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住不离楼,走不离盘,穿不离带,吃不离酸”,这句俗语是生活在山地之中的侗家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上节中,我们介绍了瑶白人的住与行,本节主要讨论吃与穿的问题。
瑶白为一日三餐制,就餐时间随季节略有调整。一般来讲,早饭在九点至十点之间,干农活归来后的午饭多为下午两三点(农忙时村民多带午饭到山上,在劳动休息时食用),晚餐要到太阳落山之后。相对来说,午饭次要一点,可吃早晨剩下的饭菜。待到节日、婚嫁、丧葬等重大时刻,宴席也安排三餐,正席多为午餐或晚餐,菜肴最丰富,以猪肉为主,有十几至二十几道菜。
瑶白人靠山吃山,食材就地而取,资源较为丰富,“荒山老菁何物不生,滋液渗漉,何生不育”。主食以大米为主,杂粮有玉米、红薯、马铃薯等。蔬菜对村民而言十分重要,素有“一仓谷子三仓菜”之说。当地出产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辣椒、葱蒜、藠头以及各种瓜类和豆类,到山上可采食到竹笋、蕨菜、菌类及各种能食的野菜。瑶白人日常饮食多离不开酸,比如酸辣椒、酸萝卜、腌酸鱼、腌肉、腌菜、酸汤鱼,等等。平时的凉菜也多用米醋、辣椒为佐料,拌以萝卜、鱼腥草、藠头等。糯米制品是瑶白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嫁红喜,均用糍粑、蕨粑、甜酒等糯米食品招待客人。农忙季节,蒸上一甄糯米饭,上山劳作,方便携带,不易馊,又耐饿,且节省每餐必煮的时间。此外,瑶白人还爱吃油茶、饮米酒。
油茶
瑶白人一年四季喜吃油茶(侗语叫“借协”),尤其是逢年过节或有贵客来临,必先煮一锅油茶,祭祀祖先,招待客人,吃完油茶,才吃正餐。吃油茶不仅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填饥解渴,而且还能提神醒脑、治疗感冒、减退腹泻,有效预防山地潮湿环境引发的各类疾病。所以在侗寨,油茶是家家煮,人人吃,常年不绝。
油茶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茶叶、食油和豆类。茶叶为山中野生,分粗茶、细茶、节骨茶(即草珊瑚)、观音茶等,春夏采集,四季常用。煮油茶较为讲究,先将米在锅里文火烧至老黄,加上食用油,再炒至米微黑,放入黄豆、饭豆、花生、板栗、茶叶等和清泉井水同煮,盖严锅盖,等炒米、豆、茶叶充分吸水后,加入冷饭、红苕等再煮,即是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油茶了。侗家人吃油茶,第一碗先敬供祖宗,然后再按辈分年龄和宾主之仪依次端给客人和主人。
糍粑
在侗乡,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做粑,且大多为糯米粑。村民在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的粑,二月二、三月三做甜藤棉花粑,重阳、侗年、大年春节做糍粑。另外,婚嫁喜事、生日寿辰也打各种各样的粑,有的在粑里包饭豆,也有用小米、薏仁米、糁子打粑。
蕨粑
蕨粑一直是瑶白人喜爱的副食,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是穷苦人家的主食。它的制作过程是,到坡上挖来蕨根洗净,用棒槌锤烂,用几个庞桶和棕垫作盛具轮番用水过滤三次,然后放置一个白天或一个晚上,待其浆液沉淀,倒去桶中之水,用刀铲出桶底淀粉,加水熬煮即成。
粽子
瑶白人在六月摆古节期间家家户户包粽子,一是用来祭祀祖先,二是自家食用。粽子的做法是用木材炭(木材烧成灰)和糯米混在一块儿,经过浸泡、过滤,包在箬竹叶里,再放到锅里去煮。有的人还在糯米里加一些红豆、花生等物。粽子因有木灰的作用,糯团呈蜡黄色,味道鲜美,保鲜的时间也长,不会变质,味道可口。
米豆腐
米豆腐只需用纯籼米磨成浆,加石灰水放入锅中煮熟后放凉即成。热天吃一碗加醋的米豆腐,能止泻消暑。
腌菜
腌菜是侗乡的传统佳肴,不同季节用瓷罐或瓷坛腌制不同的菜类,供日常食用。腌菜的种类主要有腌鱼、腌肉、腌青菜、腌萝卜菜和腌白菜等。三月是腌青菜的时节,先将青菜晒蔫洗净,干切成末,拌以少量食盐、米饭,置入坛中密封十数天,即成“酸盐菜”。另外,夏天腌豇豆,秋天腌鱼和辣椒、萝卜,冬天腌肉和霉豆腐。
腌鱼是“酸中之王”,制作时将鲜鱼剖腹去掉内脏,均匀搓盐、喷酒、浸泡两三天,使盐酒溶渍。将鱼取出再烘略干,将盐、酒曲、糯米饭、生姜丝及辣椒粉制成腌糟,灌入鱼肚,使鱼形饱满,装入酝或桶中,且层层铺腌糟,然后密封。腌鱼越陈越香,鱼刺、鱼骨变软,酸味不增,香味愈浓。腌鱼可油煎后吃,可烧食,亦可生食,酸香可口,是待客佳肴。此外,剖鱼取出的内脏,剁碎,拌上辣椒粉、生姜丝、盐巴,放入坛中用酒浸泡做成鱼酱,成色鲜美,别具风味。
糯米酒
