马上回来。”
“好的”,叶茂答应着,却没有抬头。
叶茂只感到又过了一小会儿,建平又对他说,“八点半了,教室里就剩下四分之一的人了,要不咱们也走吧。”
“再呆会吧”,叶茂敷衍了一句。
“叭”,建平打死了一只蚊子,吓了叶茂一跳,他看看表,已经九点了。
“同学们,今天就看到这里吧”,演讲者敲了敲黑板,“我们来做一个统计。来我先问问前排的这位同学,你带的这本书,今天看了几页,昨天看了几页?”
前排一个同学站起来说道,“昨天看了三页,今天看了三十页。”
“那昨天的七点到九点你干什么去了呢,能说吗?”
“能说,在看电视剧。”
“好,我再问另外一个同学。”
“我昨天看了五页,今天看了三十页,昨天是因为去陪女朋友逛街去了。”
“那女朋友还是要陪的”,底下传来了阵阵笑声,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也可以让她和你一起看看书,共同进步。你这个数据……我也记录一下吧。”
“好,我在黑板上给你记录一下”,说着便在黑板上记录了一个“3”,一个”30”,还记录了一个”10倍”。继续统计了几个同学的数据之后,黑板上了留下了一排记录。“好,我们来做一个归纳。去掉一个最大的倍数,再去掉一个最小的倍数,最终可以看到,经过抽样统计,今天的阅读量大概是昨天的九倍左右。”
“哈哈哈,我是昨天的十倍呢”,建平骄傲地向叶茂炫耀。
“惭愧呀,我只是昨天的两倍而已”,叶茂狡黠地笑了笑。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发现,其实只要大家每天能够养成习惯来到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看两个小时的书,学习的速度可以显著地提高。你以为这样很困难吗,其实不然,我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教室里的同学听到还有故事,纷纷重新打起了精神。
“我刚上大一的时候,觉得高中累了三年了,上了大学应该好好轻松轻松。虽然说平时上课都是去的,但是不怎么认真,都是考试之前突击一下,成绩在整个年级属于很一般的。正好我们宿舍的四个人都贪玩,每天二十四小时,宿舍里总有一个人在打游戏,不是你就是他,不是他就是我。我记得有一个周末,我懒得去吃食堂,中午就叫了外卖,哪晓得吃得不好,下午一直拉肚子,当天晚饭也没吃,早早得就睡了。第二天早上醒过来一看才刚刚七点钟,底下还有个人在打游戏。因为昨天没吃晚饭,所以肚子饿得很,就跑到食堂去吃早饭。因为正好是星期天,我以为这么早食堂没几个人,但真的是还是有一些人。当时我还正巧碰到我们班一个同学,就跟他坐在一起吃早饭,顺便聊了两句,这次谈话彻底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现在想起来,人生还真是充满了偶然性呢!”
“我问他说,今天是周末,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他说他每天都起这么早,和是不是周末也没有关系。我又问他,起这么早干嘛呢。他说,早起去教室看书呀。他说话的时候,嘴角有笑,眼里有光。那不是骄矜自满的炫耀,而是从发自内心的喜悦。要知道,在大学里过分得努力学习,会被视为脱离群众的一种表现,常常有人对你冷嘲热讽。他们嘴上叫你‘学霸’,内心却对你这样扰乱竞争秩序的人十分鄙夷。而他不一样,他说自己要去教室,说得就像去网吧一样自然,即使在我这样的学渣面前也毫不掩饰。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去教室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去网吧打游戏是一样的。
那一天我吃完了早饭,回到宿舍拿起书包也跑去了教室。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因为昨天晚上睡得很早,所以我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精神特别得好。我捧起书来,觉得其实教科书里面写的东西其实没那么枯燥,反而很有规律,真的比小说还好看。我看了一会书,教室里面又逐渐来了几个人。原来在我睡觉打游戏的时候,竟然还有这么多悄悄努力的同学。但是毕竟人也不很多,所以自然而然,优秀的人和平庸的人就会逐渐被区分开来。那一天,我真的是陶醉在读书的乐趣当中,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时间过得非常快。哎呀,我想,原来学习还这么有意思,我以后天天都要来学习。
自从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有朋友叫我去逛街啊,打游戏啊,我也不是都不去,就是尽量少去。去教室自习,一开始是我一种对自己的约束,我要抗拒我去玩的诱惑;再后来慢慢变成一种需要,我觉得我要看书要学习要进步,我应该要去教室自习;再往后就是一种习惯了,到了这个点我就该干这个事了,就像到点要吃饭一样的。久而久之那些朋友去玩都不叫我了,因此我除了去学习真的就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干了。当然我有时主动会要求跟他们去玩一下,放松放松顺便联络一下感情。
往后我的成绩一下就窜上去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在我看来,我没有逼迫自己为了考一个高分去拼命得努力,我就是把时间利用起来随随便便看了看书,都已经变得这么优秀啦。直到毕业了很多很多年以后,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我都保持着每天要看一会儿书的习惯。真的你不要小看坐车、排队、上厕所的一点时间,你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每个月看一两本书,多多少少对你总会有点用的。我就很有体会,我现在要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所以我平时看的东西很杂。要是用一整天的时间来看我舍不得,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来收集这些知识非常合适。现在无论和谁聊天,我都能找到双方都熟知的一块领域。你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帮我谈成了好几桩生意呢。
人生是一场长跑,而不是冲刺。在高中以前我们都被家长被老师催着看书学习,大家的速度都差不都。到了大学以后,突然没有人看着你了。有些人就放松了下来,而有些人呢,他们依然很努力。他们可以不像高中那样什么都学,而只需要把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几门课程上,所以很容易学得非常好。大学尚且有期末考试在逼迫你学习,到了社会上就没有人来提醒你了,自我驱动力强的人会更加得显现出自己的优势来。并不是优秀的人有多努力,而是平庸的人太容易放弃。
我想讲的就这么多了,时间也不早了,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吧。我们不在乎一天挑灯夜战,贵在持之以恒。我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请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主持人问道。
“请问您这么热爱看书学习,会不会耽误您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呢?”
