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终将美好
2017年10月15日,我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李院长,你们单位是否有招人计划?”原以为又是哪个学校推荐实习的事儿,我不免有点疑虑,因为院里招聘门槛还是比较高的且常会因为学历不达标而婉拒各方的推荐。想到这,我还是先谨慎地探了句“何事?”
“小儿目前在家待业,可否到您那边学习?”来信的是安职的谭教授,书香门第的孩子,我想资质必然不会差的。于此,我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那请您把简历发来我看看吧”。收到后,我仔细看了许久,发现求职的这人与我们从事的行业跨度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交集。唯一吸引我的是他“PPT设计、策划与易经”这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在职场工作中既实用又新奇,我就先记下了。
两周后的一天,安庆建筑业协会拟举办一场有关BIM的推广讲座,特邀请我也出席讲一讲这方面的知识。往常都是面向高校的演讲,这次授众对象换成了企业和政府,我难免有些压力,手头上的PPT还是觉得略显单薄想好好改一改。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人,就是前几天简历里看到的那个人。于是,我在微信上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他可愿意帮忙修改些文案,他竟然也爽快地答应了。经过我们反复的沟通、探讨、雕琢,他修改的讲座PPT终于定稿给我发来了。打开PPT的那一刻,我瞠目结舌:简直太完美了,以至于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一刻的震撼!就因为这件事,我满怀期待想和这个小伙子见上一面。
10月30日,我如愿见到了简历中的这个人,也就是本书的作者——谭天成。初见他生得干净,面如冠玉,神采奕奕。讲座期间,天成不停地为我们嘉宾拍照,摄影技术也令人刮目相看。中午我们一同受协会邀请吃个便饭,但用餐时我们并未有所交流。他泰然自若,只是安静地在一旁听我们攀谈。
当天下午,我尚有一些事务处理,待忙完已是傍晚。我约着天成在他家附近的吾悦广场点了杯咖啡坐下,那应该是我们第一次促膝谈心。他当时正值离职空档的低谷期,与我讲了许多往事和迷惘的现状。听后,我感慨良多,但同时也面露担忧之色:这么优秀的小伙子可不能让他越陷越深。当时我倒有些冲动,让他赶紧来我们院里工作,况且,在开导人方面,我自认为还是有些心得的。可遗憾的是,这件事终因我工作的调动未能如愿。
后来我也去了几次安庆,多数是因工作需要,但和天成也有机会一起常聚聚了。这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他带我去吃北正街的肉圆猪肝汤。这老地方的味道馋得我念念不忘,晚间自己一个人溜达时忍不住又偷偷去吃了一次。期间几个月,我们也时常聊天近况。有段时间得知他去了一国企做出纳,但据他说并没有很如意。我想,这可能与个人性格有关吧,天成心中那团积极拼搏的火焰还未熄灭,青春终究是不安分的,还没准备过平稳的小日子。没过多久,我得知他去了上海,又回到他曾经努力过的地方。去上海出差时,我们也见过,我还带了几个在沪工作的安庆老乡一起介绍给天成认识。大家其乐融融,我也希望能让他感受到异乡的真情和温暖。那天,天成也是神采飞扬,与大家谈笑风生间,一不留神就喝多了,醉晕晕的,憨态可掬。
不久后,因为新单位公众号建设的事情,我还特地去上海请教他。我们俩人忙到半夜才各自安心回去休息,对此我也着实感激他。之后经历的种种就不一一道来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聚润搬家时,他特地从上海赶到南京忙活了一整天。我都没能好好招待他,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影像与一张张充满回忆的明信片。
转眼才一年有余,但与天成的每一次相见,我发现彼此都有所改变,且都是积极、正向的。想来人生十全十美之事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都不必因为那些曾经的遗憾而感到失落和不安。天成,请相信:未来,终将是美好的。我希望你,这个踏马扬鞭、不问前程的少年,心中那团熊熊的青春之火能够永不熄灭。活出自己就好,加油!
2018年10月8日
于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