侗家人喜欢集众饮酒,“无酒不成礼义”,以酒待客是自古传承的老礼。当地酒的种类颇多,有米酒、糯米酒、苞谷酒、高粱酒、杨梅酒等,其中尤以糯米酒最受欢迎。糯米酒,侗话叫“劳言”(意为家酒),它先以糯米制成酒糟,再用清泉井水蒸馏而成,不含任何药料,20斤糯米能酿一锅酒。重阳节前后气温好,是烧制米酒的最佳时节。此时的米酒口感好,味道正,入喉不辣,略带甜味。米酒度数不高,约有20度,能清除疲劳,促进睡眠,加速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更为重要的是,与油茶一样,饮之能抵御山地潮湿气候对身体的侵害。
瑶白人爱饮酒,常彻夜狂欢,酒风虽粗犷豪放,但讲究酒礼。在逢年过节、男婚女嫁、生男育女、生日寿诞、起房造屋、亲朋欢聚等重大场合都要摆酒席,以酒礼待客。每桌酒席都有一主把壶者,俗叫“酒司令”,一切听他的酒令喝酒。先祝酒,再敬酒,酒过三巡要换酒,即主宾邀约扯酒,又称“见面酒”;继而按长幼辈分及年龄大小结对划拳。划拳令也有讲究,规范不可越轨。“酒过三巡歌唱起,人不弄酒酒弄人”,不胜酒意者,在酒过三巡之后,便耍起他的花招,唱起酒歌来。酒席上随兴成歌,这也是酒仪,不违酒规。在宾主都已尽兴而乐,酒足意畅,酒席接近尾声之时,“酒司令”则站起邀请大家共饮团圆酒,大家一起举杯,一饮而尽。在“左团圆,右团圆,花好月圆”“左发右顺,百事百顺”的祝贺中,众人进入席将散而意还在的境界。
甜酒
在侗乡,逢年过节家中必备甜酒。甜酒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要将糯米(也可用小米、玉米、小麦等)蒸熟,倒至干净的簸箕或木盆里晾至微温,拌上甜酒曲,再放入甑子或有盖的木桶里发酵一两天,便可香甜味扑鼻。甜酒糟可煮吃也可凉饮。煮食时,先把水烧沸,再放入甜酒糟,后放粑丁,即可食用。需凉饮时,在碗中盛入适量的甜酒,冲上清泉井水,搅拌均匀,即是良好的清甜饮料。农忙季节,特别是秋收,农家不可缺此物。
瑶白人的服饰经历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变迁过程。古时村民多穿戴苗族服装,清代咸丰三年改为侗装。侗装的制作离不开侗布,侗布是一种家机布,制作工序十分烦琐。一般以棉花做原料,先把棉桃采摘下,剥开取出棉花,晒干,轧弹,搓成棉筒,用纺车纺成小棉锭。然后上高架,纱线洗涤,用米浆、豆浆来浆,过转架,成大纱锭。几个大纱锭联合上纺架,上织布机纺织,基本成型。接下来就是浆染,染料是用蓼蓝浸泡,烧草木灰,做碱水加入,打入石灰水,沉淀成蓝靛,用蓝靛加药加酒加水搅拌制成染料,将要染的布放进染桶染缸去染,经过多天的来回泡染,便成了青布,再煮牛皮以浆染,方才完工。
瑶白侗装古今不同,男女有别,古时男子头结辫或挽髻,包自家织的黑色长侗帕。身穿左衽短领襟衣,束腰带。下身穿接头裤,接头裤的裤腰裤筒肥大,小腿缠腿布,脚穿草鞋或布鞋,冬天穿浆桐油的钉鞋。中华民国以后基本上剪短发辫,上身穿对襟短衣,成年男装无花边,全是素色,一般是黑色,棉质家机布,手工制作,长至大腿,下摆有小叉,五到七对布扣,襟前下摆各有一个荷包。穿锁头裤,腰后多系一根紫竹旱烟杆和一个葫芦(牛皮)烟盒,肚脐上扎一兜肚放火链岩和火草,上坡干活吸烟时,掏出火链岩和火草,用钢圈对着火链岩猛划数次火草即燃火。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提高,布料增多,家机布逐渐减少,人们穿家机布料衣服的也逐渐减少。1970年代至1980年代人们多穿中山装。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的村民大多穿西装、夹克,解放鞋换成了皮鞋。家机布制成的民族服饰只在节日喜庆之时才穿上。
古时妇女穿左衽矮领襟衣,着花裙,腿布缠足,挽发髻围长侗帕(侗名称为“帕闷托”)。清光绪年间,九寨侗族地区进行了一场改裙为裤的服饰变革,以后少见穿裙者。妇女特别注重打扮与修饰,穿戴亦有分别。衣服种类从季节上分,有夹袄、单衣。冬季穿夹袄,春夏秋穿单衣;从性别年龄上划分,有女童衣,男童衣,少年、老人、妇女、少女等衣服类别,还有盛装及淡装之分。女装,黑色,冬天穿的有双层,称夹袄,左衽矮领襟衣,长至大腿中部,坎肩及袖口用另色(多为蓝带白色)布做镶接,襟边以红、白、蓝等色布镶成花边,花边上有刺锈,古时多用蓝布白线绣成花,扣套用布做成疙瘩纽扣儿。未婚女子扎单辫,以红绳结辫盘于头上,围自产青色长侗帕,前额刘海齐眉,耳戴银环。节日穿盛装,头戴银簪花(银花冠),脖戴银项圈,胸前挂着银饰压领,手戴着各式各样的银手镯,扣套五颗,以银泡串连。用自织的花带(连心带)束腰,裤管脚及裤腰有另色花边。黑布裹腿,脚穿布鞋或绣花鞋(以前穿翘鼻绣鞋),服饰鲜艳,花枝招展。已生育的少妇,额前不再梳刘海,把长辫改为挽髻,绾在脑后,服饰亦比较老色。
男、女童装,是按身材大小与大人款式一般的服饰。戴十八罗汉帽,帽前嵌十八罗汉银身形,帽后垂数条银链系以葫芦、金鱼、莲角之类银饰,有的还戴着“长命宝贵,易养成人”的保命银手圈(只一支,戴时男左女右)。此外,还有侗族背带、圆鼻绣花鞋等饰物。
