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那点事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语

读者拿到一本书,通常都会先翻看前言和目录,以了解其大致内容和写作缘由。

但这本书有点特殊。前言尽可闪过,不妨随便挑几个图例看看再说。所有的图解都直指汉字架构的规律,它不讲点横撇捺怎样提按顿挫,只说掌握了怎样的诀窍,就能看懂和写好所有的汉字。

大多数人都想把字写好,不过这目标现在有点遥不可及。书法家编书谈字,没动笔就先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激厉,于是,简单的书写就变成宏伟的书法;“抢救书写”的初衷就自然演绎成“弘扬传统”的壮举。其实,大众最想了解写字有什么规律和诀窍,对深奥繁难的欧颜柳赵真草隶篆未必都有兴趣;“书写”是个工具掌握就行,好多人字写得漂亮可爱,其实并不知晓多少书法的理论和历史,更谈不上什么“人文情怀”和“艺术观照”。

小学生学画人脸,都知道有个原则叫“三停五眼”。世人五官虽有千差万别,但只要把这个比例画对,外行笔下的“面相”也就能看得过去。笔者相信,汉字的百媚千娇也有类似的核心要素,不过要把这“钥匙”找出来并非易事,还要通过论证叫人接受、帮人掌握,面临的困难和阻隔就可想而知。最要命的障碍可能正来自深入人心的书法传统——一方面书法家都热衷研究各派各帖的个性差异,却无意琢磨究竟是什么“基因”造就了所有的好字——由“特殊”推想“普遍”、从“个别”归纳“一般”,在传统思维中从来就没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大众对书法也充满敬畏,“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人人皆知,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诸多个案耳熟能详,但全体汉字都领受了哪些“共享的福利”,按什么原理就能写好所有的字,却从未听说也决想不到还有“这等好事”?

鉴于以上的沉重复杂,要把写字的道理讲得简单明了就必须另起炉灶。为方便读者“尝新尝鲜”,本书特地把原本完整的“学术系统”拆分成较短的段落组合,以利“跳着读”——哪怕只有三五处感觉有意思、有共鸣,作者的目标就算达到。这是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读者若愿意暂别老一套,接触新意识,本身就是令人感动、需要感谢的事。

本书体例,分为“知道”“做到”和“通识”三部分。“知道篇”通过大量汉字现象,从感觉到理论,论证汉字架构的“好坏”及其缘由,以及汉字美形最少必备哪些条件;“做到篇”则立足于实际教学,多用课堂教案来具体说明,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先“知道”,后“做到”,写好字岂不就大功告成?最后附录的“通识篇”,讲了一点关于规律和学科的个人理解。不少书法老师对总结规律也有兴趣,不过规律须具备怎样的特质,提炼它该有什么学理准备,大家的认识好像还不够趋同,所以,确定概念和厘清思路还是有必要的。

书名题署“写字那点事儿”,既是为配合以前出版的拙著《书法这点事儿》(也属另类思路),也是想一针见血点明主题:汉字架构有规律,而且果真就只有“那么点事”。限于能力,要把事情说得既清楚又周全实属勉为其难;所选图例,也因是逐年课堂所积而略显不够统一;再加上,要给写字加进一点科学成分,扭转一下思维定势,“吃力不讨好”可能也是难免的——但笔者还是想试一试,在课堂上取得实效的思路和办法,通过图文互证的方式,能不能另辟一条蹊径、体现一点新意。

高惠敏

2015年10月于北京