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侗乡
在黔东南的深山峻岭间,有一片被清水江与小江环绕而成的闭塞地带,这便是有“百里侗乡”之称的九寨地区。九寨之名,始于清初,大约在顺治年间,瑶白、黄门、王寨、小江、平秋、石引、高坝、皮所、魁胆九大侗寨结盟为款,故名“九寨”[1]。从此,九寨成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侗家人的代名词。雍正时期,九寨始向黎平府纳粮附籍,属黎平府经历司管辖,称东北路,正式结束化外历史,纳入中央王朝的管理体系。
1914年,黎平府被废除,成立锦屏县。次年,锦屏县属从铜鼓迁至王寨,王寨因此退出九寨,原属开泰县管辖的彦洞替补加入,新九寨自此诞生,归锦屏县管辖,并设三江九寨团防总局九寨团防分局,这意味着九寨正式从民间的大款组织变身为官方的行政机构。1926年,设九寨乡。1935年,改九寨乡为九寨联保,共设11个保(瑶白为第九保),保下设甲(又名棚或炉)。1942年,废保甲,九寨联保改为九寨乡。1953年,建彦洞乡和黄门乡。1958年,建彦洞、黄门两公社,其间又曾设管理区,隶属九寨大公社。1966—1970年间,彦洞、黄门并为一个公社,其下分设小公社、大队、小队等单位。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分别建黄门乡、彦洞乡。1992年3月,撤九寨区,黄门、彦洞两乡合并成现在的彦洞乡。[2]
过去的锦屏县九寨区辖平秋、魁胆、高坝、黄门、彦洞五个乡镇,现在多属平秋镇和彦洞乡辖区,面积总计204平方公里,境内28个行政村,6千余户,近3万人,侗族人口占99.3%,是北部侗族最主要的聚居地之一。这里群峰连绵,青山苍翠,古树参天,山峦峡谷,形态各异,溪流瀑布,千姿百态,别有洞天。虽然拥有极佳的自然生态,但九寨地区沿袭着千百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经济脆弱,是个连片贫困区。比如,彦洞乡一直是“穿着靠救济,吃粮靠回销”的贫困乡。为摆脱贫困,九寨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尤其是199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九寨被作为黔东南州第一个贫困区进行综合开发,农业温饱工程、林业开发工程、烤烟开发工程、畜牧开发工程、水利开发工程、计划生育工程等一系列项目相继上马。这一轮九寨综合开发使长期隐蔽山林的百里侗乡驶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民众的温饱问题。进入21世纪,在全面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九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富庶的人家盖起独栋小别墅,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劳务输出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收入比在家种田、养殖要高出好几倍。但是,随着年轻人的大量外出,当地农村空心化严重,只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驻守家园,有田无人种,有地无人耕,养老和育儿成为当地社会的两大难题。
处于侗乡腹地的九寨是侗族文化的核心保留地。侗族有南北之分,笼统来讲,北部侗族开化较早,汉化程度较高;南部侗族受汉文化影响较弱,语言和文化保存较为完好。学界一般以与九寨毗邻的启蒙、婆洞一线作为南北侗的分界线。因此,九寨位于南部侗族和北部侗族的过渡地带,在文化上兼有两者之美:一方面,因位居大山深处,其语言文化传统得以完好传承,具有南侗文化的特质;另一方面,它又地处北侗,且通过清水江便利的水路交通与外界交往频繁,故又具有北侗文化的品格。[3]这一点可以从九寨的民俗文化上得到很好的印证,原始古朴的古侗语,世代传承的婚丧嫁娶,特色鲜明的侗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韵律独特的方言歌会,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历史悠久的梨园戏曲,古老神秘的体育竞技等,无不彰显着九寨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侗族刺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秋北侗婚恋习俗、侗族歌簦、平秋“鞍瓦”(斗牛)、瑶白摆古节、侗年、侗族北部方言歌会等均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图1.1 瑶白全景(滚明建 摄)
瑶白隶属的彦洞乡位于锦屏县西部,距县城38.3公里,东北邻平秋镇,南傍河口乡,西毗剑河县南嘉镇和盘溪乡。全乡辖9个行政村,37个自然寨,85个村民小组,共计12000余人。彦洞乡土地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山多田少,地形变化多样,山地特征明显,“八分山地一分田,还有一分路宅园”,当地的这句顺口溜是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乡境海拔在700—1200米之间,峰峦、峡谷、断崖、深涧、溪流,交错分布,虹桥卧波,寺庙隐林,村舍田畴,小桥炊烟,别有景致。彦洞村是乡政府所在地,与瑶白相距3公里,是瑶白的友好联谊村,也是通婚的主要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