从饮食与服饰中,我们可以窥见瑶白人日常生活之一角。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8年瑶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瑶白实施了多个项目工程,村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家用上了自来水,不再去古井中挑水。很多家庭改用液化气或沼气做饭,沿袭几百年的砍柴烧柴正日渐式微。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三件”也被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所取代。全球化与信息化正影响着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综上,瑶白的村寨文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长期互动而形成的一套知识体系,它与山地农耕文明相适应,并以丰富多彩的地方性知识呈现。古往今来,老辈人遗留下来的传统知识如山泉润物般影响着瑶白人的衣食住行与行为规范,并最终形成了粗犷的民风,古朴的民俗,多元的民族文化,斑斓的信仰礼俗,传统的社会组织,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等。瑶白也借此从周边众多的民族村寨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侗文化的典型代表,相继获得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魅力侗寨”“文明村寨”“黔东南州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贵州省林业先进单位”“贵州省特色民族文化建设保护单位”等称号或美誉。正因如此,瑶白整村卷入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大潮之中,获得了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不仅恢复了花街、摆古楼、议事长廊、对歌楼等村寨标志性建筑,还完善了村规民俗、抢救了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举全村之力举办的摆古节,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1] 彦洞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彦洞乡志》,内部刊物,2012年版,第7页。
[2] 彦洞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彦洞乡志》,内部刊物,2012年版,第1页。
[3] 傅安辉、余达忠:《九寨民俗——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4] 彦洞乡志编纂委员会编:《彦洞乡志》,内部刊物,2012年版。
[5] 傅安辉发现在瑶白附近的魁胆也有类似的情况。魁胆开寨者姓王,凡是后来迁入者,一律被逼迫改姓王。比如,龙姓从偶里迁来,被迫姓王50余年,几次要求恢复原姓都未获准许,偶里来人通融也不行。以前,大姓对依附来的小姓进行苛刻的奴役和压迫。红白喜事,小姓要为大姓做苦力,抬桌搬凳,做菜端饭,擦桌收碗。安葬死者时,还要去挖墓井。安葬后,死者留下的衣物用具又由小姓去收拾处理。若本寨与外寨发生冲突,小姓人必须冲锋在最前面。每年丰收,小姓必须向大姓供献物产。小姓家的女子长得漂亮,必须嫁给大姓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参见傅安辉、余达忠《九寨民俗——一个何族社区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9—100页。
[6] 瑶白村内至今流传着过去走亲戚不便的各种说法,如“六月拿肉去会臭,拿酒去也会变味。十月里拿糍粑去会开裂,冬天拿酒去会结冰。清水江阻隔,雨季河里涨水,寒冬腊月结冰,有船无人渡。带着伞和刀,落雨用伞盖,遇虎用刀搏”。
[7] 在瑶白,姓氏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姓氏(如杨姓)到中华民国初年才恢复,有的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甚至改革开放后才恢复原来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