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难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1/38085021/b_38085021.jpg)
第12章 从黑土地走出来的“八路”岳父
去年小年前的一天,是岳父的生日。老岳父八十有五,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腿不颤,说起话来高声高气,走起路来勇武有力,军人风采依稀可见。
生日这天,在南方工作的儿女们都来了,大家围在老寿星的周围,敬着酒,说着祝福,孝意写满了每个晚辈的脸庞。从不轻意表露爱意的老岳父,在晚辈们甜蜜的祝福声中,也收起了平日严肃的面孔,露出了幸福慈祥的笑容。
能让老人露出微笑,是我和妻子经常要做的作业。老岳父一生中充满着苦难,充满着传奇,充满着军人的刚毅和豪迈。
出生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岳父从小就受着苦难的煎熬,童年的记忆充满着饥饿和寒冷,不到九岁就开始给人家放牛放马,十二岁就成了地主家的长工。
说起给地主做长工,岳父曾给我们讲过一段辛酸的往事。
那年岳父刚过十二岁生日,快过年了,家里还没有一点猪肉,母亲打发他到亲舅家去要点,谁知不但吃了闭门羹,还被舅舅数落了一顿,血气方刚的岳父差点和舅舅打了起来。望着满是委屈的儿子,岳父母亲痛苦无奈的眼泪洒落了他一身。看着泪如泉涌的母亲,岳父眼里只有愤恨,没有泪花。
夜深了,岳父擦干母亲脸上的泪痕,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寒冷黑暗的夜空远远传来了岳父的一句话“我找猪肉去了”……几天以后,岳父背着半边猪肉,气喘吁吁地进了家门。原来岳父找到了当地的一个大地主,做了他家的长工,用半年的工钱换来了这半边猪肉。
岳父性格刚强,疾恶如仇,宁折勿弯是他做人的信条。小时候曾因多次暴打有钱人家的小孩而成了远近闻名的打架王,同时也成了有钱人家打击的对象,受过不少皮肉之苦。岳父走上革命道路也正是因为十六岁那年暴打了地主老东家,不得不躲进革命的大本营。
岳父的老东家是吉林松源一带有名的大地主,有望不到边的田地,有几百人的长工队伍,有几十人的武装家丁。这个地主为富不仁,依仗权势欺男霸女,对长工更是非打既骂,由于经常有家丁护卫,长工们也只好忍气吞声。
这年盛夏的一天中午,长工们都在地里干活,由于饿和累,大家就坐在庄稼地里抽起了旱烟,有的还打起了瞌睡。谁知一袋烟还没有抽完,地主老爷的高头大马就出现在大家面前,长长的马鞭雨点般地落在长工们的头上,也落在岳父的身上。
岳父从地上跳起来,抓住地主的的马鞭,奋力制止着他的暴行,可地主依仗着有权有钱有势有枪,不但没有半点收敛,反而对岳父破口大骂。早就气红了眼的岳父,二话没说,一锄头就把地主的腰杆子打断了。看着倒在地上鬼哭狼嚎痛得打滚的地主,岳父自知闯了大祸,锄头一甩,借着庄稼的掩护,当天就投奔了东北抗日联军,成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接待岳父的是位老“抗联”指导员,就问了岳父一句话“怕不怕死”?“怕死就不来了”岳父的回答令老“抗联”很高兴,当时就成了他的部下。
第二天下午部队要上战场,岳父两手空空,老“抗联”看他可怜,就发了两个土手榴弹,一炸两半的那种。岳父就拿着这破玩艺儿第一次上了火线,扔了一颗,剩了一颗,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仗就打完了。
打扫战场时,岳父捡了支破步枪,从此这支步枪成了他的第二生命,直到抗日战争胜利。
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了国共两党两军较量的主战场,岳父又成了了林彪手下的一名小排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四次负伤,有次冲锋下来,全排就剩下他和一个副班长。
正当东北战场打得火热的时候,刘邓大军开始了千里大跃进,毛泽东主席考虑到二野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专门从林彪手下调了一个装备优良的团保卫刘邓首长,岳父便从四野加入到了二野挺进大别山的战斗行列。
大别山战斗是岳父一生中始终难以忘怀的战斗岁月。当时我军从内线作战到外线作战,失去了根据地的保障,加上大别山地区长期被国民党桂系部队统治,极端仇视我党我军,给我军的生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部队几天吃不上饭是常事,到了冬天,战士身上还穿着薄薄的单衣,后来好不容易找了点棉花,又没有被服加工厂,战士只能自己动手做棉衣。做好的棉衣放到地上还蛮好看,可一穿到身上就坏事了,不到一天棉花全部掉到底下来了,战士们哭笑不得。
三大战役结束后,岳父又重新归建到了四野,并随四野一起打到了海南岛,成了一位海防高炮连的连长。
解放初期,叶剑英元帅主政广州市,当时广州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敌特分子白天都敢打黑枪。为了保证叶帅的安全,保卫部门专门从战斗部队抽调了一批清一色的东北军官组成了叶帅警卫营,岳父荣幸地成了叶帅的警卫员。
在广州驻扎期间,三十大几的岳父通过组织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岳母,一个小他十多岁的资本家的养女,结束了光棍汉的生活。
六十年代初,部队进行裁军,大批军官要转业到地方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岳父二话没说,带着妻女就从广州转到了洞庭湖区的国营农场,成了一名农场中层干部,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八三年离休。
岳父八十大寿时,我曾给他撰写过一幅对联:“打江山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建农场东奔西忙劳苦功高”,这就是我岳父一生的真实写照。
岳父的童年是不幸的,岳父的晚年却是幸福的。这幸福来自于党和政府的关怀,来自于社会的尊重,来自于儿女的孝顺,更来自于老人家自身的健康。
岳父晚年的生活是多彩的,麻将、门球、钓鱼、看电视是他晚年的四大活动。前几年还常踩着单车到河边去钓鱼,进入八十以后,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四大活动目前只剩三项,钓鱼项目取消了。
去年岳父过生日前,把他所有的军功章、战斗纪念章都拿了出来,回味了一下午,最后对他读大学的外孙女说,想照张标准像。
女儿将他外公的想法告诉了她妈和我,我马上回老部队找部下借了一件新式军官服,连夜要女儿将他外公的所有奖章缀了上去。随后又专门选了一家大照相馆,请老爷子去照标准像。
相片出来后,岳父看了看没说话,我猜想可能不太满意,老婆说可以了,蛮好的。我说不行,这张像一定要让老爷子满意。
当天下午,我们又用车把岳父接到另外一家照相馆,先后请师傅用数码机从不同角度拍了十多张,再放到电脑里让岳父去挑,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反复比试,岳父终于选定了那张慈祥中略带严肃的照片。
选好了照片,岳父要我们一次洗了20张,他说要送给他的所有的亲人,并要我们再放大一张,说是以备后用。
看着岳父的标准相,我们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量把使用期往后推,再往后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