“还行吧,至少现在看起来不算那么差。人的时间精力本来就很有限,只能选择去做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我也很想旅旅游,实习实习,谈谈恋爱,可是一来没有条件,二来没人看得上我,所以都耽误了,现在想想看还真是遗憾呢。”
“请问您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呢,如何做到高效地阅读?”
“这个问题很不错,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只是花的时间比别人更多而已。我的成功可能更多的是来自勤奋,而不是聪明。”
又有两个学生提了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场面有些沉静。“时间关系,还有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哪位同学来说说看”,主持人看看表,时间很晚了。
“我来说说看”,叶茂循声看过去,站起来的竟然是田野。他并没有等主持人把话筒递过去,而是自己站了起来,直接开始说话,“我没有什么好提问的,我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田野平静地说,“您的成功来之不易,这一点我对您非常敬佩,然而我觉得学校请您过来做这样一次分享,是极其错误的决定。”这句话刚说完,教室里一片哗然。“我不是有意要哗众取宠,虽然我的观点很尖锐,但是我不得不说下去”,田野一点也没有害怕,“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到底可以有多么的勤奋,但这恐怕是一个坏榜样。您的演讲会让很多渴望成功又不才智出众的学生步您的后尘,他们很大概率上既不会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又不会有一个成功的职业发展,留给他们的只会是深深的痛苦。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感慨,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没有成功?您要知道,您的成功是一个幸存者偏差,推广到所有的努力的人身上,不过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而已。我们今天看到您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只是因为上天通过小概率的幸存者偏差选中了您而已。但是您却把小概率做了一个百分之百的宣传,您的演讲可以说是激情澎湃,可是这对于初入校园的同学来说,真的是一个极大的误导。这不是您故意为之,您只是客观地描述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但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我希望在座的同学认清现实,认真评估自己的能力,与其做一个成功的学生,不如做一个幸福的学生。”
主持人曾多次想打断田野的发言,却都被讲师制止了。在田野结束发言后,只有他孤独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主持人和同学们都愣住了。
“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正确。我给出了一条我自己的成功之路,但我的经验只可供大家参考”,他说,“其实很多选择并非是由自己一个人所能决定的,有很多外界的力量会引导着你。比方说今晚没有下雨,所以大家来听我的演讲了;如果下雨呢,可能有些人就不来了,你会在另一个地方听到另一些话。我今天所说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某些人。我不知道会给大家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激励,但这都可能会微微地改变你在未来的选择。人生的轨迹在运行时,无时无刻不受到过去的影响,哪怕是一点细节都会有它的力量。当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或许稍微有一点成就的时候,再回顾过去,你会发现,去哪所学校,选择什么专业,进入什么公司,和什么人结婚,这些你以为只是无可不可的选择,都极大地改变了你的命运。如果存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那里的你做了不同的选择,他的生活将于你完全不同。我的存在,是告诉你,或许你可以走到我这样的地步,或许也不会,因为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经历。但是如果你贫穷,不聪明,你仍然是有机会成功的。任何时候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都不算晚,只是你不该期望成功是理所当然的。你问我我后悔吗,不,我不后悔。这倒不是说我现在成功了,所以不后悔,是因为当初就是碰巧走到了这条路上而已。如果重新随机一次,让我体会一种不同的人生,即使并不是大众意义上的成功,我也很愿意,因为那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呀!”
台下的人虽不多,然而掌声却比之前更为热烈,甚至有人已经站了起来。
“建平,我们回去吧”,叶茂问道。
“不,我想再看一会儿书,我要比别人更加努力。”
叶茂看着一脸兴奋,卖力地鼓着掌的建平,突然觉得有点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