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信息时代无“网”不利
穿过古木参天的密林,一处清澈见底的河湾跃入眼帘。河边清泉四溢,古朴的水车正吱吱呀呀地缓缓运转着。不远处,一片吊脚楼层层叠叠,不时传来清亮的山歌声。这里是杨正旺的家乡,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一个古老的苗族村寨。
对外来的朋友而言,这避世的绝好风景、淳朴的民族风情,实在美不胜收,真想让一切定格于此。但生于斯、长于斯的杨正旺想得更多。古老的村道,破旧的房屋,闲散的生活节奏,频发的洪涝灾害……望谟,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需要白云悠悠、绿波花海,更需要衣食无忧、富足安康。
杨正旺和他的乡亲们想把望谟旖旎的风光呈现给世人,想把家乡独特的风情、绿色的物产推介给大众,也想把外面先进的技术、领先的理念引入这个位于祖国大西南的深度贫困地区。但是,在“地无三分平”的黔西南,复杂多变的喀斯特地貌阻隔了望谟与外界的沟通,信息的闭塞使得现代文明无法及时传递到大山深处。虽然2007年在通信建设者的努力下,这里接通了电话,改变了“通信基本靠吼”的被动局面,但这还远远不够。贫困地区要摘掉“贫困帽”,必须要打通信息瓶颈、跨过“数字鸿沟”,才能跟上社会的节奏,才能与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步,才能融入信息时代的发展洪流。
什么是信息时代?这个问题难住了杨正旺的乡亲们,他们对此还没什么概念,生活几乎一直是这样没什么变化,与外界的交流有限。但身为通信人的杨正旺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久前听到的那段话一直让他的内心难以平静。
“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这是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发出的时代呐喊。
这个时代,就是信息时代!一个谁能最快占有信息、谁能有效主导信息、谁能充分利用信息,谁就能赢得先机的时代!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大门的开启,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主要国家以实际行动瞄准了近乎一致的战略方向:强化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国家网络空间竞争力。
在或明或暗的比拼竞速中,全球在21世纪快步迈入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通信网络逐渐成为与水、电、气一样硬核的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而架构于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互联网亦是风靡全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网上购物、手机点餐、云上签约、直播上课、远程医疗……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给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范式和想象边界都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而已经融入、享受并受益于这一变革的人们,则以难以阻挡的态势集体进入了“互联网”正反馈模式,希望网速越来越高、带宽越来越大。
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21世纪第二个十年,宽带网络成为信息时代的“压舱石”。2012年以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并启动了宽带发展战略,它们纷纷设立专项基金,采取税收优惠,进行资金扶持,加大频谱分配政策的倾斜……将发展宽带作为抢占新时代国际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2012年,爱立信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的宽带普及率每增长10%,将推动GDP增长1%,对中国而言则将推动GDP增长2.5%。事实上,发展宽带不仅能直接推动GDP的增长,还能促进消费、拉动出口、增加就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信息时代,无“网”不利。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出台,宽带网络建设在我国大规模铺开。“北上广深”率先启动,紧接着,从东部沿海到中原大地再到广袤西部,百兆光纤宽带网络、4G无线宽带网络连续“攻城略地”。
2014年,4G元年,中国移动的4G网络已经覆盖了超过10亿人口、300多个城市;2014年10月,39个城市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这些地区有90%的农村家庭具有4 Mbit/s及以上的宽带接入能力;2014年,“村通工程”实施十年,全国通宽带乡镇和行政村的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3.5%;2015年9月,中国电信助力四川建成了全国首个“全光网省”……
2014年和2015年那两年,一个个消息撞击着杨正旺的心:他的家乡,这一深度贫困的地区,什么时候能够接入宽带网络啊?
杨正旺在心中悄悄描绘了一幅幅画面—
有了宽带网络,就能建立起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有效对接,实现大田园与大市场的直接连通;
有了宽带网络,就能促进农村小作坊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通过信息链带动农业产业链、农产品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发展;
有了宽带网络,就能将先进技术和现代理念引入山乡深处,让乡亲们直接与世界对话;
有了宽带网络,就能做到“互联网+旅游”,来山寨游玩的客人可以随时随地在朋友圈秀美图、分享小视频;
有了宽带网络,就能把“互联网+教育”带到山寨,让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有了宽带网络,就能让“互联网+医疗”落地沟沟坎坎,把三甲医院的专家“请”进村子里;
有了宽带网络,就能实现“互联网+文化”,大山里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
宽带网络,是贫困地区难得的机遇,是落后地区实现与世界同步的“捷径”。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让宽带网络在贫困地区四通八达,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中国人民?
这肯定很难很难,但杨正旺和他的乡亲们,很期待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